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摊丁入亩
正这时,有太监来报:\"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求见,有要。\"
朱允熥说道:\"让他们在文华殿等着。\"
等他和朱标到了文华殿,远远听见白信蹈和夏元吉在高声争论着什么。
朱标升上御座,朱允熥在他左手侧坐着。
白信蹈拱手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滞留在南京的生员,将礼部围得水泄不通,要求再加试一场。臣苦苦劝导,但他油盐不进,死活不肯离去。
万余人聚集一处,若有心怀不轨之人趁机挑唆,臣恐生出事端。臣恳请朝廷派兵驱离。\"
夏元吉也拱手说道:\"臣反对。这些人都是一心求上进的学子,又不是暴徒,他们要加试一场就加试一场就好了,何必派兵驱离?\"
白信蹈怒目而视,\"夏尚书,加试不加试是礼部的事,请户部不要越殂代鲍,插手礼部的事务好不好?\"
夏元吉:\"朝廷事非一家私议,我说句公道话也不行吗?\"
白信蹈道:\"夏尚书别唱高调了,说公道话是假,想赚钱是真。\"
夏元吉:\"我身为户部尚书,为朝廷赚钱还有错吗?\"
白信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夏元吉:\"不偷不抢,哪里无道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朱标轻咳一声,“好了,两位爱卿不必争执。此事朕已有计较。”
他看向白信蹈,“爱卿为什么觉得不应该加试?”
白信蹈拱手道:“回陛下,这些生员已经落选了,证明以他们的才学不足以选入燕山大学堂。如果一闹就加试,这是对他们的纵容,长此以往,科考的风气就带偏了。”
朱标又看向夏元吉,“那爱卿又是为何主张加试呢?”
夏元吉回道:“陛下,这些士子不远千里来到京城参加考试,无非是想得到一个师从名师的机会,哪里就带坏科考的风气了?若不给他们一个机会,恐怕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朱标听后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问朱允熥道:“你有何看法?”
朱允熥很讨厌白信蹈的迂腐偏执,不假思索答道:“儿臣认为,这些生员求学之心可嘉,加试一场倒也无妨,可再择优录取二千人。”
再录二千人,朝廷就又可以从中获利近二千万元。
前后加起来,总共有五千余万两白银,有了这么大一笔钱,迁都北平就有了底气。
朱标满意地点点头,“皇儿所言甚是。那就依此办理吧。白爱卿,你去安排一下,让生员们暂且回去,等候消息。同时,也要告诫他们不可再生事端。”
白信蹈虽然不情不愿,但也只得领命而去。
这些年,户部一直在打饥荒,突然之间发了几千万两白银的横财,夏元吉如同在做梦一般。
他喜滋滋地说道:\"户部新得了三千七百七十万两白银,府库为之充盈。请问殿下,这么大一笔巨款,如何使用?\"
朱允熥问道:\"户部这些年,出现了多少亏空?\"
夏元吉絮絮叨叨报了一大篇账。
欠沿边九镇的马料钱、兵戈钱,93万两。
欠宗藩的岁禄120万两。
欠官员俸禄70万两。
还有许多笔钱,零零碎碎也有47万两。
总共加起来有330万两之多。
朱允熥大笔一挥,\"全部结清了吧。\"
夏元吉大喜过望,仰望朱允熥,如同仰望天人一般。
他苦哈哈地攒钱,却连人家的一个零头也没有!
夏元吉彻底服气了,问道:\"殿下还有何份吩咐?\"
朱允熥道:\"余下的三千万两白银,分作三份,一份用于修建从南京通往北平的驿道,一份用于雇用民夫前往辽东砍伐树木,最后一份用于营建新都。
着户部会同工部,在南方征集三十万民夫,前往北平,疏竣河流,整修道路,为营建新都做好准备功夫。\"
朱允熥一声令下,整个南京都行动起来了。
从前朝廷每有大的水利工程和营建工程,便会从民间强征民夫,强制服役。
这些民夫不仅得不到一分一毫的报酬,反而要自带干粮,自费路费。
大大小小的地主们占有大量的土地,贫穷的农民占有很少的土地,但傜役的份额是以人头决定的。
这一极不公平的傜役模式常常会引得民怨沸腾。在洪武年间,先后三次因为兴修水利工程而引发农民暴动。
地主是水利工程的受益者,但他们服的傜役几乎等于零。
农民享受到的水利工程的益处几乎等于零,但他们却承担了所有的傜役。
朱允熥决定借着营建新都,改变这一做法。
他在文华殿召
开廷议,宣布实行\"摊丁入亩\"——
取消人头税,从今以后,凡有大型工程,不再强征民夫,无偿服役,而是由朝廷提供粮食,并且付给报酬。
而这笔钱的来源,则是按田亩数,加征一项\"水利税\",一项\"营建税\"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即一片哗然。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么搞的。
刘三吾已经九十高龄了,躺在床上给朱标上了一封奏折,直言此举甚为不妥。
朱标将刘三吾的奏折给朱允熥看。朱允熥看完之后,哂笑道:
\"刘三吾是当世大儒,他难道忘了【不患贫,而患不均】吗?富者出钱,贫者出力,这不是很公平的事吗?刘三吾为什么非要说三道四。
实在是他老得不能动弹了,不然儿臣要跟他好好辩论一番。\"
这几年,南京城里的人们已侄习惯了朱允熥层出不穷的折腾。
但这一次,朱允熥是在和全天下的士绅地主作对。
还是太子监国,就如此不消停,这要是真到了登上大位的那一天,天下的人还有活路吗?
朝中反对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将文华殿掀翻了。
朱标端坐在龙椅之上,正色说道:\"太子之意即是朕意,着户部、工部清丈全国田亩,重新编造黄册和鱼鳞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