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北伐,曹操的反击!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哪怕有兵粮丸这种神器在,百万级别的大军,对后勤的依赖性依然极强。
王允、荀彧两人分别坐镇长安、洛京,秦霄还将商鞅调了回来,在沛国坐镇,同样负责一处重要的后勤据点。
马超的凉州军由于路途遥远的缘故,先行一步出发,从大散关外出关,绕道北上。
在出关三日之后,便主动与后方断了联系。
不是说做不到,而是少量斥候孤身在茫茫草原上,既容易迷失方向,也有各种各样的危险。
派一百名斥候,或许能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将信件送达,就已经算是运气好了。
反而,有可能因为斥候出事,而泄露了情报。
这种情况下,其实主动断开联系,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个出发的是秦霄亲自坐镇的中军主力。
四十万大军从许县出发,沿陈留方向进入兖州,又从一处叫做“白马”的地方向北而上。
白马这个地方,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官渡之战初期一个比较重要的战场。
关羽就是在这里斩了袁绍麾下大将颜良。
原本在官渡之战,袁绍大军从北方南下,曹操以弱势兵力抵挡。
如今,依旧还是在这个地方,曹操依旧以绝对弱势的兵力抵挡。
但进攻方却从袁绍换成了秦霄,攻守的方向也互换了一下,曹操占据的是北方,大军由南而来。
白马这个位置其实非常有利于防守,虽是平原,却有大河阻挡。
若是曹操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这里,短时间内抵挡住秦霄的中军主力,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当然,也仅仅只能做到抵挡。
以岳飞的指挥风格,只求一个“稳”字,几乎不会犯下任何错误,给曹操以少胜多的机会。
若是将大军集结在卫河一带,即便能够阻挡住秦霄的中军主力,对于剩下的两支大军,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曹操并不傻,没有选择这个看上去美好,实际上是慢性死亡的防御方式。
在这种绝对劣势的局面下,曹操依旧尝试想要摆脱困境,将秦霄的部队分而歼之。
在平定了北方之后,曹操拥有两支人数不多,但极为精锐的部队。
分别是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以及原本属于袁绍麾下,由麴义统领的先登死士。
这两支部队人数不多,分别只有三千人和八百人,但都达到了七阶。
尤其是前者,三千七阶骑兵,若是有一个适合发挥的环境,能造成的破坏力是相当恐怖的。
为了最大化发挥白马义从的战斗力,曹操甚至冒着巨大的风险,将这支部队交给了吕布来统领。
他不是不知道吕布此人的危险性,但秦霄的威胁却是要更大。
至于吕布是否会反咬一口,那也得先打败秦霄,或者至少要让秦霄的攻势暂缓下来之后,才有机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直面百万级别的大军,将近十倍的兵力差距,被动防守是坐以待毙。
曹操选择放弃了外围绝大多数城池,将一些不重要的炮灰部队丢进去,坚壁清野,拖延秦霄大军行军的速度,用战略纵深换取时间。
然后集结优势兵力,优先攻击其中的一路敌人。
他选择的是孙坚这一路。
原因也很简单,孙坚看起来比较“好欺负”。
全部是步卒,兵力又少,也没有太多“名将”。
——这里的“名将”,是以已经获得的战绩来计算的。
曹操又不可能像秦霄这样看到未来,没有先知先觉的优势,自然不可能知道孙坚手下的一批“江东党”在未来会有多强。
虽然太史慈、吕蒙都因为蝴蝶效应的缘故而跑到了曹操麾下,甘宁也被秦霄分配给了张辽,但孙坚麾下仍有黄盖、孙策、周瑜、周泰等大将,战力并不弱。
尤其是周瑜,文臣、谋士、统帅三大职业都达到了SS级以上,除去还没有成长起来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之外,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杰了。
要说有什么缺点,可能就是他更偏向于“儒帅”,个人武力方面是比较明显的短板。
不过,曹操一方也丝毫不弱。
曹老板本人就是一个马背上杀出来的王者,再加上手下张郃、麹义、太史慈、吕蒙、典韦、徐晃、乐进、于禁、颜良、文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彰等等,除了兵力略差之外,在将领方面,至少和单独的【忠勇军】比起来,不但丝毫不逊色,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
在【忠勇军】进入青州之后,立即遭到了曹操的阻截。
虽然总兵力只有不足十万之数,但将领的数量上却有优势,差不多每五千人,就有一名至少达到了S级的武将或统帅率领。
孙坚虽然兵力占优,顶尖将领的个人能力也不差,但高阶将领的数量却是差了不少,绝大多数千夫长,甚至是一部分的万夫长,都是A级甚至更低级别的将领凑数。
在这个高武世界里,高阶武将、统帅的个人能力,足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
再加上曹老板亲自领兵出战,竟是将孙坚的先头部队给击退。
饶是周瑜足够小心,提前做出了防备,也没能想到曹操居然胆大到孤注一掷,将所有筹码都压在了青州战场。
双方第一场战斗在平昌(青州阳城郡境内)附近爆发。
在张郃、颜良、文丑、麹义四人的突袭下,【忠勇军】两万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只有孙策带着千余人的残兵败将逃了出来。
小霸王孙策,个人武力确实是不差,但战略眼光就不太行了。
曹操采纳了许攸的策略,设下陷阱伏击,果然一举建功。
一战损失两万人,这对【忠勇军】的士气打击不小,但并未改变既定的策略。
即便损失了两万人马,单单【忠勇军】一路,兵力仍在曹军之上。
更不要说还有其它三路大军也在分兵朝着冀州城开进。
曹操这一战,唯一的战果,仅仅只是让周瑜说服孙坚,放缓了大军开进的速度,没有立即攻略青州各地,更没有转向西进,而是在青州阳城郡内停下脚步,摆出一副要将曹军拖在这里的姿态。
这场战争的局势其实非常明朗,从一开始,时间就站在秦霄这一边。
曹操或许可以放弃外围的绝大多数城池,但绝不会无休止地退让。
一旦让秦霄的几路大军兵临冀州城下,成功汇合,可以说曹操的败局就已经注定。
在那之前,曹操必须至少击溃其中的一路大军,振奋己方士气。
然后迅速回援,依托冀州附近众多城池,与秦霄周旋。
这是唯一的生路。
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
若是真的被曹操做成了,足以称得上人类战争史上一场伟大的奇迹。
奇迹若是总能成功,也就不叫奇迹了。
对于曹操来说,时间是有限的。
想要完成这一场“奇迹”,就必须在一个月内击溃孙坚的【忠勇军】,否则就只能退兵,另谋他路。
正是看出了这一点,周瑜才放缓了行军的步伐,做出一副就地牵制的姿态来。
这个举动,顿时让曹操有些进退两难。
真要被孙坚拖在这里的话,等到秦霄另外两路大军在冀州城下汇合,曹操这边即便能打赢,也会失去大本营,变成一支孤军。
而继续打?
对面都摆出防御的姿态了,运动战变成攻坚战,战斗的难度便会大大增加。
即便是打赢了,自身的伤亡也不会太低。
毕竟,曹军的兵力还是处于劣势方的。
在运动战中,或许能抓住机会,以极小的代价不断让敌军失血,从而扩大优势。
但在攻坚战中,就只能实打实的硬拼,别无他法。
若是真的在孙坚这就损失了大半兵力,还拿什么去抵抗秦霄剩下的那数十万大军?
这样的战斗,即便是打赢了,从整个大局上来说,也是输了。
只是一个“小伎俩”,就让曹操有些坐蜡。
这倒不是说周瑜的水平比曹操麾下的谋士加起来还要高。
虽然说周瑜确实很厉害,但主要是胜在综合能力强大,放到什么位置上都能用,属于全能型的人才。
单论谋士这方面,周瑜在整个三国时代,大致就是保五争三的水平。
比曹操手下的陈群、陈宫、郭图、许攸等人肯定是要强,但曹操麾下众多谋士群策群力,加起来也不至于比周瑜差太多。
之所以他的计划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主要还是在于大势。
大势在秦霄这边,周瑜只要做到六十分,就能达到八十分甚至九十分的效果。
而曹操一方的谋士,要做到一百二十分,才能达到六十分的效果。
此消彼长之下,周瑜自然更容易出彩。
不过,曹操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继续打!
困守冀州,是死路一条。
只有在冀州遭受到致命威胁之前,先一步解决一路,甚至是两路敌军,方才有一线生机。
至于这个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困阻,会有多大的困难,根本不必去想那么多。
遇到困难,就解决困难。
解决不了,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一败涂地,不会再坏到哪去了。
不愧是一代枭雄,曹老板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战争动员。
凭借强大的人格魅力,虽然局势极为艰难,但曹操麾下的大部分将领却是战意盎然,双眼通红,嗷嗷叫着要主动出战,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
这一波攻击,顿时将孙坚打得苦不堪言。
论能力,孙坚和【忠勇军】的其它将领其实一点都不弱。
但所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曹老板和他麾下这些人,就属于不要命的。
反正大概率是要输的,不如拼命博一条生路。
能杀出来就血赚,即便死在冲锋的路上,也不亏本。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能让麾下大多数将士都想明白,并且接受这个道理,就是靠着曹老板自身的能力了。
遇到这帮不要命的家伙,谁都要胆怯三分。
孙坚倒是没有一触即溃,但却也不好受,三战三败,损失了四万多人,仅仅只给敌人造成了不到两万的伤亡。
几场大战打下来,双方的人数居然诡异地持平了。
甚至于,直到这个时候,曹操还一直隐藏着他最强大的一支主力部队。
由吕布统领的三千白马义从。
孙坚一路进攻受挫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霄这边。
“看来这就是曹操破局的办法了。”
接到这个消息,秦霄并不意外。
曹操会选择提前狙击其中一路大军,这本来就在秦霄的计划之中。
在秦霄和郭嘉、贾诩、荀攸等人战前商讨时,针对曹操可能的计划做出了大量的猜测。
其中,提前狙击某一路大军,就属于可能性比较大的一种。
事实上,这并不难猜。
毕竟曹操手中可以打出来的牌太少了。
虽然能领兵的将领很多,但兵力就那么点,能做出来的部署,也就那么几种。
就算是想玩奇谋,没有足够的好牌可以打,也很难玩出花来。
“主公打算如何做?”
郭嘉很好奇地看向秦霄。
秦霄并未回答,而是看向郭嘉,反问道:“奉孝觉得呢?”
“单纯从利益出发,上策自然是舍弃【忠勇军】,命孙坚将军不惜代价拖住曹操主力,中路大军急速突进,尽快夺取并州、兖州、幽州之地,最后大军汇聚,以雷霆之势进兵青州,将曹操残部剿灭!”
郭嘉毫不犹豫说出了“最佳策略”。
单纯从数字、利益的角度出发,这确实是最好的策略。
以【忠勇军】将士的性命拖住曹操,为其余三路大军争取时间,在【忠勇军】败亡之前夺下三州之地。
最后,再集结大军进兵青州,围困曹操。
虽然会损失掉【忠勇军】的大部分将士,但却可以将曹操这个大敌消灭掉,无论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但郭嘉话题一转,又说道:“然而以主公的性格,想来不会抛弃忠心耿耿的臣子。既然单凭孙坚将军一人难以打的赢曹操,自然就只能派兵支援。”
相处了几年,郭嘉对秦霄的性格有足够的了解,知道秦霄不是那种会在关键时刻,为了利益抛弃手下的人。
曹操或许会这么选择,但秦霄不会。
这并不符合郭嘉对于“帝王”的理解。
在郭嘉看来,一个合格的帝王,就应该将一切都看成是数字,以纯粹的利益来对每一件事做出抉择。
无论会付出多少代价,只要最后的利益是最好的,就是值得的。
而秦霄的性格,在郭嘉看来,多少有点“妇人之仁”的意味。
然而,若是有的选择,谁又会不愿意在一个“仁慈”的主公手下做事呢?
如果秦霄能为了利益抛弃孙坚,日后有一天,会不会为了利益抛弃自己?
正是因为秦霄的“妇人之仁”,包括郭嘉在内,绝大多数文臣武将,反而更加对秦霄死心塌地。
因为他们知道,在秦霄手下,他们永远不需要担心被抛弃这个问题。
秦霄对郭嘉的判断不置可否,直接跳过“是否派兵支援”的问题,直接问道:“派谁去?”
“可调关羽、张飞二位将军,带十万骑兵火速支援。”
郭嘉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另派赵云将军,带陷阵营抄小道暗中跟随,以防万一。”
这一次出征,可以说是三国世界最后,也是唯一的一场“全面战争”级别的战事。
自然而然地,秦霄将全部的力量都发动了起来。
关羽、张飞这两人,自然也不会放过。
秦霄的第一军当中,能独当一面的人不多,岳飞肯定不能放走,秦霄自己也不可能离开,能带兵去支援孙坚的人自然就少了。
想来想去,其实若是不考虑信任方面的问题,关羽、张飞,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
至于信任……
刘备可还在自己手上呢。
再加上关羽一诺千金的性格,只要他明言答应的事,绝对不必担心他肯不肯尽力的问题。
对于让关羽、张飞带兵去支援孙坚的提议,秦霄倒是没什么意见。
不过,秦霄却是疑惑地问道:“赵云和陷阵营也要去?有这个必要吗?”
经过两年的发展,陷阵营早已达到了满编的七千人,而且还都配上了最好的战马。
建在西凉的大量七阶马场,有极地的概率产出七阶战马,这部分份额也都优先调配给了陷阵营,其次才是各个武将、统帅。
在配备了七阶战马之后,陷阵营才是“完全体”的状态。
别看只有七千人,在战场上发挥出的战力,却能够相当于六七万规模的重装骑兵军团。
让关羽、张飞带十万骑兵去支援孙坚,已经算是出了很大的力气了。
将七千陷阵营也全部送过去?
这投入,会不会有点太大了?
郭嘉提醒道:“主公,吕布和那支白马义从,可至今还没有消息呢!迄今为止,曹军所出动的最精锐兵力,不过是麹义的八百先登营。曹操既然选择全力狙击青州这一路大军,必然不可能留手。据我判断,白马义从必然隐藏在青州,伺机待发!”
“白马义从……”
秦霄当然不会不知道这支军队。
陷阵营、先登死士、白马义从,三国时代三大精锐兵种,都达到了七阶的水平。
秦霄有陷阵营,另外两支,都在曹操的手下。
先登死士是重装步兵,白马义从则是轻装骑兵。
在野战环境当中,显然后者更适合用于伏击、偷袭。
三千白马义从,配合吕布这个超强的武将,若是偷袭得手,能造成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
郭嘉将赵云和陷阵营派过去,为的就是压制吕布和他的白马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