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饭馆开张
时间已经从初夏走到了盛夏,阳光就像蘸了辣椒水,毒辣地炙烤着北方大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
在雨水和阳光的作用下,各种植物都蹿枝拔节,只要是站在室外,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荫如盖,草木葱茏。
炎热的天气,活跃的鸟雀都躲在阴凉处,不动声色地歇息或觅食了,没有了家雀的叫声,这山村总好像少点什么。
虽然酷暑限制了人们的行动,可是并不能限制人的思想,这种季节最容易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现在,董志军已从苏晓娥撞邪的恐惧中恢复过来,他坐在老赵支书留给他的黑色办公桌前,摇着蒲扇思考着啥。
他成功地引进了孙长富,这位老同学果然实力不凡,短短的几个月,把个石材场鼓捣的有模有样。
对于董志军而言,这可谓是一个名利双收的项目,他个人肥沃了腰包,政绩还被上级高度认可,可谓一举两得。
乡书记唐志高已经请来县宣传部和记者,对黑山嘴石材场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和报道,得到了县级领导的认可。
领导还亲自批示,要求全县各乡镇学习推广,主要是学习黑山嘴村不等不靠,依托自有资源,发展产业项目的先进经验。
为此,乡党委和政府还召开了全乡项目推进现场会,全乡各村的两委班子成员,都到黑山嘴村参观学习。
在全乡项目推进会上,文庆支书喜欢低调,他把功劳推到了董志军身上,文庆支书是个喜欢默默无闻的人。
董志军被确定为典型发言人,他在大会上发表了个人抓项目的感言,获得了轰动效应。
他说:“我们这里是穷,但是我们不能甘于落后,我们必须开动脑筋,拼命地奋斗,正如人所言,就算是手上磨出老茧,也要干,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不打铁怎能成为铁匠,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努力超越自己。”。
好家伙,其貌不扬的黑山嘴村主任董志军,站在台前慷慨激昂,夸夸其谈,还真有点政治家的风采呢!
台下的人们,也不时窃窃私语,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没想到董志军这么能白唬,就想个演讲家,很富有鼓动性。
那些天,一度沉寂的黑山嘴村,突然就变得热闹起来,各种采访、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董志军进入了高光时刻,各种的演讲,各种的露脸,他成了黑山嘴村的明星。
别看董志军大腹便便,晃着半光的脑壳,他可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董志军特别会找钱,村里有人戏称他为“想钱办董主任”哩。
反复出入石材场后,董志军发现一个问题,石材场食堂的伙食很一般,这对于干苦累活计的工人是不公平的。
村里头脑灵光的人家,也私下做了些吃喝,跑到石材场大门外兜售,挣点小钱。
为此,董志军善意提醒过他的老同学,孙长富则不以为然,他说:“一帮老工人,吃饱肚子得了,吃的太饱反而不好好干活了,这事你甭管。”。
老板有老板的心态,这些东西是董志军所不知的,他不在老板的位置上,他也理解不了老板的心态。
董志军在孙长富这里吃了闭门羹,他心情有些不悦,但他表面上说:“好,我只是提醒你一下。”。
就在我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尽情玩耍,偷偷观察防空洞那里新动态的时候。
董志军和苏晓娥再次闯进我的镜头里,他俩急匆匆地进了防空洞,没几分钟的光景,就又走出洞口,行色匆匆地离开了。
我在镜头的后面幸灾乐祸,这对狗男女的温柔乡已经被我破坏掉,他们只能另找他处去鬼混了。
果然,过了没几天,靠近石材场的第二村民组队部就有了动静。
村妇女主任带着几个人,开始收拾这处废弃的生产队部,还请了一个老木匠,开始叮叮当当地干活,修补门窗。
有消息灵通的孩子,偷偷地告诉我,说:“苏晓娥租下了二队的队部,她要在这里开一个小饭馆哩!”。
当时,我的心里也在盘算,整个黑山嘴村,第二生产队队部最大,那是一个四门斗的院落。大小十多间房子。
二队的队部正好处于石材场进山的必经之路,凡是出入石材场的人,都从这个队部的门前经过,可谓地里位置很独特了。
妈的,苏晓娥还挺能干,这些房子都开成饭馆,可以供给百八十人吃饭了。
据老人们讲,在五八年大跃进,吃集体食堂的时候,这里就是个大食堂。
现在看来,苏晓娥是看中了石材场的工人,她开出饭馆来,就是面向这百十号工人的。
我更能分析出来,这是董志军的好主意,他肯定是这饭馆的后台老板。
又过了几天,我再次去侦查二队的队部时,这里已经被木匠收拾一新,过去破败的门窗都被修复翻新,糊在窗格上的茅头纸被玻璃代替。
屋里还摆放上了桌椅板凳,这里有后厨和库房,还留有一间办公室,设计得很全面。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回董志军和苏晓娥不必去防空洞了,这个新饭馆有的是房
子,他俩可以随便折腾了。
在黑山嘴这个落后,还有些偏僻的小山村里,新生事物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苏晓娥的小饭馆,自然引来众多村里人的围观,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
“村里就这么几头人,在这里开饭馆,最后肯定赔的裤衩子都不剩!”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也有人说:“苏晓娥就是聪明,这个娘们可不寻常,石材场的工人有改善生活的需求,她的饭馆就应运而生,肯定能赚钱。”。
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在背后议论之后,都盼着苏晓娥赔的腚眼毛光,盼着看她的笑话。
东野圭吾曾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