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匪:从占山称霸开始 > 第二十九章 知易,行难

第二十九章 知易,行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友,怎么看待这天下之事?”宗泽已经对朱应辰来了兴趣。

原来他只是把朱应辰当作一个心善知礼的年轻人,现在来看的,太低估了。

这年轻人,也是个胸怀天下的读书人。

“老丈,上至朝堂,下至小民,事情万千种种,非是一言能尽!”

“那小友认为大宋百年之后该是如何?”宗泽看着朱应辰,突然问道。

“老丈,此等话语,我怎敢乱说!”朱应辰连连摇头。

“宗承,你们先去村里看看山水。”宗泽直接将宗承三人赶走了。

三人知道宗泽在说一些敏感之事,连忙避退。

“宗老丈,你觉得大宋将是怎样?”三人离开后,朱应辰笑着反问道。

“小友,是我先问你的。”

“哈哈!”朱应辰不禁畅快大笑起来,“我怕我的话吓到了老丈,老丈就不知道怎么说了。”

“还是请老丈先说为好。”朱应辰拱手道。

“哦!”宗泽对朱应辰更是感兴趣了。

遂也不拒绝,先说自己的看法。

“大宋……”

“国之害者三。”

“一曰冗官,二曰冗兵,三曰冗费。”

“三害不除,大宋日消渐瘦!”

“而一直以来,朝野又党争不断,斗争不休,士不能全心全力辅佐朝政。”

“拗相公变法失败之后,更无人敢来消除朝廷弊端,这几十年百姓越发哀苦,商贾也越发困难。”

“祸端日积,假以时日,定有大难降临。”宗泽认真地说道。

朱应辰听罢,缓缓点头赞道,大宋还是不缺乏有识之士的。

“宗老丈大才!”朱应辰拱手拜道。

“不过天下之事,知易!”

“行难!”

朱应辰继续道。

“三冗之事,已经持续了百年,朝野上下都是知道。”

“众人愿除但力不够。”

“有能力施以政策,翦消这三害的,却无几人躬身力行。”

宗泽听罢,也是摇了摇头。

这等事情,他位卑人轻,愿不惜性命帮大宋除此弊端,可却是连机会都没有。

“宗老丈以为祸端日积,将有大难降临,小子也深以为然。”朱应辰也点头赞道。

“一百五十年的问题积累,现在恐怕已经难以弹压了。”朱应辰开始说自己的想法。

“而且,本朝还建立在前朝诸多问题上,实属天生不健。”

“宗老丈,你可知为何历朝历代的开始,往往都会有盛世?”朱应辰向宗泽问道。

“盛世?当是君明、臣贤、民和,方可有之!”宗泽道。

“此当然不可或缺!”朱应辰点头道,“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个。”

“那是甚?”宗泽有些好奇。

“外无强敌,内无灾乱?”

“不是!”朱应辰摇了摇头。

“是没有人!”朱应辰重重地向宗泽说道。

但这话,却让宗泽有些迷糊住了,他还从未听过这番言论。

没有人,岂能有盛世!

“对,没有人,才会有盛世!”说到这里,朱应辰不由得一叹。

这真是一个残酷的道理。

“没有人,那才会有足够的土地!”朱应辰继续向宗泽说道,而说到这里,宗泽也是一震。

“开国之时,天下刚历大乱,人畜凋敝,烟火稀少!”

“但有足够的土地!”

“朝廷此时可以行均田之法,让人人有田地可种。”

“有了田地,百姓们才会麦粟满仓,丰足安定。”

“另外,我这说的没有人,还指的是没有那些贵族官吏地主。”朱应辰继续道。

“大乱之后,前朝的大量的王公贵胄,大户豪族几乎都被清洗没了。对于小民而言,榨取他们的人少了很多,他们身上最重的一座山没有了。”朱应辰冷冽地说道。

“这是盛世的核心!”

朱应辰一语惊人!

“怎么会?”对于朱应辰的话,宗泽根本接受不了。

“宗老丈,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您又何必动怒。”

“小民身上没有了这座大山,才会真正地富足起来,才有余力去供奉朝廷!”

“否则仓满而贼取,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应辰沉着声继续道。

宗泽选择继续听着朱应辰的话。

“遥看前朝李唐,开国之时,地荒人稀,前朝贵族官吏扫了个干净。”

“又合君明臣贤民和,于是民有余财,边有精兵,国有太平兴隆,此为贞观!”

“不过等到几十年,或者百年后,小民身上的这座大山,又会回来了。”朱应辰苦涩道。

历史周期律啊!

“汉武之时,经常迁移各地豪强去往茂陵,其实也就是为小民去除大山!”

“壮哉!”朱应辰不禁感叹了一声。

豪强可不是一

般人,迁移他们就是断他们的财,收他们的钱。

搞得不好,是要生出大乱。

但武帝明知难为而为之,千年之后,又有多少人能比及。

世间之人,多是做天和尚撞天钟,困难尽量留给子孙。

宗泽听着朱应辰的滔滔大论,已经彻底陷入了进去。

“那这大山回来了,又会怎样?”宗泽问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应辰仅仅回复了一句。

宗泽听罢,深深地点了点头。

“若是能有武帝这般人物,小民也许还能喘口气。”朱应辰又继续道。

“只是几十或百年后,小民的人数也变多了,这也有着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朱应辰又开始缓缓地铺开另外一个重要道理。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这种人多不是一个两个的多,而是几倍,十几倍地增多!”朱应辰继续道。

“宗老丈,你量算一下,假若一个县有一千人,正好是五百对夫妻。”

“这五百对夫妻,每对一共会生育四个孩童,男女均衡,这个县要增长到一万人,大概需要多久?”

朱应辰出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宗泽立即掐着手指计算起来。

“第一代会有一千男婴一千女婴出生。”未等到宗泽回答,朱应辰便自答道。

“第二代会有两千对。”

“第三代会有四千对。”

“到了第三代的时候,这个县就有一万人了,这也才过了几十年!”

“但这几代人的时间,这个县的地亩是不会有十倍的增长,田地开垦到一定时候,必然就是开无可开。”

“地的增长跟不上人的增长。”

“人多,则每人的地少了,每人的地少了,则每人麦粟也少了!”朱应辰沉重地说道。

这个陷阱在古典农业时代根本无解,只有到工业时代化肥工业得到发展后,才得到一定解决。

“如此,饥荒就不远矣!”

“加上官吏豪强的各种盘剥,民乱始来!”

朱应辰的话,似乎给宗泽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小友当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宗泽起身拱手拜道。

“不敢当!”

“知易,行难!”朱应辰微微叹了一口气。

“大宋现在似乎就是到了这种地步。”宗泽也叹了一口气。

“是的。”朱应辰点头认可。

“不过若是拗相公变法成功,估计还能缓一口气。”朱应辰又继续道。

“缓一口气?”宗泽有些质疑,“没有彻底解决之道吗?”

“有!”朱应辰凝视着宗泽,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何种办法?”宗泽非常好奇。

“天下大乱就是办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