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功勋突击 > 072章 轴承,钢铁

072章 轴承,钢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其实也说明,种花家从古至今都不缺人才,只缺人才成长起来的土壤。方远只给了一些机会,这些原本要死不活的匠人,就焕发了蓬勃的青春或者是第二春。

方远部队的装备,有了重大突破。

这就是此前方远一直想的,要是有一种车,平时士兵可以推行,而战时可以作为拒马或栅栏。

方武在拥有了第一指工匠之后,就把这个想法说给了拥有三级匠工以上职级的匠人们听。三级匠工,其实是刚刚结束学徒的匠人,那层次实在是较低。

但是,就在三级匠工里,有一个人整天瞎捉摸,竟然摸出了一点名堂。

实际上这名叫牛麦的匠工也称得上是个人才,曾经读过三年私塾,在某个商铺里做了三年学徒,后又在某个官营匠作坊里当了三年学徒。

是的,这家伙过了三个“三年”,第一个“三年”之所以结束,是家里遭了灾祸,父亲死于意外,家里再也养不起他,牛麦只得出来打工养活自己。

第二个“三年”本来干得好好的,遭到同行陷害,说他对东家小姐图谋不轨,被东家给赶跑了。当然,这是不是东家故意要这样做,以便可以白得三年劳工,这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个“三年”虽然一切正常,马上就要升级了,可升级后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这时有人来游说他说大东沟如何如何,想到一个月至少有1两银子的收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牛麦义无反顾地就跑来了。

一生都在遭受打击的牛麦,也算是很有韧性,且愈挫愈勇了。

他在听到方大人的想法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战车与盾牌相结合。平时要用来运送货物,战时原地一安放,就能成为战斗利器,道理能想通,并不特别困难。可要想实现,却不太容易。

不然,种花家数千年冷兵器战斗的历史,哪还轮到牛麦这个时代来想这事儿,早就被别人做成实物了。

而战车和盾牌相结合,又不是没有。每次作战,都可以见到盾车。

只是这种盾车,并不适合长途行军。因为在行军时,他不是装载辎重的工具,反而是辎重本身,需要牛拉马驮车载,也即他并不能远距离行驶。

说白了,这种盾车够重够大有一定防御能力,可却有行动不便的毛病。

牛麦仔细思想这东西实现的可能性,而真还被他思想出了一些东西。譬如,方大人说这个东西的时候,不是用来攻城,也不是用来防御箭矢,而只是用来防备骑兵冲击。也即,战车只需要在前面插几支长矛即可,当然,下盘要稳重也是必须的。不然被敌骑兵轻轻用长矛一敲,这战车就翻倒,那就成笑话了。

也就是说,在战场上作为防御之用,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困难。

难的是如何做到轻便,让一个士兵就可推行到数百里之外作战。而这一点,貌似北方农村人用的鸡公车(独轮车)就可以做到。

不过,牛麦在找来鸡公车研究之后,发现鸡公车不行。因为它太小了,小到不能防御。另外鸡公车载重一两百斤还可以,但如果超过五百斤,鸡公车的稳定性、续航力等,包括对推车之人的力量,都是一大考验。

鸡公车用于民间可以,但用于战阵还是不行。不然,也等不到牛麦来考虑这件事情了。

不过,牛麦却找到了思路:鸡公车太小,能不能加大呢?可加大之后,车子的灵活性、轻便性、适驶行呢?

这时,牛麦想到他看过的机床使用书籍中,有“轴承”的介绍。只是,方远从游戏中兑换出来的机床上,有轴承,也有轴承图片,但牛麦却没有见到轴承本身。因为这些轴承,都被包在机床之内。

有如你看现代的汽车,你不把车头盖掀起来,你能看到那些零件?

牛麦又看到了机床上正在锻造的那些枪械、连弩零件,特别是那圆球状子弹,脑子马上就联想到了轴承的钢珠。

如果能制造出一个车用轴承,岂不是可以解决轻便、耐用等诸多问题?

如果在钢铁轴承、车轮之上,再辅以钢骨、钢架等物,这岂不是可以制造出一个远超直车的防御阵型?如果又将钢制的长矛插在车头方向,那个骑兵还敢冲锋么?

如果再加上战车后面的火枪兵、连弩兵的打击,冲锋的骑兵还会有命么!

牛麦想到这里,宏观上应该是构思得差不多了,当即就进入细节层面。譬如车轮设置多大,车身设置多大等。

经过至少一个月的辛苦,他先是试制出来一个直径一尺八寸的轴承车轮,考虑到钢制车轮的寿命问题,又在外面包了三层厚厚的牛皮。

进行重力测试后,发现这东西拖着500斤重物在平地上行驶,除初始之力略大外,只需要40斤力就能正常行走。

然后,牛麦又对这个轴承车轮进行加重测试,结果发现1000斤重量也百分百没问题。不过这时所需要的力却增加到了60斤。

牛麦此后又反复论证与思考,决定把车轮的载重增加到1200斤,并对这个重量进行反复测试,发现车轮依然没有问题。

对有些设计进行改正,譬如加大轴承本身外,整个车轮结构就确定下来。

牛麦之所以确定1200斤,是因为他想把车体自重设定为1

00斤,日常载重设定为1000斤,预留100斤空载量。又或者日常载重为800斤,特别时候可增载300斤达到1100斤。

在车骨车架设计上,穿过轴承的一根横钢,是主承重骨梁,整个车体,便在这基础之上展开。

最后设计出了一个奇怪的车体:整体是梯形加棱形;前面略小,方便转弯;中间大而宽,方便载物;后面略有收束,便于稳定与转弯。

几排横梁及相关结构之间,做有固定长矛的搭扣,在大车停下时,可以很轻松地将其摆成车阵,并将长矛向外伸展,成一刺猬状车阵。虽然不敢保证能阻当无限大军,但敌人想要攻破却必须拿命来换。

在前面横梁下,做有固定车辆的临时支撑,走时抬起来即可,停下做车阵时放下固定。

同时,在车两前面,也可做射击挡板,用插件、卡扣等解决挡板固定,一个狙击小组,可在有效防御敌骑射的情况下,以较快的速度向外发射米尼弹。

不过,这战车唯一的弱点,就是一个人可以推走,但却不能持久。最好是三个人推行,其中一人在后面掌舵,主要保持平衡,另两人则在前面用拖绳拖行,而两人只管使力不管平衡,与负重五六十斤相比没多少区别。上坡时可能多出一些力,但平路就极为轻松。

年前,方远就看到了战车样品,看到其傻大粗的造型,方远很不爽。当即指示:日常载重,以600斤为标准,最多不能加载200斤;车体各部棱角,尽可能做成圆角,以免不注意伤到人。另外,车体必须全部上漆,最好是绿色的漆。除了乘重骨梁外,其他能轻则轻,能薄则薄,不要怕出问题。大军行进,肯定会带大车的备用零件。

不过,这个战车因用钢铁,所以其造价并不便宜。每一辆,竟然要用20斤好钢,30斤粗钢。其成本价,是两支燧发枪。

但是方远觉得这个值。因为有了这个战车,方远就能以步兵在蒙古高原上纵横了。

这个战车,是很消耗材料的,所以方远在年前安排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煤钢坪的钢铁厂的建设。

煤钢坪,就是方远骑兵与建奴和蒙盗骑兵决战的那个草坝子。方远在决定起步工业时,就命令将其地名变更为煤钢坪。

在年前,煤钢坪的钢铁厂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了。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厂不是说有铁矿有煤矿就可直接开炼了,那样炼出来的东西,与大明其他地方炼出来的东西没什么两样。

方远这个钢铁厂,其实质是“煤钢联合体”。从铁矿石的角度讲,有矿山、选矿厂两个实体。矿采出来,在矿山会进行一道初选,把明显不是铁矿的其他杂矿或石头挑出来;然后进入选矿厂,这应该是精选了,将根据铁矿的成色与品级,将铁矿石分为很多种。

譬如含铁量60%以上的优质铁矿,冶炼时会有不同的技术要求;30%至60%间的,又是另一种技术要求;含铁量30%以下的,也有自己的冶炼技术要求。

在煤矿这一端,环节更多。煤矿、洗煤厂、炼焦厂,这是基本的三段。尤其是炼焦,在钢铁生产中非常重要。

特别注意的是,煤炭是不可以直接炼钢的,当然也不是,而是指种花家的煤,必须经过炼焦之后,用焦炭来炼钢才行。

因为这样才能减少或最终脱去矿石中的磷与硫。最后,在炼钢时还要加入石灰石,总之从材料上讲这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成。

把前面五个问题解决后,就可以进入炼钢环节。

钢铁炼好后,还有一些备用环节,没这个,面对钢铁这个硬东西,估计当下种花家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

这就是轧钢厂。

钢水出炉后,通过一定方式,让其进入各类模子中冷凝成固体,可圆墩形,可长条形,可钢板形(粗板),但是,不管是啥形,这些钢铁件都不可能太小,而是相当的重。如果硬要以最小来衡量,大概最小的一件钢件,也不会低于50斤。

毕竟钢水处于高温状态下,不太可能做出那种太细的模子。这一是受限于技术本身,二是成本问题,三是不管你将出炉的钢水凝成多大的钢锭,最终你依然要对其进行分割,不然很难直接使用。

而对钢锭进行分割的工厂,就是轧钢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