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入陕
陕西,米脂县,李自成正在高高兴兴的往家里赶。
自从朱由检下令驿站改革之后,驿站通过有偿的运送货物、书信,有偿的提供食宿等,驿站已经达到收支平衡了,甚至还有不少的盈利,连带着他们这些驿卒的饷钱,也能按时发放,偶尔客人高兴了,还能得到一些赏钱。
李自成这么高兴,就是因为今天客人给了他赏钱。
原来,李自成去黄财主家送信,黄财主打开信一看,是他在外地做生意的儿子生了个大胖小子,特意给他报喜。
黄财主高兴坏了,一激动,就赏给了前来送信的李自成三两银子。
李自成接过三两银子的赏钱,比黄财主还激动呢。
这不,李自成拿着三两银子,也不回驿站了,直接就兴冲冲的往家里赶。
此刻,他的心里都想象得出,自己把这三两银子往自己妻子韩金儿面前一递,韩金儿高兴的还不得把自己扑倒在床呀。
边走,李自成还边琢磨呢,最近世道不太平,不少地方都有乱民造反,有了这笔钱,先把家里的院墙加固加固,再买一条大狼狗看家,以防不测。
同时,李自成还在埋怨呢,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造什么反呀。
可是,很快,李自成就要成为自己所埋怨的那种人了。
李自成走到家门口,发现大门紧闭,用手推了推,里面插着门呢。
李自成眉头紧锁,心道不好,大白天的锁门,肯定没干什么好事。
李自成早年间也练过几天拳脚,身法还算不错,直接就从院墙上翻了进去。
来到院里,走到窗户边,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一男一女正衣衫不整躺在床上,那个女的,是自己的妻子韩金儿,而那个男的,李自成敢打包票,绝对不是自己。
他仔细一看,原来是是同村的盖虎。
幸亏今天自己是提前回来了,要不然还发现不了呢。
头顶青青草原,但凡是个男的都忍不了呀。
李自成顿时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抬腿,猛的一脚就朝屋门踹去,可是,屋里面也插着门呢,李自成这一脚没有踹开,反而是惊动了里面的人。
盖虎吓得六神无主,猛的从床上坐了起来,“该不会是李自成回来了吧。”
韩金儿倒是不慌不忙,“不应该呀,这次没到回家的时辰呢。”
“算了,你还是快点躲起来吧。”
盖虎看了看四周,李自成家徒四壁,家里什么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躲哪呀?
最后,盖虎急中生智,躲进了水缸里,虽然里面还有水呢,可是,盖虎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就跳了进去,韩金儿立刻就拿盖子挡了上去。
这个时候,李自成正好踹开门气冲冲的走了进来,他环顾四周,愤怒的朝着韩金儿问道:“人呢?”
“人?你,我,两个人不是都在这站着呢,哪还有什么人啊?”
可是,韩金儿的眼神,下意识的就往水缸上瞟,李自成顿时就明白了。
他直接掀起盖子,正好与做贼心虚的盖虎四目相对。
盖虎有些尴尬,擦了擦头上的水,心虚的说道:“兄,兄弟,哥哥我路过你家,口渴的厉害,就进来讨碗水喝。”
“现在水喝完了,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韩金儿也在一旁附和道:“对,没错,盖虎大哥他就是进来喝点水。”
李自成想着自己得了赏钱,第一时间就准备回家给韩金儿呢,没想到却遇到了这么个情况,眼珠子都红了,“喝水,他喝的到底是什么水,你当我不知道吗!”
李自成顺手就抄起了案板上的菜刀,二话不说,对着韩金儿和盖虎就下了家伙。
此时,李自成的侄子李过,路过李自成家,见大门紧闭,以为家里没人呢,可是突然听到屋子里有什么动静,李过认为可能是叔叔家里进贼了,从地上拿了块砖头,也翻进来了院子。
来到屋里,就看到李自成像发了疯似的用菜刀砍韩金儿,地上还有倒在血泊之中的盖虎李过顿时就明白了。
他拉住李自成,“叔,人已经死了。”
李自成这时候也发泄完了,那股精气神也没了,直接瘫坐在地上。
“叔,杀人偿命,你还一下子杀了两条人命,趁着没人发现,快跑吧。”
“跑,跑去哪呀?”
突然,李自成想到了自己的舅舅高迎祥。
…………
陕西,西安府,这座饱经风霜的千年古城,此时汇聚了大明王朝西北之地的文武高官。
三边总督孙传庭,端坐于上位,其下还端坐三个文官,一个是陕西巡抚洪承畴,一个是宁夏巡抚郑崇俭,还有一个是甘肃巡抚梅之焕。
武将则是站立于堂内,有陕西总兵杨麒,延绥总兵王承恩,宁夏总兵贺虎臣,临洮总兵王用予。
还有随孙传庭入陕的白袍营主将曹文诏,北府营主将董琦。
此时,大堂内静的可怕,除了众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再无其他。
就在刚刚,延绥巡抚岳和声
,被罢官夺职,开缺回籍。
陕西巡抚胡廷宴就更惨了,众目睽睽之下,直接被锦衣卫当堂打落乌纱帽,扒掉绯袍,然后押上囚车,押赴京师问罪。
最终,还是孙传庭率先开口,打破了宁静。
“诸位,本督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上任的兵部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洪承畴。”
“见过洪大人。”
洪承畴急忙起身,“诸位不必多礼。”
接着,孙传庭继续介绍道:“这位是白袍营主将曹文诏,这位是北府营主将董琦,此番奉皇命率军入陕,剿灭乱民。”
武将之间打招呼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西北诸位将领和曹文诏、董琦互相一抱拳,各道了一声“有礼”,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孙传庭目光严肃,无形之中带有一股肃杀之气,“本督此次奉陛下之命总督三边,为的就是解决西北乱民之事。”
“昔日之事,已然过去,不必再提。”
“自即刻起,望诸位与本督同心戮力,早日解决西北乱民,上不负皇恩,下不愧百姓。”
“谨遵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