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缆镇语录 > 丫丫小传(附《无量寿经·四十八愿》18)

丫丫小传(附《无量寿经·四十八愿》1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丫丫小传

>

> 丫丫是我的小学同学,后来她考取了重点中学,我则进了普通中学,虽然是同村,也只是在过年过节见过几次。

> 丫丫小时候一次生病,医生打错了针,结果过敏,虽然保住了小命,但右耳差不多聋了,这似乎对她并无什么影响。

> 初中毕业后,丫丫考取了一所中专,她说家里穷,读高中太费钱了。丫丫起初学的是殡仪专业,毕业后去火葬场,工资很高。只读了半个学期,家里认为不吉利,通过关系,让她改学社会保险专业。丫丫哭了三天,暗中随毕业班去殡仪馆“实习”了三天,摸了真正的尸体,回来对同学说,感觉象冰猪肉。

> 那时的校园,谈情说爱者极少,人人都专心于学业。有个叫冯都的向丫丫塞过纸条,丫丫看都没看撕了。

> 冯都的父亲是民政局干部,家里很有钱,冯都平时也装出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人称“花花公子”,据说向很多女生递过纸条,都未成功。也许,那时“花花公子”并不走俏。

> 丫丫毕业那年,正赶上取消统一分配,毕业生一律自谋职业。丫丫没有后台,与许多同学一样走进了待业的大军,而冯都则顺利进入殡仪馆,做他喜爱的司机,据说工资极高。

> 丫丫在家待了三个月的业,家里动用了所有的社会关系,仍然不见一点儿效果。

> 丫丫受不起村中人的白眼,向人借了300元直奔市里找工作。

> 只剩下120元时,丫丫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当业务员,100元交了押金,20元是一个月的生活费。业务员没有底薪,只拿提成。

> 拉广告的活儿不好干,走了100家客户,90家给了白眼,2家骂了丫丫一顿,只有1家说生意好了再考虑,另外的则是收了名片便不了了之。

> 20元用一个月,只够吃方便面。早餐只喝一杯蜂蜜茶,只到了饿极才吃方便面。这瓶蜜蜂是冯都毕业时托人送的,丫丫去还时,冯都早走人了,丫丫只好收下,据说要20多元,不知可买多少方便面呢。

> 一个月将要过去,方便面也快吃光了,蜂蜜倒还有不少,但老喝也不饱肚啊!

> 正当危急时,一个电话救了难。

> 丫丫走过的一家家俱厂打来电话,说要做一整版广告,广告费一万元,丫丫可以拿20%提成,二千元够丫丫吃100个月的方便面了。

> 去家俱厂收钱时,厂长对丫丫说:“小丫头,要不是看在你同学冯都的面上,我们这一版广告要到下半年再考虑。”

> 原来是冯都帮的忙。

> 丫丫一听,心里仿佛堵了什么似的,收钱的兴奋一下子消失了。

> 这肯定不是个好兆头。

> 说实话,丫丫对冯都并不讨厌。只是骨子里的自卑觉得与他不是同路人,因此拒绝他,不要说是普通的朋友,如果不是同学,丫丫心想最好不认识他。

> 在学校时,丫丫便喜欢与来自农村的贫困同学交往,而对家里有钱的同学则远而避之。

> 丫丫心里有预感,冯都肯定会找她。

> 果然,一个礼拜后,冯都打来电话说:“今天休息,想请老同学吃饭。”

> 丫丫本想推掉,又想他帮的大忙,不去不好意思,便答应了。

> 一见面,丫丫便开门见山:“多谢你帮的大忙,以后就别麻烦了。”

> “没关系,那天去家俱厂玩,见了桌子上你的名片,那厂长又愿意,便说了几句,哪知竟成功了,其实还是你自己的功劳。”

> 二人聊了一些过去校园里的趣事,很是开心。

> 丫丫觉得冯都这个人挺风趣的,嘴也甜,心里的死结便解开了不少。

> 冯都的面子可真不小,在他帮助下,又拉了几单生意,这下子衣食不愁了。

> 丫丫在展业中,觉得自己知识欠缺,决心参加自学考试,选的是市场营销专业。

> 丫丫在电话里对冯都说了这个设想,冯都也大为赞成。

> 想不到,第二天冯都便送来全套自考教材,令丫丫感激不已。

> 这时,丫丫才觉得自己已陷进去很深了。一想到自己的出身、门第、家境与冯都有天壤之别时,心里不禁不寒而栗。

> 至此,冯都仍没有向丫丫提起感情的事。

> 如果不是那次劫难,她根本不会夜里去敲冯都的门。

> 广告公司老板的弟弟刑满释放回来,也在广告公司帮忙。那人还留着狱中的光头,人称老光。

> 一天晚上,公司办公室只剩下老公和丫丫,其余全出门跑业务了。

> 丫丫正在忙着为一个客户制作效果图。

> 老光刚喝过酒,伏在桌上大睡,他经常这样,老板也不管他。

> 正当丫丫弄好效果图,想出门时,一双罪恶的大手伸了过来。

> 只见老光拦腰将丫丫抱起,走进内室,丫丫努力挣扎,大喊救命,但无人听见。

> 老光凶狠地剥下

丫丫的外衣,正欲向内衣动手时,丫丫抓起桌上的裁纸刀用力捅向老光,老光用丫丫的外衣一挡,外衣顿时破了一个大洞,丫丫抓起破衣,夺门而逃。

> 下楼!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冯都住处。

> 冯都一开门,见丫丫的惊慌状,大惊;又见她衣破了,吓了一跳。

> 丫丫一头扑进冯都怀里大哭起来。同时将事情一五一十如实说了。

> 冯都大怒,一把推开丫丫。抽出手机,一连打了五个电话。每个电话都只说了一句话:“我是冯都,风紧,速到我家,小弟出了大事!”

> 不到五分钟,只见三辆殡仪接送车嘎然停在门口。丫丫吓了一大跳,妈呀,拉死人的!

> 车上跳下五个大叫:“妈的,小冯,出了啥事,牛急的!”

> 冯都把事情说了。

> 五个大叫:“反了反了,敢欺小冯的女朋友,揍他!”

> 丫丫怕了:“别,你们别打人!”

> 冯都二话没说拉了丫丫上车,直奔广告公司。

> 不用多说,老光被狠狠揍了一顿。

> 这样,丫丫在广告公司是呆不下去了。同时节,也默认了当冯都的女朋友。

> 丫丫暂时住进了冯都家。冯都很君子,从没动她一个指头。

> 五天后,丫丫进了一家酒店,当客户部服务员。冯都也没说什么。

> 酒店里也有人要吃丫丫的肉,结果又被冯都叫人打了一顿。冯都被关了三天,赔了三千元医药费。

> 这时,丫丫才知道自己的脸蛋长得太漂亮,身材也太有曲线了,而心却比天高。

> 这样折腾了二次,丫丫才真正认识了冯都的苦心,真心做他的女朋友了。

> 冯都叫她别出去工作了,自己养她。

> 正碰上要自考,丫丫便关了自己三个月,全用来读书备战自考。自考果然成绩很好,一下子通过三门。

> 自考后,丫丫觉得太闷了,又去了一家超市当收银员,这次倒没人打她的主意了。只是她的收银台前老是排满了长队,许多人只为了看她而来的。

> 丫丫与冯都相处了将近一年,但从没去见过冯都的父母亲,丫丫不愿意,心里有一种天然的敌意。

> 一天,冯都对丫丫说:“明天去见我父母。”

> “不去。”丫丫习惯这样说。

> “这次不去不行。”

> “为什么?”

> “我爸要我娶民政局长的女儿。我说已有了女朋友,老爸要见见你。”

> “我怕。”

> “怕什么?是我娶你又不是老爸娶你!”

> 丫丫战战栗栗见了冯都父母亲。

> 丫丫也没什么好感觉,冯都父母亲一味地问她的家庭状况。

> 第二天,冯都铁青着脸来见丫丫,丫丫知道这次“家庭考试”没通过。

> 冯都安慰丫丫:“别管他好了!都什么时代了,还干涉人家婚姻自由!”

> 但丫丫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而且有预感要出大事了。

> 过了三天,冯都接到通知,到省里学习半个月。

> 走时,对丫丫说:“要小心,陌生人敲门别开,我每天给你打电话。”

> 又过了三天。

> 下午下班时,超市经理叫住了丫丫。

> 经理满脸愧色对丫丫说:“因为有无法解释的原因,我们决定辞掉你,其实我也不愿意,但上级压力,不得不从。你的合同期还有 一个月,我们按十倍的违约金给你。希望你能理解。”

> “经理,我懂,为难你了,多谢了!”

> “孩子,这一万元收好。还有,我提醒你,有人要对你下毒手了,还是离开这个城市为好。有人太怎么太残忍了!”经理不禁流泪了。

> “再见了,经理。”

> “孩子,保重,再见。”

> 丫丫回到冯都的套间,只见冯家父母端坐在上。一下子,丫丫明白了自己被辞是两个老家伙的“杰作”。

> 冯母从皮包里抽出一张支票,和颜悦色对丫丫说:“这是十万元钱请收下,同时希望你从这座城市消失。”

> 棒打鸳鸯散。

> 正当丫丫失望时,发觉已怀上了冯都的孩子。她决定生下孩子,气气冯家父母。

> 丫丫回到老家,与邻居家的儿子王岩草草结婚,王岩是个货车驾驶员,也是个老实人,对丫丫不错。

> 一年后,丫丫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点点。

> 正当日子过得幸福时,王岩出了车祸,死于非命,人家赔了五万元。

> 王岩父母想独占这五万元。

> 这时点点被查出有先天性心脏病,动手术需要20万元。于是王岩父母把钱全给了丫丫。

> 丫丫又送点点到市医院复查,一个专家说孩子必须到四周岁动手术,否则早了危险性太大,而迟了则容易留下遗症。

> 这就意味着丫丫必须在四年内挣到20万,否则点点性命难保。

> 看着这苦命的孩子,丫丫想起了冯都。于是入市去寻觅,但找遍了大街小巷,不见人影。又托人到民政局去查冯都,听说调到另一个城市去了,具体不详。

> 为了点点的未来,丫丫一咬牙,去做她想都不该想的事:当三陪小姐。

> 丫丫把点点和五万元给了王岩父母,一个人来到一个南方的大都市。

> 丫丫强装笑脸,打碎牙往肚里吞,行尸走肉般活在都市的灯红酒绿中。

> 一天,丫丫供职的酒店来了一个豪客,据说出手大方,连点三个小姐都不满意。

> 于是,众人推丫丫上去。

> 丫丫一见豪客。

> 顿时昏了过去。

> 豪客竟是冯都。

> 丫丫醒来时,正躺在冯都怀里。

> 从冯都口中才知道事情原委。

> 冯父强迫冯都娶民政局长千金为妻。结婚后,民政局长升了官进了省城,冯都父母也进了省城。

> 后来,民政局长因受贿判了十年,冯都父母也判了八年。冯都离了婚。下海做鲜花生意,这次是来进货路过这里的,想不到会巧遇丫丫。

> 丫丫也把别后境况说了。

> 冯都顿时心碎,真想不到丫丫会受了那么大的苦。冯都马上带丫丫返回老家。

> 冯都带了点点上省城做亲子鉴定,结果点点确实是冯都的亲生儿子。毕竟这么多年了,冯都有点信不过丫丫。

> 冯都卖掉了省城的住房、轿车、鲜花店都是低价出售,只得了三十多万。

> 有了钱,点点的手术立马可以动了。

> 结果动手术一次不够,半年后又动了次,一共化去四十多万,冯都又向朋友借了十多万元。

> 点点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 经过十年曲曲折折风风雨雨,二个人终于走到了一块儿。

> 现在,丫丫开了一家鲜花店,冯都则仍搞搞鲜花批发,十分幸福地努力挣钱还债。

附录:《佛说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讲记18

阿弥陀佛 四十八愿

■ 往生极乐净土

极乐世界是如此的美妙,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呢?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问题,《无量寿经》很明确地提到了往生的条件与方法,也就是“三辈往生”说。

下面介绍“三辈往生”的条件:

(1)上辈往生: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

(2)中辈往生:常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积极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幡燃灯,散花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

(3)下辈往生。广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三辈往生中,发菩提心、念阿弥陀佛及愿生彼国是共同的基础。上辈除发菩提心及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外,还必须是出家沙门,修诸功德;中辈除积极修善外,需要严持斋戒、布施供养,以此回向;下辈虽然限于条件和智慧,不能作诸功德,但能信乐深法,不生疑心,十念乃至一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

图片

玉佛禅寺三圣殿 西方三圣像

《无量寿经》在说到三辈往生前,还提到有一种往生类型叫“闻名往生”。经中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需要注意的是,若犯五逆、诽谤正法,即使闻名愿生,也不得往生彼国。

上面的“闻名往生”与“三辈往生”都是莲花化生。除此之外,经中还说到“胎生化生”,这是指虽有疑惑而能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在西方的时间为五百岁,在五百岁中住在宫殿,不能见佛闻法,犹如处母胎中,不见母胎之外的事物,故称胎生。

《无量寿经》关于胎生化生的法门,凸显了阿弥陀佛愿力的广大,对于不信佛理佛法,而能信罪福因果、修习世俗善法的人也能予以救度。也表明了佛教方便摄化、普度众生的大乘慈悲意愿和菩萨精神。

往生极乐的“资粮”

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资粮”。什么叫资粮呢?就好比我们要出去旅行,第一必须要有资金,第二要有食物,否则难以到达目的地。往生净土同样也需要资粮。

要想得到念佛的利益,首先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只有拥有了信心,才会生起行动,才会因果圆满。《华严经》说:“信为

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大智度论》也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这些都说明了信心对于学佛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呢?第一,要相信净土三经,是佛陀的真实言论,绝对不是说谎话;第二、要相信除了我们所居的秽土以外,一定有净土世界的存在;第三、要相信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建立净土这件事情是千真万确的;第四、要相信只要种下净土的因,一定能得到净土的果;第五、要相信念佛时的正念,一定能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契合,发生感应,临终蒙阿弥陀佛接引;第六、要相信自己的心力与阿弥陀佛及十方诸佛的佛力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七、要相信我们众生每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都能知道,并且在净土的莲池中都有一朵莲花在逐渐生长;第八、要相信念佛的人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往生到极乐世界。总之,凡是一切佛所说的经典,都应该深信不疑。

图片

玉佛禅寺三圣殿 阿弥陀佛圣像

有了信心之后,就应该发愿,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要发“厌离娑婆,欣慕极乐”的愿。对于娑婆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澫益大师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所以,念佛修行,发愿至关重要。

念佛的人在没有往生之前,仍然需要在世间生活,所以念佛之人首先必须学会做人。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太太念佛非常虔诚,每天很早就起来念佛。她的儿子是一个孝子,每天负责起来做饭。做完饭后,就叫妈妈过来吃饭,可是老太太仍然“阿弥陀佛”念念不停,儿子就一直在叫,最后,老太太生气了,“吵,吵,吵什么?你没看见人家在念佛吗?”儿子笑她说:“我就这样喊你几声,你就不耐烦,你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肯定不耐烦!”

所以,念佛本来是一件求功德的大善事,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念佛而影响别人的生活。现在有不少人,一听到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一听到念佛救度生死,便马上舍弃一切,丈夫、儿女抛下不管了,一个人躲起来念佛,家里人却跟着她受苦,生活都没有保障。这种做法是违背佛法的,世间法与出世法是互为表里的,尤其是在家佛弟子,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敦伦尽分,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为往生积集善因。

所以,念佛人在修出世法时,不要把世间法抛弃,并且要把世间法尽量干好,使自己能尽心尽力,这是出世法的根本;只有世间法无亏损,念佛才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以前有过错,那么应该从今痛改,更不再作,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是不会舍弃任何有心人的。

当然在广修众善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回归净土”这一目标。

有座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处。方丈命令两位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人来到树边开始挖土移树,刚挖了几下,其中一位就说,“师兄,我这把铁镐木把坏了,我去修一下再挖。”师兄劝他移完树后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镐要挖到什么时候呀!”

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头,木匠说:“真是不巧,我的斧头昨天砍东西弄坏了,就让我用菜刀给你修一下吧。”小和尚听了说:“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让我去找铁匠把你的斧头修一下吧。”小和尚带着斧头去另一个村子找到铁匠,铁匠苦笑着对他说:“我的木炭刚用完,你看……”小和尚放下斧头,又去山中找烧炭的人,烧炭的人对他说:“我已经好多天没有烧炭了,因为找不到牛车去把木料运到这里来。”小和尚又去找一位专运木料的车夫,车夫说:“你看我的牛生病了……”。几天之后,当僧人们经过四处打听找到这位小和尚的时候,他正提着几包草药匆匆赶往车夫的村子。大家问他买药干什么?他说为牛治病,又问他为牛治病干什么?他说要用牛车运送木料……对于挖树的事,他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佛之人千万不可忘记自己的根本大愿,更不可舍本逐末,延误了往生净土的大事。

图片

玉佛禅寺三圣殿 观世音菩萨圣像

有了信愿还只是开端,关键还得有实际行动。往生净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念佛。

明朝云栖寺的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八祖,他有一种类似于佛陀“音声远闻”的本领,即使是在寺庙里小声地念“阿弥陀佛”,几十里外的路人都能听得到。

有一年,云栖山附近大旱,环山近百里的稻田都龟裂了,禾苗也枯槁了,附近的信徒纷纷到寺里来请他求雨。莲池大师说:“我哪里会求雨?我只晓得诵经念佛,别的法术是没有的!”可是群众再三祈求不断,莲池大师只好勉为其难。他先熏沐净身,诚心诚意地祈求龙天护持,然后身披袈裟,手持木鱼,“笃!笃!笃!”的一面顺着田埂绕行,一面持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身后跟随的农民也跟着称诵,声闻于天。说也奇怪,不到一会儿,田间起风,乌云四布,瞬

间大雨倾盆而下,把久旱的田舍作物、土地农民都淋得欢喜跳跃,持诵的佛号也一声比一声大……

由此可见,念佛的殊胜妙用。祖师大德为我们开示法门,指明道路,关键还在于我们要依教奉行、踏实用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