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流放到北地,贬为庶人
夜幕渐深,苏若清躺在床榻之上,心中却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难以平静。
她虽然看过不少抄家流放的小说,那些文字描述的残酷场景却历历在目。
然而,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其中的厉害,却是另一番震撼心灵的体验。
苏若清轻叹一声,此刻的忐忑与不安,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她必须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变得更为强大,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旋涡中立足。
她深吸一口气,决定先查看一下空间是否有所变化。
意识轻轻一动,她再次进入了那个七彩的空间。
只见空间之中,无论是山洞还是外面的石板区域,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箱子和物资,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苏若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
她发现,空间的右下方,悬浮着几个发亮的字:“请选择相应区域的银两升级~”
她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庆幸。
这样的设定,不会让她随意消耗那些来之不易的金银财宝。
于是,苏若清开始仔细挑选起那些银两来。
这里的每一分银两都来之不易,必须用在刀刃上。
她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用这些银两来最大化地提升空间。
苏若清麻利地将苏府与三皇子府所得的财物分门别类,苏府的财物整齐地码放在一侧,而三皇子府的珍藏则另行安置。
她先将苏府的财物全部投入升级消耗格子,随后逐一开启三皇子密室的箱子,细心地将银钱、金银珠宝与装饰品分门别类。
她专注而迅速地将装满银子的箱子投入消耗格子,随着银子的不断累加,消耗格子的百分比逐渐攀升。
当数字跳至100%时,苏若清果断地点下了“确定升级”四字。
随着她的指令,七彩空间骤然爆发出绚烂的七彩光芒,整个空间仿佛经历了一次重生。
光芒闪烁过后,苏若清惊喜地发现,原本围绕山洞的三面岩石后,竟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片广袤的海域。
海域的边界在迷雾中若隐若现,其宽广程度令人难以估量。
苏若清站在岩石边,望着这片新诞生的海域,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
看来她有海鲜可以吃了~
只是,也不知道海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海鲜。
在她恍神间,一条巨大的鱼儿飞跃而起。
苏若清眼前一亮。
但此刻她觉得自己开始头晕晕的,应该是今天真的太累了,便不再继续整理空间,她疲惫地躺在新买的那张黄花梨木大床上。
睡前,她还不忘把右下角那个是否选择升级的发光的字隐藏了。
她觉得目前的空间够用了,她需要先把这空荡荡的一切都打开出来后才考虑继续升级的事情。
沉重的眼皮让她没精力继续思考,没一会,便陷入沉睡中。
皇宫深处,皇帝夏昱轩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
他手中紧握着一份密报,密报上的内容让他心情沉重。
沈家大骠骑大将军投敌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他心中炸响。
他召来三皇子夏晗昱,想听听这个他素来疼爱的儿子的看法。
沈家是自己这个儿子的外戚之家,这也是皇帝召见他的原因之一。
夏晗昱跪在殿下,听完皇帝的询问,他立刻否认了此事:“父皇,此事定有误会。沈将军忠诚于国家,怎会做出投敌之事?”
皇帝看着这个一心维护沈家的儿子,心中怒火更盛。
他厉声喝道:“晗昱,你是朕的儿子,应当明白家国大义。沈家若真有投敌之心,你岂能如此盲目维护?”
夏晗昱抬起头,满眼不甘地反驳道:“父皇,儿臣相信沈将军的忠诚。此事定有蹊跷,求父皇明察。”
皇帝见他立场如此坚定,心中更是恼怒。
他冷笑一声:“好,既然如此,你就与沈家一同承担这后果吧!”
他下令将夏晗昱盘问随沈家一同流放到北地,贬为庶人。
而沈妃则打入冷宫,十公主夏雅莲被禁足公主府。
消息如疾风骤雨,瞬间席卷了整个朝廷,朝廷上下如同被卷入了一片惊涛骇浪之中。
沈家的变故,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与沈家以及三皇子夏晗昱有来往的权贵们,此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惶恐不安。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得几乎让人窒息。
皇帝夏昱轩坐在龙椅上,面色冷峻,目光如刀。
他扫视着下方群臣,那些平日里与沈家交好的官员们此刻都低下了头,不敢与皇帝的目光对视。
此刻,苏家的敌对势力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纷纷趁机发难,意图将苏家也拉下水。
苏尚书在凌晨时分被紧急召见进宫。
他站在朝堂之上,面对着皇帝的质问和权贵们的指责,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次沈家的变故将给三皇子带来巨大的麻烦。
而最近他们和三皇子的事情,京城无人不知晓。
“苏尚书,朕召你前来,可知所为何事?”皇帝的声音冰冷而威严。
苏尚书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次沈家的变故必然牵连到苏家。
他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躬身道
:“臣知罪,但臣对朝廷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二心。”
“哦?那么苏尚书与沈家的交情,又该如何解释?”皇帝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嘲讽。
苏尚书心中一沉,他知道这次自己是难以脱身了。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臣与三皇子确实交好,但臣始终坚守朝廷的立场和国家的利益。若沈家真有投敌之行,臣定当大义灭亲,绝不姑息。”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朝堂上的气氛更加紧张,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会断裂。
苏尚书心知自己此刻的处境极为危险,但他也明白,只有坚定立场,全力配合朝廷的调查,才能为苏家争取一线生机。
皇帝拂袖离去,召见了三师三公密谈。
其他人则依旧在朝堂之上,紧张等着。
两个时辰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议事堂。
就在这时,朝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