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 第171章 持续召唤 关羽兵败之谜

第171章 持续召唤 关羽兵败之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杨逸终于发现了三国世界“设定初始境界”的秘密。

“三国世界”主要依据还是个人的天赋,但还参考了前世的声望和战绩。

所以那些“早卒”或者“阵亡”于战场三国英豪的境界多少都会遭到压制。

至于那些声名不显的三国英豪境遇则是更差。

不过“出世”之后,还是更加讲求个人的天赋和机遇。

夏侯渊就是最好的例子。

原本他根本不属于武将的第一梯队,甚至连进入第二梯队都难。

但现在已经是武圣武者,并且手握雷击木,丝毫不比原本第一梯队的英豪逊色。孙策,字伯符,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

然皆轻佻果躁,殒身致败。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武圣前期境界。

“拜见陛下。”

“伯符请起。”

孙策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都愿意为他效死。

他又能严申军令,不得掳掠民间财物,因而受到百姓的欢迎。

杨逸其实十分喜欢孙策。

不论孙策本人还是其他出世的英豪对他都是百分百忠诚,因此根本不用担心反叛的问题。

哪怕就是刘备和孙权出世,同样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只是他不太喜欢“孙仲谋”罢了。

相比孙策的英姿雄伟,孙权的“玩弄人心”让人颇为不喜。

并且还颇有些忘恩负义。

东吴建立后,孙权只是将孙策追封为王爵,有意否定他奠基者的地位,让人不禁齿冷。

陈群,字长文,三国时期着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

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

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

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陈、徐、卫、卢,久居斯位,矫、宣刚断骨鲠,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追观陈群之议,栈潜之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武帝中期境界。

“拜见陛下。”

“长文请起。”

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的“九品中正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启了世家大族垄断朝政的时代。

不仅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也使得中华文明史进入一段至暗时刻。

估计就连陈群本人都没有想到,他会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麋竺,字子仲,三国时期刘备帐下重臣。

麋竺雍容风仪,见礼于世。

武皇前期境界。

“拜见陛下。”

“子仲请起。”

麋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但不擅长谋略。

刘备一直待他以上宾之礼,从未试过让他统御军队。

但刘备对他赏赐丰厚,倍加宠信,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最后因为其弟糜芳背叛,羞惭而死。

其实关于这一点也是杨逸最为不解的地方,也可以称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谜团之一。

糜芳为何背叛?

他贵为刘备的“小舅子”,深受宠信。

关羽能将江陵城交给他,说明了他在荆州军中的地位。

杨逸不相信只是因为关羽在公开场合责备了他几句,糜芳就怀恨在心,然后“背刺”关羽,导致蜀汉大败。

这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成熟一点的普通人都不会如此冲动。

何况糜芳还是坐镇一方的蜀汉重臣,怎么可能为了言语上的冲突,便做出惊天之举。

杨逸也不太同意他被东吴收买的观点。

东吴不可能给糜芳类似于蜀汉的地位,更加不用提比刘备更加重用他。

糜竺、糜芳兄弟在刘备最为落魄的时候,便陪伴在其左右。

不仅倾尽家财支持,还将妹妹许配给他。

当初曹操也曾经以高官厚禄拉拢过两人,都

被他们拒绝,坚定表示跟随刘备的决心。

所以糜芳应该不缺“忠心”。

如果说离开兄长的影响,他就会轻易接受东吴的蛊惑,这也不合常理。

糜芳要是如此“天真”,刘备不可能将其外放,并且还是镇守江陵城这种战略要地。

要知道糜芳归顺东吴后,似乎就消失了一般,史料再也没有太多记载。

说明他并没有进入东吴的高层。

不缺忠心,在蜀汉地位显赫,深受信任,归降东吴并没有受到重用,那么糜芳为何要投降?

当时荆州军只是遭受挫折,并不是溃败,如果不是因为糜芳献了江陵城,最后的结果还很难说。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背刺”,才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对于糜芳投降东吴,杨逸曾经翻看了许多史料,其中的一段颇为有趣。

糜芳献城投降,吕蒙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入城,而是在城外营寨开始大肆庆功。拿下江陵城,意味着将荆州军的家眷握在手中,尚在前线关羽的结局已经可以预见。

就在此时虞翻劝谏吕蒙。

“糜芳是真心归降,但城中军民未必是,将军还是尽早入城为好。”

杨逸每次读到这里都会感到疑惑不解,为何东吴上下都如此信任糜芳,不仅是虞翻,吕蒙亦是如此。

他们从来都没有怀疑过糜芳会“诈降”,要知道对方可是刘备的“小舅子”,也属于蜀汉的外戚。

怎么就这么信任糜芳?

更为讽刺的是,城中的军民还真的瞒着糜芳,准备伏击东吴军队。

综合分析之后,杨逸认为糜芳投降东吴的真相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他本身就是“东吴的人”,早在赤壁之战甚至更早之前,糜芳就已经暗中投效东吴。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美人计”,东吴针对糜芳的喜好设定的圈套。

这也完美解释了为何他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不见现身东吴朝堂,很有可能就是携美隐居。

只是坑苦了兄长糜竺。

事发之后,刘备并没有责怪糜竺,并且恩宠不减。

糜竺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竟然为了此事“羞惭而死”。

就是不清楚身在东吴的糜芳会不会为此感到良心不安。

其实三国时期有着许多难解的谜团,这不过是其中之一。

杨逸是众人的主公,但是这些“伤心往事”也不好当面询问,只好寻找机会再一探究竟。

对于他这样的“三国史发烧友”也是种折磨。

张翼,字伯恭,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蜀汉小五虎之一,东汉司空张皓玄孙,西晋广汉太守张微之父。

张翼在历史上最为着名的举动就是反对姜维北伐。

其实他治军、治理地方要强于行军打仗。

武皇中期境界。

“拜见陛下。”

“伯恭请起。”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小五虎之一,马超的从弟。

马岱最为着名的就是斩杀魏延,不管原因如何,都在客观上挽救了蜀汉,避免其陷入内战之中。

武皇后期境界。

“拜见陛下。”

“马将军请起。”

杨逸曾经询问过魏延,前世被杀,最痛恨的人是谁?

当时魏延就斩钉截铁的回答是“杨仪”。

相比统兵作战的武将,他们都更加厌恶玩弄权术的文臣。

自从“证道长生”这个宏伟目标出现之后,这些个人恩怨早就已经不被三国英豪放在眼里。

满宠,字伯宁,三国时期魏国重臣、将领。

满宠立志刚毅,勇而有谋。

武帝前期境界。

“拜见陛下。”

“伯宁请起。”

满宠也是曹魏的四朝元老,于多场大战当中立有功勋。

他一直驻守在边境,直到年老体弱方才返回朝中出任太尉一职。

可谓是为曹魏政权戎马一生。

田豫,字国让,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豫清俭约素。

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只是官居一州,未能其用也。

武帝前期境界。

“拜见陛下。”

“国让请起。”

田豫早从刘备,后从公孙瓒,在公孙瓒灭亡后,方才投效曹操。

田豫也是被忽视的名将。

他镇守北疆多年,塞北诸族无不臣服,闻其名而不敢有任何反抗心思。

只能说三国时期名将太多,掩盖了类似毋丘俭、田豫这类边疆将领的名气。

幸好九重天世界重新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朱然,原名施然,字义封,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因此改姓为“朱”。

然长不盈七尺 ,气候分明,内行修絜,其所文采,惟施军器,馀皆质素。

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

武皇后期境界。

“拜见陛下。”

“义封请起。”

朱然最出名的战役就是坚守江陵城六个月,让曹休、曹真、张合等曹魏将领无功而返,他也因此“威震敌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