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晋,我来了! > 第199章 时光飞逝

第199章 时光飞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毛当、毛盛乃氐族亲贵勋旧,而且还是苟太后的亲戚,几代人跟随苻家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现如今消失在淮南地区,不用说,二毛一定是惨遭了不测。

俱难作为副帅罪责难逃,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主动向苻坚请求开辟东边第二战场的氐秦名将彭超,在长安廷尉府大堂几经拷问、指责,不堪其辱,羞愤难当。

于是在狱中上吊自尽。

历时近一年的秦晋大战告一段落。

大晋方面,最大的受益者是谢安和他的谢氏家族。

朝野上下好评如潮。

掌大局的是谢安,在氐秦大军进犯之时,总能以沉着、平和的态度使大家镇静。

他的施政方针,是务举大纲,不拘泥于小事。

当时的人们把谢安与“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相提并论,甚至认为谢安的文雅风姿方面要超过王导。

于是大家在“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绝伦郗嘉宾。”前面又加了一个“大才盘盘谢家安”。

立大功的是他举荐的侄儿谢玄,智勇双全,当真是举贤不避亲。

一时间,谢家如日中天,权倾朝野,被时人誉为大晋中流砥柱。

——————————————————

回到兖州的陈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打造大兖州。

除了大规模的囤积粮草和全民养殖牲畜外,积极打造攻守城池的器械,强弓长弩,铠甲盾牌。

秋收后,征调雇佣民夫加固兖州边陲郡、县城墙。

他知道苻坚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在那个封建时代,一个国家强盛到一定程度是不会坐视身边还有其他政权的存在。

年底,翟辽奉命回渑池召来了一千名丁零族人,果然每个人都身高都在丈余,高大威猛,虎背熊腰。

陈望在校军场亲切会见并安抚了大家,观看他们的格斗技击表演。

发现他们力大无比,而且奔跑速度奇快无比,唯一欠缺的就是格斗时转身、俯身等方面灵活度差。

当然,这些瑕疵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毕竟冷兵器时代作战特点是群殴混战,力气大,体力好者占极大优势。

于是亲自画图纸,安排打铁工匠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种武器——链子锤。

重达九十斤的链子锤,茶盏口粗细的柄长约五尺,加上锤身近七尺(一米六多)。

握在这些长发巨人手里,粗细、长短正合适,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在战场上的力量和体力优势。

在锤柄中间有一小段是空心的,里面塞上了锁链,转动两圈丝扣就能打开,成为了长约一丈多(三米左右)的链子锤。

待打造好链子锤之后,陈望成立了高车营,振威校尉为高车营统领,幕僚、治中从事阳启为副统领。

之所以派了阳启,考虑到这些丁零人虽然居住在中原已历几代,数十年,但他们一直是群居,和当地晋人极少来往,更谈不上通婚。

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保留着原始野性,生怕他们编入了正规军,手里拿着武器,有了特权,在谯郡生出什么事端。

出自右北平阳氏的阳启,世代尊崇儒道经学,学识渊博,尤其对于董仲舒的伦理纲常理论体系研究的非常透彻。

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天地间最不容逾越的纲常,因而臣子的威望决不能超越君父,否则便会“天地崩毁”。

讲究“人君受命于天”,奉天承运,进行统治,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一切臣民都应绝对服从君主。

当然,他们这些在五胡乱华时期沦陷区的大儒嘴里所谓的“君”不是指大晋正朔皇帝,而是谁给他们官做,谁能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谁就是“君”。

所以,此刻陈望在他们眼里就是“君”。

这也是陈望召拢他们这些已经落魄的士族人士入幕原因之一。

这些已经委身于北方胡虏政权的高门世族子弟,被南渡而来的高门世族所不齿,称之改节易操,是有辱祖先的可耻行为。

陈望的启用,令这些人从内心深处感恩戴德,视为再生父母。

毕竟让他们沦为普通百姓,靠勤劳的双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地劳作,那比有辱祖先还来不能容忍。

所以,每当他们更弦易辙,投靠一个新的胡人政权时,美其名曰“顺应天意,遵从天命”。

通过这些人手里的武器——嘴巴和文章,把陈望“陈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招贤若渴名声广为流传。

阳启这个高车营副统领正好弥补了翟辽的不足,二人配合相得益彰,最终目标就是给高车营这一千蛮族人的心里烙上四个字——忠于兖州。

陈望又收到来自长安的消息,竟然是朱序派人暗中发来的,他此刻已经被苻坚任命为度支尚书了。

陈望不禁哑然失笑,苻坚真是个千古仁君,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皇帝。

非要以德服人,不但不杀降将,还把他安排在这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

度支尚书相对于现在的财政部长,那可是掌握着一个庞大帝国财政收支大权的核心部门,在六部中是最显赫的一个部门。

怎么可能交给一个异族人,一个降将?

即便是做给那些还未归降的天下人看,笼络人心也不能这么个笼

络法吧。

尽管为朱序高兴,陈望还是暗暗责怪朱序贸然给自己写信有些鲁莽,这符合他的性格特点。

自己是万万不能给他回信的,万一被苻坚发现,那朱序的小命就难保了,陈望不能涉这个险。

于是打发掉送信人后,派人请来了陈安。

让他利用在长安的姚硕德跟朱序暗中联系,由陈安的这条暗线来建立联系,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然后再给朱序回信,嘱咐他先保住自己,一切不要多想,更不要轻举妄动,平稳过度,等待时机。

再看了陈安送来的凉州那边柏华写的飞鸽传书,知道陇右形势稳定,一切如故,也就放了心。

也写了回信,嘱咐做好黄河一线的防御,看护好了自己当年留下的土制地雷,迎接未来更加复杂的国际局势。

又想到义子张大豫生性贪玩又有些懦弱,将来怎么能治理凉州,于是又给张大豫写了几行字的嘱托。

一并交给陈安送走。

公元380年,太元五年。

元日节一过,陈望的小学同学,亲密战友王忱丁忧期满,回到了谯郡,继续担任兖州主簿。

陈望心中非常高兴,大摆筵席,率兖州全体文武官员隆重接待了王忱。

王忱虽然相貌丑陋,但他是少有才名,不但在国子学的同学里是最聪明最有才华的一个,而且在大晋名闻遐迩。

他在建康为其父王坦之守孝三年后,又请假休息了一年。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造就了一个成语,更是传遍了大晋上下。

刚来到谯郡任职的卢嘏、皇甫奋等北地士族子弟不太熟悉他,陈望在宴席中对他们讲述起来这个典故。

有一次,吏部侍郎张玄之来到中书侍郎范宁的家中做客。

当时范宁的外甥王忱也在座,大家都是名士,又擅长清谈,于是范宁就命王忱先和张玄之清谈一番,自己在旁倾听。

张玄之早已听说王忱志趣不凡,也很想与他清谈,听了范宁对王忱的吩咐,他就正襟危坐地等着王忱上来和他打招呼。

因为张玄之不但年龄长了王忱十几岁,而且还是出身江南土着高门世族子弟,集“南北二玄”和“江左十贤”于一身的人物。

可是王忱看到张玄之这副装腔作势的样子,心里很不痛快,始终一言不发。

张玄之见王忱并不主动来和自己打招呼,自觉没趣,便怏怏告辞而去。

客人走后,范宁觉得王忱太没有礼貌,就批评王忱说:“张玄之乃吴中(今江苏苏州市一带)之秀,你为什么不和他谈谈?”

谁知,王忱却微笑着说:“他要是真心想和我交谈,就应该专程来找我嘛!”

着名儒学家、经学家范宁非常赏识外甥王忱的这种性格,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夸奖道:“哈哈,元达风流俊望,真是后来之秀!”

王忱也笑着说:“没有你这样的舅舅,就不会有这样的外甥。这是舅舅教育的结果。”

后来,范宁把王忱的话告诉了张玄之,张玄之觉得王忱确实与众不同,说的话也在理。

于是另择时间专程登门拜访王忱。

王忱也是以礼相待,二人谈得非常投机,愉快,后来成了忘年之交。

范宁点评王忱的这个后来之秀,传至近代,演变为“后起之秀”。

读者朋友们以后如果夸奖后来的新同事或者晚辈,用起这个成语来,会不会记起王忱来呢?

————————————————————

书归正传!

正月一开始,令陈望寝食难安,睡觉都睁一只眼,小心提防的氐秦再起波澜。

号称能“坐制奔牛,射洞犁耳”的勇将,当年率三十万大军平定拓跋代国的幽州刺史、征北将军、行唐公苻洛,联络了他的兄长豫州刺史、镇北将军、北海公苻重,兴兵十万,拉开了第n次内乱的大幕。

这俩苻坚的堂弟铁了心要推翻苻坚反动政权。

这一仗在氐秦境内整整打了近一年,苻融率领窦冲、吕光、都贵等名将从正面无法突破,最后由大将石越渡过从东莱渡过渤海海峡,登陆辽东半岛,攻克和龙(也叫龙城,在辽宁朝阳市),前后夹击才最终平定叛乱。

陈望审时度势,抓住时代的契机,推动全面发展,在城镇建设、民生设施、疏通河道、各郡县道路、学校等核心指标获得了飞快的增长。

带领着兖州军民高速奔跑向小康生活水平。

这一年兖州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物阜民丰,仓廪丰盈,全州经济总水平达到了当时全国的领先地位,也成为了最具有活力的一个州。

形成鲜明对比的氐秦,在这一年可是一直处在战火之中,河北、辽东地区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满目疮痍。

到了年底,平定叛乱后的苻坚痛定思痛,自己登基二十余年,发生了大小叛乱十几起,几乎年年都有。

攘外必先安内,他下决心要先改变这个局面。

于是下了一道圣旨,把世代居住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氐族族人分配到全国各地去。

尤其是主要一、二线大城市,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可以有效地压制地方上的反动势力,共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大好局面。

天王苻坚征召阳平公苻

融回京,任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主持处理朝廷中枢日常一切军政大事。

任命征南大将军、守尚书令、长乐公苻丕驻邺城,都督关东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冀州牧。

将三原、九原、武都、雍氐等地的十五万户氐族人划分开来,让自己的各个亲属分别统领,散居一方,如同古代的诸侯国一样。

长乐公苻丕统领了三千户氐族。

任命仇池的氐族酋长、射声校尉杨膺为征东左司马,九原的氐族酋长、长水校尉齐午为右司马,让他们各自统领一千五百户,作为长乐公手下世代承袭的卿大夫。

任命长乐公郎中令、略阳人垣敞为录事参军,侍讲、扶风人韦斡为参军事,申绍为别驾。

杨膺是苻丕妻子的哥哥;齐午是杨膺妻子的父亲。

在幽州分置平州,任命石越为平州刺史,镇守龙城,领氐族两千户。

任命中书令梁谠为幽州刺史,镇守蓟城,领氐族三千户。

任命抚军将军毛兴为都督河、秦二州诸军事及河州刺史,镇守抱罕,氐族三千户。

任命长水校尉王腾为并州刺史,镇守晋阳,氐族三千户。

以上二人都是氐族亲贵,苻家姻亲,是氐族中具有崇高声望的人。

任命平原公苻晖为都督豫、洛、荆、南兖、东豫、梁六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豫州牧,镇守洛阳。

任命钜鹿公苻睿为雍州刺史。

以上二人各自配给三千二百氐族民户。

苻坚亲自陪同长子苻丕来到灞上,并设宴送行。

众氐族人在辞别他们亲朋好友、邻里同窗的时候,全都失声痛哭,悲哀气氛感动路人。

秘书侍郎赵整趁着陪同宴请的机会,劝谏苻坚,弹琴唱道:“阿得脂,阿得脂,伯劳鸟的舅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出现缓急应当告诉谁!”

苻坚报之以微笑,但没有理会。

陈望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哈哈大笑不止,心道没有了王猛在旁时时提醒,苻坚再是英明仁君,架不住身边都是阿谀奉承之辈。

身处高位,生活腐化,长久生活在这种氛围中,久而久之,判断力和决策力是一年不如一年。

在对兖州官员开会时尖锐地指出,大家要一门心思求发展,创效益,整军备。

氐秦的霸权主义是不会长久的,苻坚恐吓威压各民族的时代也该落幕了。

陈望对属下文武官员做了详细的阐述。

苻坚此举是效仿魏晋以前的汉人分封制度,意愿是好的,但汉人分封制的前提是汉族人的数量多,在各民族中的比例占绝对优势。

而现在的氐族呢?

总共才十五万户,如果按一户四口人来算,满打满算才六十余万人。

这个数量不但比晋人,就连鲜卑人、匈奴人都有所不及,甚至还不如羌族人多。

陈望指出,如果我是苻坚,就不会如此着急焦虑,应该鼓励氐族生育,把人口数量增加个十倍、二十倍再来分封。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盛可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而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

比如秦国东出灭六国,那是从秦孝公开始制订的计划目标一直到秦始皇才得以实施。

现在这点人口就分散到了广大秦国地域,就像一盆清水里滴进了一滴墨水,不但不会变色,而且还会被同化。

公元381年,太元五年。

二月,戒酒一年多的王法慧为陈望生下了双胞胎,两个女儿。

陈望喜出望外,继续用他的“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的第二、三个字取名。

但陈望又慎重考虑了一番,毕竟一个名字,女儿要背负一生。

这个“妨”字若单独拿出来讲是损害的意思,寓意不好,改为了“昉”,意味着明亮,开始。

于是第一个叫陈昉,第二个叫陈吟。

三月,陈鲁之赴广州晋康郡陪流放的陈顾。

十月,司马曦病逝于新安郡,享年六十六岁。

司马曜下诏,迁其灵柩及应王妃和家属回京,追封司马曦为新宁郡王,谥号“威”。

其子司马遵承袭王位。

司马熙雯由谯郡回京出殡,并陪伴其母应王妃。

同年十月,战事再起,氐秦荆州刺史都贵派遣其司马阎振、中兵参军吴仲率领军二万由襄阳南下进犯竟陵。

大晋车骑将军桓冲派遣丁忧结束的河东太守桓石虔、卫军参军桓石民兄弟二人等率领二万水、陆军应战。

十二月初八,桓石虔夜袭阎振、吴仲,大败之,二人退守管城。

十二月二十七,桓石虔乘胜进攻,攻克管城,擒获阎振、吴仲,斩首七千人,俘虏一万人。

因桓冲在襄阳陷落时不作为的颓废表现,龙亢桓氏在朝堂上大晋的声望每况愈下,随着桓石虔的胜利,稍稍挽回了一些颜面。

公元382年,太元六年。

刚刚出了正月,氐秦再次发生了叛乱。

大司农、东海公苻阳,员外散骑侍郎王皮,尚书郎周虓图谋反叛,由于计划不周,事情败露,三人被捕后送交廷尉治罪。

苻阳是苻坚兄长苻法之子,周虓是当年大晋梓潼太守,兵败被俘,而王皮则是大名鼎鼎的丞

相王猛之子。

宽宏大量的苻坚一一赦免了他们的死罪,三人皆被流放。

八月,司马曜的第一个儿子司马德宗出生,母亲叫做陈归女。

同月,琅琊王司马道子正式走上了朝堂,官拜司徒。

九月,西域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来到长安,请求天王出兵讨伐西域不归服者,并愿担任秦军的向导。

苻坚以氐族勋贵,骁骑将军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率凌江将军姜飞、轻车将军彭晃、将军杜进、康盛等统兵十万、铁骑五千,远征西域。

并要求吕光务必把一个重要人物给他带回来,那就是西域高僧鸠摩罗什。

十月,初冬,长安城内已是冷风呼啸。

而天王苻坚却是热血沸腾,他大会群臣于太极殿,召开了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御前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两个字——伐晋。

然后抛出了一项重要议题:“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

这番话,字字重如千斤,气势磅礴,深深地印刻在文武官员们的脑海里。

大体意思是,朕自从继承大统以来,近三十年了,四海之内大体平定,唯有晋国还龟缩在东南一角,苟延残喘。

现如今一群只知吃喝玩乐的腐败分子当政,士族子弟个个肥胖矮小,没有战斗力,那里就是未沾王化的番外之地。

现今朕粗略一算,全国可以轻松征调九十七万大军,碾压晋国易如反掌,朕将亲自征讨,怎么样?

他最后还加了一个疑问词。

听着好像是很民主的样子,但实际上文武大臣谁听不出来?

前面的一番话牛气冲天都可以把玉皇大帝从座位上熏下来了,后面“何如”二字,只不过是等待大家全体起立鼓掌,全票通过。

但出乎苻坚意料之外的是,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不同意他出兵。

同意的只有秘书监朱肜、京兆尹慕容垂、步兵校尉姚苌等少数几个人。

而后面两人则是整个五胡十六国中最狡猾的两根老油条。

就连他最信赖的兄弟苻融都不同意,说大军连年征战疲劳,且鲜卑、羌族才是我们世代仇敌,不宜再主动对外开战。

心腹智囊,尚书左仆射权翼说虽然晋国运衰微,但目前上下一心,并未发生桀纣那种罪大恶极事情,现在暂不宜讨伐。

文韬武略的大将石越婉转劝谏说,臣夜观天象,昨夜太白星与月亮一同出现在江东,如果现在征伐是有违天意。

一代名僧,深受苻坚宠信的释道安大和尚规劝说,陛下已经坐拥天下大半,东南一隅地卑气厉,何必兴百万之师去占领那个小地方呢,不出几年他们就会自动来降。

甚至他的宠妃张夫人,太子苻宏,幼子苻诜都纷纷劝阻。

然而,全体反对无效。

当大家劝说苻坚大晋有长江天险和大晋朝廷有谢安、陈望、桓冲这些江表俊杰时,文化素养极高的他一连抛出了两个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成语“投鞭断流”和“秋风扫落叶”。

只有慕容垂的一席话,苻坚最爱听,也因为这席话最后拍了板。

“弱肉强食乃自古生存法则,江东小小弹丸之地,独敢违抗王命,怎能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去解决呢。

《诗经》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陛下自己在内心做出决断就完全可以了,广泛地征询众朝臣意见,必然是众说纷纭嘛。

晋武帝当年平定吴国,所倚仗的也只有张华、杜预两三位大臣而已,如果听从所有朝臣之言,难有统一天下的功业!”

苻坚十分高兴地拍着慕容垂肩膀说:“与我共同平定天下的人,只有你了。”

于是下令赏赐给慕容垂五百匹丝帛。

把丝帛赏赐给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这也是苻坚和其他君王的不同之处。

其实他赏的不是慕容垂,确切的说是赏赐给了慕容垂的夫人小段氏。

于是苻坚吹响了东进序曲,一场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征兵运动也开始了……

———————————————————(本卷结束)

不知不觉大家陪伴本书已经大半年多了,没有给五星书评和评语的读者朋友们还望鼎力相助,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