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 第669章 冈村宁次的震惊和纠结

第669章 冈村宁次的震惊和纠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七月份开始达成默契开始,仅仅用了五个月时间,正太军分区乃至整个太行山根据地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以昔阳、平定、阳泉等地为核心的正太军分区军工产业集群已经基本建成,包括卡车制造厂、坦克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枪械制造厂以及各类配套厂分布其中,形成了一片巨大的产业区域,吸纳了数量庞大的工人人口。

包括苏联援助的近万名产业工人和设计师,正太军分区云烟厂下属的十多万工人专家,附近县城的近8万兼职工人等,正在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着,生产着各式各样的零部件和火药、炸药等等,并将源源不断的步枪、机枪、卡车、坦克等先进装备供应给部队;

以阳(泉)辽(县)公路、辽(县)长(治)公路、长(治)晋(城)公路、武(乡)长(治)公路等主干道路为核心的太行山公路网已经基本完成扩宽平整,大部分公路完成了路面铺装,各个山路也开始了平整和维护工作,整个太行山区的公路运输越发通畅,物流成本和效率大幅下降,且养活了大量的车夫脚夫。

甚至,张云还组织铁路维护部队,完成了控制区域内正太铁路的修缮维护工作,启动了由米轨向标准轨道扩宽的工程前期测量和规划工作,以进一步提升铁路的运力,并方便以后与同蒲铁路北段接轨。

而在张云提供的足量建材、粮食支撑下,借助山外涌来的充沛劳动力,根据地内各县抗日政府不仅修缮了大量的公路、山路,还大规模修建了各类小型水利工程,并有意识的进行蓄水工作,以备战后续的旱灾。

可以说,借助着八路军主动出击全据太行山,逃荒百姓提供充沛劳动力,以及与鬼子达成默契获得短期停战等诸多有利因素,凭借着张云提供的海量物资以及总部老家的人才供给等等,整个太行山区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了生产力的蜕变跃升。

………………

太行山八路军根据地内发生如此夸张的变化,向来重视情报工作并精通战略的冈村宁次当然有所察觉。

事实上,虽然为了防止再次败于独立支队而失去政治前途,冈村宁次出于政治私心而授意青山一郎与独立支队达成了默契,但这个狡猾的老鬼子却从来没有放弃击溃独立支队,击溃八路军部队,重新主导华北局势的野心和布局。

因此,他一直安排着鬼子情报机关以及高空侦察机等关注着八路军的动向,盯着平原地区和太行山内根据地内部情况,不断收集着八路军各部队各领域的相关情报。

相比于变化不大的平原地区,太行山根据地的剧烈变化自然很难完全隐瞒。

虽然由于独立支队离谱的反谍报能力,鬼子情报部门难以深入正太军分区,未能获得军工基地、八路军空军组建等关键信息,也不能获得了独立支队目前的最新部队规模和装备。

但仅仅是通过高空侦察机的照相侦查,鬼子情报部门和参谋部门就能确认太行山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柏油公路,且卡车数量、人口数量等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这些线索无不表明,太行山内的八路军控制区域正在发生类似现代化进程的剧烈变化。

这样匪夷所思的情报,让冈村宁次都有些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怀疑起自己的基础常识。

他们这些老鬼子成长在帝国迅速发展的年代,成长在帝国逐步成为列强的时代,对根据地如此迅速变化的情景实在太熟悉了。

在明治维新后,随着生产力迅速发展,鬼子国内同样出现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推动了整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但问题是,这可是封闭的山区,没有额外的资源汇入,八路军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地步?!

这完全有悖常理!

虽然不明白八路军是如何在有限的山区农业和工业产出中做到这样的地步,但显然山区根据地的这些变化,至少使得山区内八路军部队的机动速度越来越快,山区防线的漏洞也越来越小。

冈村宁次已经意识到,如果任由太行山内继续变化下去,不说八路军军工产量很可能得到跃升,以后想要击败独立支队都会越来越难,华北局面也会越发严峻。因此,有必要打破默契,主动发起进攻,以破坏八路军内部建设进程。

奈何,东亚政治局势的不断变化,一直牵制着他的动作。

而等他想要发起动作时,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

前文说过,欧洲战场局势的巨变,在亚洲引起了连锁反应,推动了鬼子战略路线的连续变动,但鬼子大本营折腾来折腾去,却最终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局面。

面对美英等国发起的石油禁运,1941年9月,鬼子大本营终于做出了最终决策--尽可能通过外交解决与英美贸易问题,但绝不接受从越南和中国撤军。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不惜与美国开战,夺取东南亚资源和西太平洋霸权,迫使美国同意和谈。

鬼子大本营要求,所有帝国军队10月底前要做好与美英等国的战争准备。目前集结在东北地区的陆军主力部队,除了部分继续防备苏联的关东军外,大部分精锐都要和海军一起向南进军,进攻东南亚各殖民地。

至于中国战场,则是尽可能维持战线,并择机发起作战,占据关键防御要点,在降低作战消耗的同时,逼迫国民政府投降。

同时,面对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鬼子大本营决定全力以赴,尽可能在开战前期取得优势,逼迫美国同意和谈,因此不在顾忌战争物资和预算的消耗。

在这种决策下,大本营也稍微放开了对中国战场的资源投入限制,允许华北、华南、华中几大军区主动发起作战,继续打击国民政府部队。

……………………

大本营政策的不断调整和转向,对占据战局优势的华中、华南鬼子部队影响自然不大。

毕竟他们面对的是国民政府部队。

随着目前国民政府已经编制了近300万部队,但武器弹药缺乏,部队训练不足,无力也无心进攻,只求能守住目前的防线。

甚至,华中地区的鬼子主力第11集团军,在获得大本营物资补充后,已经打算再一次发起对长沙的进攻,占领目前国民政府控制下的最大工业基地和矿业基地,进一步打击国民政府的工业潜力、军事潜力和抵抗信心。

但这样的连续变故,对战略上陷入被动的冈村宁次来说,可就相当难受了。

在7月份时,彼时独立支队兵力分散,且大量山区八路军部队向南进军,整体防御较为薄弱,存在着进攻山区八路军控制区域的有利战机,但大本营却因为欧洲局势巨变而突兀的要求停止作战,抽回了支援的关东军部队,筹备对苏作战;

如今已经10月,山区八路军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休整和补充,且平原八路军部队已经大量回防山区,补齐了太行山防御漏洞后,大本营却又突兀的允许各地作战,且为各部队补充了作战物资。

可问题在于,这个时候整个华北地区已经形成了微妙的僵局。

平原上,百万八路军与约45万蝗军蝗协军互相拉扯,双方交战不断;山西的狭窄地形里,三方势力更是持续僵持,各自难以动弹。

甚至,老鬼子冈村宁次怀疑,八路军最强战力独立支队尚且有更多的隐藏力量,等待着他的出招。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可以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援部队打破这个局面,逐步解放兵力,否则贸然发动进攻只会露出了自身破绽,进而自取其辱,再遭败绩。

哪怕冈村宁次多次与大本营沟通,希望得到有利支援,但盘踞东北的机动部队都要备战对东南亚英美法等国殖民地的进攻,不被允许入关进入华北作战。

失去了外部援军,冈村宁次已经失去了对太行山地区发起进攻的信心。他仅仅是发起了对根据地部分区域的轰炸,但发现收效甚微后便草草收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