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回东京
当知道这个少年就是沈括时候,张信心中各种好想法都崩了出来。
主要张信是理论派,实践能力太差,现在还没折腾出一些高科技产品还是手下没有科技人才,现在小沈括来了那就不一样。
樊楼
当沈括得知自己面前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是张信时候,他整个人都激动了。。。
当今天下学子心中的偶像就是张信,年纪小小就中了探花,之后无论政绩还是军功都是无可挑剔的,唯一一个赢得官家请来升官也是他研发出来新药救了小公主,而这个新药也被张信推入市场,救了不少因为炎热之症受折磨的病人,为此张信在民间的声誉还是不错的。
张信:我看沈老弟对于这格物之道非常有兴趣,可愿意来我身边做事,帮我把格物之道发扬光大。
沈括:这一道原来叫格物啊。小弟愿意,小弟愿意
张信:那我你先到我身边做个幕僚,学习政务,学习格物之道。
沈括:敢不从命。。。。
张信:那你说说你现在懂些啥。
沈括:小弟自幼体弱,加上有家传药学书籍《博济方》,就一直钻研医学;借居苏州母舅家,从舅舅许洞的著作与藏书中得益甚多,对军事也产生强烈的兴趣;家兄沈披现为宣州宁国县主簿对于治水颇有心得,小弟也跟着学了不少。其他天文、历法、练铁等等都有涉猎。
张信:听着不错啊,这样吧。。。日常你跟着我的录事参军公孙策学习,其他时候跟我。一年后看你能力,我给你谋个好出身。
沈括:多谢兄长了。
张信:行了,你有没有地方住?没有的话住我家去。
沈括:多谢兄长,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在东京城内还有个宅子,仆人七八人。
张信:行吧,以后来我家找我,可以直接找张和或者志村。。。
说完就把两个手下叫来给沈括认识,同时还给了一个腰牌给沈括。
大年三十,张家在后院准备了十桌酒席,其中有5桌是流水席,一桌吃完就换其他值班的人来吃。
而主桌这边基本就是张家的家人、主要的家将、管家等人。
而志村等人没有春节习惯,于是干脆替其他人守起了门户。
年夜饭吃的虽然看着热闹,但张信一点都不开心,更多还是高滔滔的事情闹得,他向官家请求退婚再次被拒,并定下来了正月十五成婚。
这天晚上高家人也过得不是很开心,皇后派来了贴身的周嬷嬷对高家人申饬。
周嬷嬷:皇后娘娘说了,大姑娘之前不顾礼教和外男私会,之后又偷偷跑到大名府做个丫鬟,就想问问,高家怎么教育女儿的,如果不会教育,那就和离吧,曹家可不想被这样人家拖累。
高滔滔母亲,曹氏听了后非常恐慌,自己只是皇后的堂姐,还不是那种非常嫡亲的堂姐,不然自己怎么会嫁给一个如此小官高遵甫。。现在好不容易自己家与张家联姻。。。并且张信哪哪都挑不出毛病,人还是上到官家、下到百姓都想抢的好儿郎,可就是自己女儿一点都看不上。
周嬷嬷看着五嫁人,要么和离,当然还有最合适你家的方法,曹氏逐出族谱,以后婚丧嫁娶和曹家没关系。景林(曹国舅曹佾)有一女曹琳今年15,一直养在乡下性子野了一点,但张学士貌似就喜欢这样的,清源郡主(李氏)见过人了也觉得不错是张学士会喜欢的。而且曹琳也心幕学士很久,现在只要大姑娘点头,明儿就有人替你出嫁了。
高滔滔这时候也非常犹豫,他之前不喜欢张信除了心中有赵宗实,还有就是张信做事不那么循规蹈矩,还有就是容易招姑娘喜欢。
可到了大名府潜伏的那两个月她发现,张信平时政务全让下属去干,自己总是弄什么盐啊、铁啊、养马、养牛、养猪,再不然就是去一个叫水泥的作坊弄水泥,甚至还亲自拉石碾来压实水泥做的路,现在已经修了十几里从作坊到元城县西门。
很多用过水泥路的人都觉得道路平整,也不怕下雨道路泥泞,就是路太好了,马车跑的太快,出了好几次交通事故。。现在已经招了几个交通衙役专门控制。在大的十字路口就有交通衙役,他们用红旗、绿旗表示通信和停车等待,旗帜搞搞举着,行人远远就能看到,但凡有人闯过去,100文钱罚款,如此重的罚款,很多人就开始遵守起来了交通秩序
而张信在城外用水泥没有大肆修道路而是修起了河堤。同时张信学习后世的长江洪水泄洪区和分流区的概念。于是在附近的卫河、漳河修了不少水坝,黄河主河道水位高于支流河水位时,为了防止洪水倒灌,泄洪区内的支流通常不会放水。这是因为泄洪会降低当地的水位,使得黄河主河道的水更容易流向支流,导致洪水泛滥。。
同时也在附近乡镇挖了不少水塘、深坑与河流联通,平时蓄水作为灌溉之用,洪水季节排空,用来分流一部分洪水压力。同时还能沉淀水里的泥沙。
张信经常一身泥泞就在一旁的窝棚里睡觉,门口只有志村在内四五个护卫。。。
而张信平时吃的也和百姓一样,6个馒头,一碗胡辣汤,吃完睡觉,然后起来去工地、田间
就这么一年张信晒的特别黑,如果不是个子高
大,还真会认为是一个乡下汉子。
也是因为这样,张信回京时候,满朝大臣都有点吃惊,张信之前是一个白胖子跟很多纨绔子弟一样的感觉。
可这回胖还是胖,却变得特别黑。
赵祯:张信,你怎么变这么黑了。
张信:臣考虑黄河经常发大水就带着百姓修河堤、修分流的水坝,没事就去田间、去工坊看看,于是晒黑了。
赵祯:好啊,诸位臣工看看,还有谁说张信每天做官无所事事,混吃等死。做官就要这样。。。来人啊,赏张信钱1000贯。
张信:谢官家。
正月初五,张信还是骑马带着家丁来到甄家纳娶甄洛,这时候张信并没有用轿子,而是根据欧洲的四轮马车改出了四轮婚车,外面全是大红色,而马匹也选了4匹白马拉车,这整体气势比八抬大轿也不逞多让。
只是到了洛川侯府门口,张信还是一样踢轿门。。。
可到了大门口时候,却发现大门敞开,要知道只有迎娶正妻才开大门,妾室都是从小门进。
只是张家现在张信说一不二,老爹的话都不当回事。同时张信也说了既然高家不给脸,那么后面把妾室扶正又不是不可以。
于是众人诧异眼中甄洛从大门入
拜完父母,吃完酒席张信就进了房。。。
在房中,甄洛已经羞红双颊说了一口:官人。。。
第二天张信直到中午才起来,可起来后被家将送到了附近的医馆找推拿圣手林大夫给张信做推拿按摩。
林大夫:小侯爷这是新婚燕尔,操劳过度啊。
张信:没办法,我家这个小娘太美太妖娆,不免多来了几次。
林大夫:老儿懂得这番滋味,只是您虽然年轻但也要节制,听闻过几天还有一个妾室入门,你这吃的消吗。
张信:放心,另一个还小,不经征伐,应该没那么累。
林大夫:我这有几幅药,你这两天喝着,到时候不会让你再如今日这般。
走出医馆时候张信发现腰腿已经没那么疼了,准备去樊楼吃饭。。可刚拐弯出来,就有一个丫鬟拦住张信说了几句话。。。
于是在不远一个小巷子里,巷口是志村几人把守,里面一个女子戴着幕篱遮住面容和身材。。
可声音一出来,张信就知道这是王若与。
王若与:张信哥哥。。我。。早知道那高滔滔如此羞辱哥哥。。
张信:你知道的,本来对于那高滔滔我就不怎么喜欢,可是家里安排能怎样,皇后娘娘命令又能怎样。只是谁知道我纳妾了却没正妻。
王若与:可惜,我已经嫁做他人妇。。。
说完王若与一把抱住张信索吻。。。
于是巷子里春光乍泄,一番云雨后。。。张信穿着衣服突然问:你那儿子。。
王若与悄悄说:算算时辰应该是你的,只是孩子长得像我,看不出你的样子。后面孩子大了找个机会拜你做义父,这样也算认了爹。
张信:这还不把老康气死啊。
王若与:你个冤家,我都嫁与康海丰了,你还和我那样,这不更加气死他啊。
张信:那有空你多来气气他,再给他生几个娃。
一双奸夫淫妇又纠缠一阵子后,张信神清气爽的去了樊楼。
在吃饭时候,志村说:主公,你这样是不是有违道德。
张信:你记着,你这人没道德就不会有什么违背道德的事。
志村突然沉默了说:这。。。和我的教导有点违背,可大和很多地头、领主也经常与家臣的妻子私会。
张信:知道就好,跟我说说你们大和国的事情呗,还有你的真实情况。
志村一听跪下说:主公,其实当初我说了谎,我不是战败逃过来的。。我本来姓平,我父亲叫平忠常,他与朝廷的人发生冲突起义了,后来碍于朝廷压力选择招安,可还没到京都就被朝廷的人谋杀,我当时年幼,几个叔叔和兄长在上总、下总、武藏等地开始没命向朝廷表示忠诚。
后来我们清缴另一伙叛贼时候家族士兵死伤惨重就是攻不下来,后来我寻找到对方水源下毒,才攻下对方城堡。。。
张信:这是好事,你应该受到嘉奖。
可我叔叔千叶政通说我这是违背了武士道精神是盗贼做法,禀报朝廷,要处斩我。。。。后来我这些家臣兄弟救了我,送我去了海外。我们本来想来大宋可一路飘着去了高丽,又想从高丽偷渡到契丹时候被抓了。
张信:你们国家的武士道真有点。。。脱了裤子放屁的味道啊,这不就是春秋战法吗。。。。。不过没关系,以后你是我的家臣跟着我混。你可以改回你以前的名字了。
志村大藏:志村大藏是我舅舅的名字,我一直借用。。现在作为您的家臣,我希望用您名字的信,我要叫平信常
张信:行吧。。。准了。
平信常:还有我的这些兄弟有很多都没有姓氏,我看大宋人都有姓氏,连奴仆小厮都有,而日本是主人才能赐予姓氏。。我想。
张信:就这个啊。我想想啊,你们来自大和,都是武藏关东。。。那就都姓北条吧
平信常:多谢主公。
张信:今天的事情你们懂得啊。
平信常:是不能把您出来吃饭的事情说出去吗?今天
只有出来吃饭一个事情啊,对了还有去看大夫,这两个事情甄小娘不会怪罪吧。
张信:不错,不错懂事啊,我该给你娶个老婆了。
初七张信纳沈明兰
小姑娘这时候还没长成,夫妻之事才那么一下,她就受不了。明兰的陪嫁丫头却是从张信家里重新出去的小蝶。
当年张信带小蝶回东京后,更多是作为家中女使管家用,直到明兰出嫁前才重新和明兰见面。。。
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大张信5岁多的小蝶成了明兰陪嫁丫头。。。
于是计划不累的张信,晚上去了小蝶房间,累到下午才起来。。。
这下林大夫那边没去,而是亲自过来。。。
林大夫:不是说了不要那么操劳吗,而且我看了你那新的小娘也没多受征伐啊。
张信:她没上,她请了外援,她的通房丫头上了。。。
林大夫想了想:是不是外面那个女使?我看她走路有问题,没有那处去想。
张信:哎,只有累死的牛啊,小蝶这身子骨太好了吧。
初十,张家来了很多人。。。
只是这些都是张少贤带进来了。
他们看到张信纷纷下跪:拜见叔、兄长、爷爷。。。
张少贤:这是清河老家来的人,你要做大事了,需要自己的班子,老家人最合适你,李家的人要十五之后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