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 第1115章 野人要塞

第1115章 野人要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怎么不说话。”

“咱们还是过去看看吧!要塞环境太过复杂,炮兵也是刚刚就位,我担心他们会有什么疏忽。”

“那就坐稳了……”

虎式直升机一个急转,调头就朝茫茫山林飞去。

如果说土司杨家是在野人山西路,那么野人要塞就是在野人山的东路了。

之前杨锋修筑的坚固掩体,安装的大口径机枪,按理说对付日军步兵是绰绰有余,无奈三王山的弟兄们运气不好,偏偏遇上了林间大雾。

结果日军都摸到眼皮底下了,这才被发现,打起来就自然吃了小亏。

当杨锋和虎式风驰电掣的赶到,主掩体中的14.5口径机枪正在点射,威力惊人的子弹所过之处,大大小小的树木是纷纷栽倒,看着简直就跟伐木一样。

“一个中队而已,这也算是大股?”

“……”

“要不要帮帮忙?”

“不用,叫他们自己应付,不然下次咱们赶不过来怎么办?”

“你小子说了算……”

为了避免影响战斗的进程。

虎式直升机还爬升了高度,然后就看着反斜面的炮兵阵地上,120mm重迫加入了战斗。

“嗵嗵嗵、嗖……轰……”

一时间日军躲藏的树林中,一团一团巨大的硝烟是冲天而起。

面对如此夸张的火力,大雾中的日军开始撤退了,结果三王山保安团的机枪手也慢慢的学聪明了,对着日军主要的撤退路线就是一阵封锁一阵覆盖。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震撼的枪声在山林中回荡。

方圆数公里之内,所有的飞禽走兽、蛇虫鼠蚁全部跑光了。

日军的血肉之躯在这种机枪面前,那就跟一片树叶差不多,不要说是直接命中,就算是不小心蹭上一下,那都是肢体撕裂的结果。

不过这场大雾太讨厌了。

最后还是有十多名日军侥幸逃脱,成功跑到了要塞机枪的射程之外。

可杨锋却在红外扫描装置上看的清楚,大批土人迅速就从四面八方围了上去,相信在不久之后,这些敌人的脑袋就会变成盐和烈酒。

来都来了,杨锋索性机降到地面,进而就出现在了弟兄们面前。

大家冷不丁看到杨锋,那肯定是又惊又喜。

不过等杨锋黑着脸,几乎把所有人都教训一通后,众人就全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干活!

只有好好的干活才能确保要塞下次遭到攻击,在更多日军的围困下击败他们,最低限度也要能坚持到增援抵达。

清理要塞附近的植被,好为射手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

重新研究巡逻路线,尤其是恶劣天气的巡逻细则,争取更早的发现敌情。

在警戒区域内设置发声装置,绊索连接信号弹。

还有在要塞的火力的火力死角埋下地雷和诱杀陷阱。

用强化训练的方式提高炮兵的反应速度,将炮弹的落点区域更为细化……

杨锋仅仅在要塞停留了一天,但是已经把这一个营的弟兄,操练的是欲仙欲死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杨锋还是悄悄兑换了几个传感器,神不知鬼不觉的扔到了树林中,这样有人路过,要塞内就会发出刺耳的警报。

当然这一道就是最后的防线了,日军如果真的摸到这里,那也就说明野人要塞的所有驻扎人员统统都不称职……

“旅座,前两天那些土人又来了,按照您的命令,我们给他们换了一批盐,可是……”

“怎么了?”

“可是他们拿来的人头都有一百多颗了,那鬼东西又脏又臭的,实在没地方放了。”

“那就扔远点。”

“不行啊,我们都试过了,你前脚刚扔掉,后脚那些土人就给捡回来了,还笑嘻嘻的跟你再要一遍食盐。”

“……”

杨锋的确没有想到,这土人、野人居然也有如此狡猾的一面。

气的他直想笑。

“这样吧,你们找个山洞,或者是干脆挖个土坑,土人送来你们就往里扔,扔一段时间就垫上土,千万别小看这些土人,有他们在树林中狩猎日军,可以给敌人以巨大的心理压力。”

“是……”

再次留下大批的物资、补给、食盐后,杨锋就离开了,他已经在禅国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必须要回川地了,再说那边的烫手山芋还在等着他那……

告诉大巫医,叫她安心发展赛锋城,争取早日开垦足够的农田,好实现自给自足后,杨锋就回到了三王山。

结果周青云、黄有为、八爷他们每个人报告的都是好消息。

农田外迁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六成,谁叫杨锋给的那么多,剩下还没走的,大多都在等这茬作物成熟。

以新村为核心,按照新的规划,一座崭新的城市正在拔地而起,所有老的建筑队都一分为二,补充人员后日夜不停的修建房屋和工厂。

这一次大家更是把污水道和自来水管之类的基础设施大升级,相信新的房屋将会更加舒适宜居。

至于三王山的各种工厂,最近可是又新建了不少。

尤其是自行车厂,一批一批产品不是外运就是在本地消化,不少保安团的弟兄、工厂老师傅都骑上了自行车,一个个神气活现的穿街过市。

再有就是卡车厂也表现不错,再次提高产量之后,几乎已经替代了牛车,穿梭往复的运送各种商品与物资,美中不足的就是烧油烧的杨锋肉痛。

还有从禅国逃难过来的侨民和难民,差不多有3成留在了赛锋,有一成转移去了锦城,剩下的基本都留在了钢城和三王山。

这十几万高素质人口,无数的小商人、小作坊主,当然还有他们携带的资金、拥有的技术,无疑是给三王山的经济又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至于那些语言不通的禅国难民,三王山也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愿意种地的去种地。

愿意做工的去做工。

关键是哪些小孩子,一律免费识字,并且是跟三王山居民的待遇一样,去上学就每天提供一顿饭,帮助他们的家庭是省了大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