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茧蜂 > 第3章 补缀

第3章 补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算了,你也是好心。”陈斯珩走去桌边,一只手探去纸袋里,捏出一只生煎馒头,咬开一只小口,朝着里边吹了吹,又整只塞进嘴里,品味了一阵流出的汤汁。

接着,他又朝吴锡浦说道,“锡浦兄,还没吃早餐吧,生煎馒头吃几只?”

“不了。”吴锡浦仔细一想,只觉是自己多心了。单凭这些年的交道,要说陈斯珩这种人会和抗日分子扯上关系,他自己也是不信的。若不是昨晚无所收获,他也不会病急乱投医又怀疑到陈斯珩的表妹身上。

陈斯珩拿着一包生煎馒头走去吴锡浦的面前,奚落了一句,“虽说这人头我是没法交给你,但馒头倒是可以请你吃几只。”

“这是什么话。”吴锡浦捏出一只生煎馒头。

陈斯珩这时又说了一声,“你那只生煎馒头要我先吃一口吗?弄不好里边让抗日分子下了毒的。”

“开玩笑。”吴锡浦虽是这样说,却又把那只生煎馒头放了回去,说道,“你要是心疼这几只生煎馒头我不吃就是了。”

这时,始终紧跟在陈斯珩身后的小姑娘怯怯的问道:“表哥,我们什么时候去张先生家里?之前说好了,我今天就去他家里做事的,下午还要去办身份证件,去晚了,怕是人家会不高兴。”

陈斯珩说道:“没看见这有客人吗?急什么?”

吴锡浦站起身来,“我不打扰你了。原本就是担心你,过来看一眼。”话说着,又提醒了一句,“唐刀的事,尽快。你该知道,若非棘手,我也不会告诉你是谁要那支唐刀,这事没有余地。”

吴锡浦几个人刚下楼,陈斯珩便向小姑娘轻声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小姑娘没有回答,只说道:“我们现在就走吧。”

“去哪儿?”陈斯珩问,“真有个张先生?”

小姑娘点了点头,“我以后就叫徐秋怡,在张家做佣人。”

陈斯珩不免好奇,这小姑娘恰逢此时回来解围,背后到底是谁的安排,以她自己显然是想不到这一步的。且她冒着风险回来,又安排得如此周全,从买早点的说辞到接下来的去处,解了自己的后顾之忧。这么短的时间,显然不是凭她自己就能做到的。

陈斯珩与她吃过早餐,又向她问了有关那位张先生的住址,这才带着她出了门,在马路边叫了两辆黄包车。

陈斯珩猜测附近或许还有吴锡浦的人在监视,于是朝车夫刻意清亮的一声,“法租界赵主教路。”

黄包车一路到了赵主教路的路口,陈斯珩便让车夫把车停下,下了车、付了钱,拉着小姑娘并肩走了一段。此间还不时低头一阵私语,叫人看着不无亲近。就这样一面说着,一面数着道旁的门牌号去到一幢洋房的院门外。

陈斯珩摁了一下门柱上的门铃,不多时,一个看上去年逾六旬的老者从楼门里走了出来,背略微有些弯,向前勾着脑袋。

老者隔着镂空的铁门问了声,“请问两位有何贵干?”

陈斯珩客气的回道:“我与张先生约好了,今天送我表妹过来张公馆做事。”

“两位请稍等。”老者转身穿过庭院进了楼门。

不多时,先前的老者又回转来,一声,“让两位久等了。”一面说着,一面将一扇铁门推开,朝陈斯珩细看了一眼,问道:“这位想必是陈先生。”

陈斯珩微一点头,客气的回了一声,“你好。”接着又介绍起身边的小姑娘,“这是我家表妹。”

老者于是又向小姑娘笑着问道:“你就是徐秋怡吧。”说这话时,声音格外的清亮。

小姑娘鞠了一躬,答了声,“是的,伯伯好。”

“你好。”老者浅浅一笑,一声,“两位请跟我来吧。”

陈斯珩推辞道:“我就不打扰了,往后,我这表妹还劳您多加管教。”

“陈先生放心。”老者点头一笑,“那我就不远送了。”

“留步。”陈斯珩又与小姑娘嘱咐了几句常理之中的话,这才又向老者道了一声,“告辞。”

陈斯珩沿着来路走了没多远,余光便瞥见马路对面的树荫下一个抽着香烟的人。

他只装做没察觉,朝着马路一头走了没多远,才又回头假装望了一眼张公馆,这时瞥见方才那树下的人朝着路的另一头走了。

陈斯珩心想,那多半是吴锡浦派人一路跟了来的,不免庆幸这一路没漏出什么破绽。想到此,心里总算是放松了几分,脚步轻快的走去路口,叫了一辆路边的黄包车。

可让这车夫拉了一段,陈斯珩便发现走错了路,不免提醒了一句,“路走错了。”

车夫却自信满满的回到:“不会错的,这条路近。”

“哪条路近哪条路远我还分不清楚吗?”

“您只管放心,保证把您送到。”车夫早就是自信的打着包票。

陈斯珩不免觉着这车夫有些反常,照理、这些车夫对每条马路都是烂熟于心的,不大可能走错路。即便他真是个新手,那也不该这般自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