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东晋侵略军来了
太和四年,六月二十,骄阳似火,赫赫炎炎。
徐州金乡郡(今山东济宁)城外,营帐连绵,人喊马嘶。
晋军北伐前线总指挥部,人头攒动,汗臭味熏天。
桓温率领众幕僚和将领们在硕大的地图前,召开都尉以上级临时军事行动大会。
果然不出郗超所料,大军一路开渠浚河长途跋涉近两个月,遇到了大旱天气。
由于河道变窄,大批粮草补给船只在泗水(今鲁西南平原一带)停滞不前。
如今身居高位的桓温已是东晋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人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军容风纪。
心里着急外加中军大帐人多,密不透风,汗水从他的金盔中不断流了下来。
他依然矗立在地图最前面,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听着僚佐们对下一步行动的意见。
“报……”一声大喊打断了大帐中嘈杂的声音。
众人闪开一条缝隙,一名亲兵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跪倒在桓温面前,大声喊道:“启禀大司马,建威将军檀玄攻克湖陆(今山东鱼台县东南),俘获鲜卑积射将军慕容忠!”
“哈哈哈,”桓温一扫阴霾,手抚花白的杂髯大笑道:“好小子,打得好!传我将令,令檀玄部继续向北进攻高平,直抵汶水。”
高平就是郗超的老家,在今日的山东巨野县。
然后他又兴奋地转身环顾众将,眼光迅速锁定在一个人身上,大喊道:“武牙将军毛琥!”
毛琥出列躬身道:“末将在!”
“命你率一万人马,把刀枪剑戟统统放下,拿起铁锨、镐头、簸箕,作战部队改工程部队,再招周边百姓服役,给我挖!凿通巨野泽三百里,引汶水入清水,然后主力大军由清水入黄河!”桓温下令道。
毛琥躬身一揖,领命出了中军大帐。
这个工程量大的令人咂舌,但无人敢出面劝阻。
看着因初战告捷而不顾满脸噼里啪啦掉着汗珠的桓温,大家都知道他的内心一定是燥热的。此刻谁要是拂了他的意,万一给按上个对北伐士气不利的罪名,就得不偿失了。
一直到七月中,毛琥部终于将河道开通,长约三百里的人工河,后世人称“桓公渎”或者“桓河”。(今已湮灭)
作为北人善骑,南人使舟的桓温,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大船。
回头看向浩浩荡荡,绵延上百里的庞大舰队,行驶在运河上,桓温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不禁自得地感慨道:“纵然当年王濬楼船下江陵,也不过如此吧,”
站在他身边的郗超不得不说两句了,因为越发感觉前景不妙,于是躬身道:“明公,沿人工河北上入清水,再转黄河,是逆流而进,贻误战机,倘补给线过长,还有可能后续的粮草接济不上。”
桓温有些不悦地道:“依卿之言,当如何?”
郗超躬身,诚恳地道:“明公啊,卑职有两条计策,其一,派一支精兵急速前进直抵邺城城下,尽快决战,鲜卑敌酋慕容暐、慕容评等人老弱不济,畏惧明公威名,必将望风逃窜;其二,在黄河南岸扎营,控制河道和中原,囤积粮草,待明年春天一过,兵精粮足,再一举灭燕。”
“景兴,谬也,我北伐大军目前士气正旺,你的其一太急,其二又太缓,皆不可行也,”桓温否定了郗超的建议,板着脸道:“景兴不必多言,我意已决,过黄河进武阳,在黄河北岸下营,稳扎稳打。”
郗超也不敢再多言了,退到一边,船队继续北上清水。
接下来的日子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桓温在战船上接到各地捷报。
邓遐、桓石虔军在林渚(今河南新郑市附近)大败鲜卑上将军傅颜。
檀玄部再接再厉,围攻高平郡,鲜卑高平太守徐翻纳城出降。
三日后,北伐主力大军在黄墟(今河南开封市东)登陆。
正遇到奉燕帝慕容暐之命,前来阻击的鲜卑抚军将军,下邳王慕容厉。
由桓温亲自上阵指挥,猛攻慕容厉部。
晋军士气高涨,一战全歼燕军精锐骑兵两万,只漏网了单人单骑,逃回邺城。
那就是鲜卑前线最高指挥官慕容厉。
邺城大震!
燕帝慕容暐不得已派上了手中最后一张王牌,燕烈祖慕容儁庶长子,镇军大将军、乐安王慕容臧。
拜其为征讨大都督,率国内各路增援大军,南下黄墟,阻击东晋侵略军。
十日后,慕容臧率九万大军南下,还没到黄河岸边就遭到了刚刚渡河的晋军迎头痛击。
桓温、桓冲、袁真三路大军势不可挡,所向披靡。
燕军大溃,慕容臧残部再一次狼狈逃回邺城。
桓温北伐大军乘胜追击,渡过黄河,屯扎在北岸的武阳(今山东莘县附近)。
又过了两日,看看鲜卑没有动静,大军拔寨向前推进,在重镇枋头(今河南浚县附近)扎营。
桓温扬威黄河两岸,鲜卑燕国凡是能出战的大小将领被他打了个遍,没有一个再敢伸头的。
晋军士兵们这些日子经常
挂在嘴边的话是,不是马背上的民族吗,不是善骑射吗?你们倒是来啊!
此时北伐大军已经离邺城不足百里。
慕容暐仿佛已经听到了晋军吹响的冲锋号角声。
在与太后可足浑氏和他的叔祖司徒上庸王慕容评商议后,有两个决定。
其一,派散骑侍郎乐嵩速往长安求救于苻坚,答应将虎牢以西包括洛阳(陈安等早已撤离)等郡皆送与氐秦。
其二,决定收拾贵重物品,寻机搬家。
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北老家龙城(今辽宁朝阳市附近)去。
小道消息传出邺城皇宫,一时间整个邺城乱作一团,满城风雨。
上到鲜卑贵族,下到丁零、扶余、高丽等各民族同胞兄弟,纷纷变卖带不走的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