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带热产业
周末很快来临了,唐志高如约而至。
他在苏晓娥饭馆见到了孙老板,二人见面一阵子寒暄过后,立马坐在饭桌旁边了。
苏晓娥跑前跑后地张罗着,做了一大桌子饭菜,都是颇具农家特色的东西,热浆豆腐、炖柴鸡、炒蘑菇等等。
唐志高也不客气,屁股刚坐稳,他就抄起筷子说:“孙老板,咱先吃点东西,再喝酒,这都是好东西啊!”。
孙长富也应承着,开始吃菜。
孙长富见多识广,他心里清楚,要想在黑山嘴发财,就必须和唐志高处好关系。
苏晓娥长得丰满迷人,再有把死人说活的巧嘴,她就像一只八哥似的,围着几个男人转悠,频频张罗着敬酒。
很快,桌面上的氛围就拉起来了,几个大男人的酒兴被挑逗出来,都抵挡不住美食美酒美色的诱惑。
随后,就是一阵子觥筹交错,董志军使劲张罗着,让唐志高多喝点酒。
酒足饭饱后,董志军给唐志高带了一只全羊,还塞给他五百块钱,唐志高推辞了几下,就默不作声了。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尽管酒桌上没有谈牛场的事,可大家都心照不宣。
请过唐志高后,苏晓娥再次撵着董志军去找他,她认为现在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董志军登门的时候,唐志高主动开口说:“志军啊,牛场贷款的事,我给你想着呢。”。
随后,唐志高拨打电话,把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叫到办公室。
交代工作说:“黑山嘴村的苏晓娥想贷点款,搞养牛业,你马上让他们填表,快点给人家办手续,放了贷款后,人家就可以早点把牛买回来了。”。
副乡长立马答应,说:“好的,我知道了,志军跟我来吧。”。
现在,苏晓娥贷款的事正式进入程序了,因董志军人熟地熟,没有几天,他就跑办完了所有手续。
拿到贷款后,董志军带着苏晓娥奔锡盟走了一趟,买回了二十头肉牛。
这些肉墩墩的牛,入住长北沟牛场后,长北沟就开始热闹起来。
我小叔张永革成了这里的主力,他在苏晓娥的命令下,每天都在牛场忙活着。
此前,张永革也没有养牛的经历,他在摸索中一点点积累经验,尽力做的更好。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张永革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把牛场打理得井井有条。
期间,王喜芬到牛场找过两次,向苏晓娥提出要当牛场会计,掌握这里的财务大权。
开始的时候,王喜芬的请求遭到苏晓娥的强烈反对,董志军也是老母猪钻帐子,进退两难。
令人没想到的是,张永革却满口答应了下来,他说:“好啊,喜芬有文化,这管账的事,没文化干不了呢!”。
把苏晓娥差点气炸肺,她真想给张永革两个大嘴巴,可是,在外人面前,她也不好发作,只能忍肚子疼。
有时候,宽容理解可以让人得到一丝慰藉和温暖,张永革的真性情,让王喜芬很认可。
这本是两个家庭的合作,各家有一人认可的事,就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尽管,苏晓娥背后把丈夫骂了个狗血喷头,可最后,她也只能默许这件事,让王喜芬插入到养牛场项目中来。
作为小孩子的我,注意力并不在两家的纠葛上,我好奇的是长北沟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再次来到这里,过去的荒芜不在,因人和牛的介入,使这里有了生机与活力,牛粪的味道,牛的叫声交织在一起。
说实话,我对牛这种动物并不反感,我喜欢牛憨憨的样子,它代表着一种憨厚,一种坚韧的精神。
尽管我不喜欢苏晓娥,可是血缘就是奇妙的东西,再怎么说,张永革也是我的小叔。
现在,放假在家的时候,我总喜欢跑过去,弄几把草,体验一下喂牛的快乐,这是属于农村孩子的乐趣。
因为我是医生的儿子,这里的山场又是租我家的,所以他们对我不设防,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出入牛场。
别人是必须经过准许,才可以进入这养牛场的,这涉及到养殖安全问题。
我在养牛场闲逛的时候,偶然发现,在一间屋子里面,居然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的塑像。
在黑山嘴村,迷信的人家供奉保宅仙家,后来在老姑奶奶的动员下,许多人家都开始供奉观音菩萨。
原来,王喜芬入驻牛场的第二天,她就把菩萨请到了牛场里,第一天来的时候,她没干别的,就是在场子里面到处转悠。
别人以为村长夫人是在摆谱,到处搞视察呢,没有人知道她到处看,是在做什么。
直到她把菩萨请过来的时候,大家才明白了,原来昨天,她是在给菩萨找安身之所哩。
苏晓娥对于王喜芬这一套并不感冒,她知道王喜芬烧香念佛,可也阻止不了她和董志军相好。
本来,苏晓娥想发火,让王喜芬把菩萨请回家里去,可转念一想起长北沟的传说,她便默不作声了。
这长北沟因够长而得名,这是黑山嘴村最深的一条沟,董志军
能选在这里养牛,就是看中了它的深沟。
合作社时期,在长北沟的阳坡地段有一个队里的果园,这里栽种着苹果梨、山楂等果树。
当时,队里成立了专业队,专业队由四人组成,这四人都是侍弄果树的好手,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这个打理果园。
其中,有一个我本家的老爷爷,他是孤身一人,长期驻守在果园里。
这位老人家没别的爱好,平时就贪恋杯中之物,属于无酒不欢的人。
他白天在果园里劳作,晚上下工后,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果园里。
晚饭雷打不动地要喝上几口,喝迷糊了之后,就睡大觉。
在责任制前一年,我这位老爷爷突然离世了,让村里人大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