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玉堂春暖 > 第82章 这里面的门道

第82章 这里面的门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春风翻开着那本总账,细细的看着红线勾出来的地方。

湖州,常州,江城,熙城,河口镇,阳镇,江桥镇,苏州,大大小小二十八个田庄,除了江桥镇和苏州城的一些小庄子外,其他地区的田庄几乎都划上了红线。

粗粗算一下,便有万亩。

而没有划红线的都是一些两百亩左右的小庄子,统共也有九个庄子,但总数却不到两千亩。

李春风又打开那个新的账本,看着上面跟旧账本完全不同的排列方式,道:“宋先生,这一列是不是要标注田地等级?”

宋先生也微微弯腰,看着李春风指着的地方道:“不错,这里有两格,这个地方是要写明水田还是旱地,这里则是标注一等地还是二等地,然后这个地方,是注明上一年的收成,关于这一条,会另外有个分账,专门记录每个田庄每年的收成,这个收成,是所有作物的收成,比如说一期水稻,一期油菜,一期棉花,又或者其余作物,种了什么,都要写上,然后每年写上一条,注明当年的气候,增产和减产的原因,是否有灾害,是否有人为因素,这样,如果要看田地产量的变化,单看这个就很清楚了。”

李春风点点头,想了下后道:“先生,那为什么不把每年卖粮的价格也单独列个账册呢?”

宋先生笑道:“这个嘛,就要看东家是什么想法了,你看,谢家的庄子,这几年除了江桥镇这两个老庄子的租子是自己留存下来,其余地方收上来的租粮大多都被谢老爷调集走,要不就是在自家的米店里卖,要不就是卖去了京城,那这个粮价怎么标,就要看东家的意思。”

这几年,在谢家的账目上,这些庄子收上来的租粮全部是按照当时江南粮价最低价出售记账的,而在谢清往京城去的商队账册上,又是按照当时收购其他粮食的最高价记账。

原先他还不明白,现在是明白了,谢清这是怕人惦记,故意混淆视听。

只是,这些田庄剥离出来之后,谢清也许会有新的想法,但是现在谢清不说,他便也只做好了账本设计,并没有制作新的账册。

李春风点点头,道:“知晓了。”

宋先生想了下,还是道:“还有一事,到时候到田庄之后,你要跟着我实地看看田地大小,这里有两个庄子的田地很不规则,我怀疑这田契上的亩数和实际亩数有出入。”

李春风啊了一声,道:“是不是山区的这两个?以这两个庄子的田地质量来说,亩产量也太高了,所以,是不是田契上面少写了亩数?”

宋先生的眼睛一亮,道:“春娘你看出来了?”

李春风点了下头,道:“这些田庄里,最好的田在河口镇,熙城和江城这边的田也极好,就是荒废的太久,我听熙城庄子里的老农说,再好生伺候一年,明年的产量就会上去,但是这两个庄子算下来的亩产量甚至比河口镇的都高,当时我在帮您誊写账目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对。”

这两个庄子是位于山谷之间的谷地,虽然面积也不小,但是一半是旱地,一半是水田,按说,不可能比河口镇那种一等水田的产量高。

“不错。”宋先生点头道:“还有织坊和蚕房,你上次说的那个,为什么同样面积的桑林,蚕房出来的丝量却不一样,这一次,我们也要去好好看看,至于织坊,这次主要是看织机和织工。”

“织机和织娘工?”李春风好奇的道。

宋先生从包袱中拿出了织坊的那本总账,道:“不错,谢家现在总共是四个织坊,这四个织坊这次都会从谢家老账里剥离出来,需要重新做账,而这四个织坊,从以前的账本来看,四个织坊产出的织品并不一样,而且每个织坊出来的种类数量也都不一样,我原本问过,说是这织锦缎的织机还有织工都是和普通绢绸不一样的,所以,最好是要分清楚,每个织坊里多少织机和织工是出什么种类的织品,只要织机和织工不出问题,那么织品的产量是可以预估的。”

李春风啊了一声,道:“我知晓了,宋先生,就是说,如果当月的织品产量跟预计的不一样,那就要去寻找原因,是因为丝不够,还是因为织工出问题,又或者是织机坏了?”

宋先生笑道:“孺子可教也!”

这些,其实都不是账房先生要关注的问题,账房先生嘛,只要做好账就行了,这些,应该是东家要关注的事。

但是,李春风愿意学,他是很愿意教的。

李春风嘿嘿一笑,道:“宋先生,那蚕房和桑林是不是也是这么个理?”

宋先生道:“桑林和蚕房又有些不同,桑林和山林果林这些,其实不确定性比较大,气候,降雨,虫害等等,都会影响到产量,不过,谢家的蚕房是按照周围桑林的规模设立的,除非是遇到大灾,桑树死得太多,桑叶才不会够蚕虫吃的,否则,一般来说,蚕房周围桑林都够吃,这点倒是不用在意,主要是要看蚕房,蚕房的出丝量,一是跟蚕种有关,一个就是蚕农,好的蚕农和熟手,出来的蚕茧还有抽丝量远比普通蚕农高,不过谢家的蚕房是根据出丝量定价,谢家提供桑叶,而不同种类的丝以不同的价钱跟蚕农收购,蚕农出的丝越好越多,自己的收入也就越多。”

李春风想了下,道:“那,桑林是不是也由这些蚕农打理?所以,桑林和蚕房的账本虽然是两套,但是其实应该算做一套。”

宋先生笑道:“春娘说的不错,谢家的桑林的确都是由蚕农打理,所以蚕房的大小,也是蚕农根据桑林大小来建造的,我们做账的时候,可合并做账,成本只算维护桑林费用和给蚕农的工钱。”

李春风皱了下眉,道:“那织坊的账目呢?按说,这些蚕房的丝都是供应给了织坊,那么织坊里丝的成本是应该以这个桑林和蚕房合并成本计算,还是以市场上购买的成本计算?”

这也就是她想去看织坊,然后和宋先生讨论的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