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封府胥吏 > 第八十九章 报恩

第八十九章 报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接上文。

卫昶终于想起来那一人是谁,这不就是当初曾经在家门外被张雷生打伤的两个察子之一嘛。

皇城司的人来这个小道观做什么?

赶在散衙之前,卫昶匆匆回了开封府,将事情细细回禀。

“皇城司?看来这个本玄的问题不小啊。”包公点点头说道:“不管其他,明日开审责令左军巡院细细审问这盗贼,依法严惩。”

之前包公已然觉得本玄不简单,唯恐他在开封府辖区惹出麻烦,但堂堂南衙又不好对无辜平民做什么,所以干脆让卫昶手持南衙公文通过厢吏找到本玄,使得本玄在当地厢吏那里挂上号,得到厢吏的“重视”

但此举现在看來,是多余了。

即便是知道皇城司牵扯其中,在场无论是官还是吏都不觉得这案子有什么棘手,事涉皇城司又能怎么样,南衙受理的案子只需按照王法判处就是。

次日,左军巡使遣人将本玄师徒传来堂上,纯山伤的不重倒也不影响赶路。

苦主与贼人当堂对峙,一切发展都算正常。

贼人供述他是听闻本玄为了掩人耳目将金条藏进柴堆才动了歹念,而本玄一直说绝无此事。左军巡使也觉得贼人此言纯属无稽之谈,动了真火,连续两道令箭落地,贼人被好一通责打。

但此人边打边喊冤,反复说自己是被谣传所骗才铸成大错。

最后左军巡使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确实是被无根之谈骗去了做贼。法曹参军检法之后,认为当属于盗窃罪,与左军巡使的案卷一同上报至签厅,供府尹做最后裁决。

包公初时也认为是盗窃罪,而且是盗窃中最重的一种,本意按照《折杖法》判处杖刑,但是推官吕公孺认为既然事发在“重法地”东京城辖下,理应按《重法地法》加重刑罚,而且在盗窃过程中伤到了苦主,更是决不能仅仅按照盗窃判处杖刑。

最终包公同意了吕公孺的量刑意见,将此贼人判处流刑。

事了,本玄和纯山离开南衙。南衙三院每次升堂问案都会引起百姓的关注,今天也不例外,听闻是盗窃出家人过冬柴薪的案子,受关注程度更高了。

所以,本玄和纯山离开的时候,外面围了好多热心观众。

赵从吉见到两个道人从衙门出来,料想年长的一个就应该是自己的侄子了。看着人近中年的侄子,脸上竟然找不到弟弟的影子,想来应该是完全像了母亲。

“如果不是此情此景,我定然认不出哪个是他,而他此时也定然认不出我啦”,赵从吉看着侄子将受伤的年轻道士扶上一头驴,他自己则步行,二人慢悠悠的离开了。

“主君,小人要不要上前通知郎君一声”,赵从吉身旁的家人跟随多年了,在他面前说话也比较自在。

赵从吉闻言摇了摇头“我托人传过话,他想见我早就来了。这孩子五岁那年,母子两人就被他父亲赶了出去,当时我这个伯父半句话也没为他们讲过,想来也是恨上我了。”

“算了”,赵从吉掸掸身上的灰尘上了马车“知道弟弟的血脉还未断绝就好,这孩子既然用了李姓,想来还是念及血脉的,等我百年之后,你们记得去请他来丧礼。那时候,他也不用恨我了,也应该放的下了。”

人群中的李岐山见到本玄道长的相貌后,心中不由得一紧。李岐山立刻转头平静心情,同时安慰自己“人有相像”。

难道他们见过?

开封府的判决结果,很快传到了皇城司,段成义在廨舍内听着汇报点点头,叶见秋拱手:“使尊,那个蠢贼该是被人骗去试探虚实的。”

闻言段成义笑了:“试探虚实是好事啊,说明,该来的要来了。”

“使尊,那个李铁疯了,用性命威胁要立一份文书,还要我们传出去”,一个察子急匆匆赶到段成义的廨舍,急匆匆的说了这些。

看着他慌慌张张的样子段成义很是不满,看向一旁的叶知秋,叶知秋心领神会拱手退下。

牢房里,李铁不住的朝赶来的叶知秋磕头,额头上鲜血直流,比他最近受的刑罚还重。

自打到了皇城司,李铁很少受到刑罚,都是需要询问的时候就提出来问几句,李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段成义也很满意,所以除了刚来的时候几乎没打过他。

此刻看着近乎疯魔的李铁,叶知秋一脸疑问:“你到底要做什么?”

“求郎君开恩,小人要立一份文书,送到南衙卫昶郎君手中。”

这话引起叶知秋的兴趣,继续询问,李铁回:“寒冬雪日,卫昶郎君为我远赴鄢陵县祭奠,小人原本以为身无长物无法回报。只得说了来世必报大恩大德。但今日才想起来,家中还有茅屋一座,小人可以写文书送给卫郎君。今世报了一些恩德,也不枉费爹娘的教诲。”

“你那个茅屋价值几何?”

“大概一两贯钱吧!”

叶知秋闻言乐了,看着执着的李铁,叶知秋吩咐手下人取来笔墨。

这个李铁原本识字不太多,到了宋家后反而学了些文墨,此刻写起文书来也颇为轻松。画押之后,李铁将文书恭恭敬敬交给叶知秋。

李铁此人极其重视仁孝恩义,包括对于主君宋九霄他也一直心存感恩,之前他虽然托卫昶去宋家致歉有些轻描淡写,那是因为他心中觉得自己对得起宋家。

这些年宋家看似男主外女主内,其实财权一直是女主人把持着,宋家的婆媳本就是苏家的姑侄,这些年她们先后掌权不知道将宋家的财产转到苏家多少。李铁升为家老后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他本想将此事告知家主,但偶然间发现宋家父子并非不知情,而是装作不知。

后来李铁打听到,主君宋九霄早年立业之时,得了舅兄的提携,一直心怀感激。同时他又惧怕苏榭的泼皮性子来宋家搅扰,大郎早已经有与舅舅对峙的想法,却硬生生被父亲压了下去。。

这些年宋家父子尽管知道那对婆媳做的勾当,一直都是强行忍耐。

现在苏榭流放,苏锦杉已死,而宋夫人经此一事再想往娘家输送财帛想来也无路可走了。日后宋家大郎觅得佳偶也不会有机会再与婆母一起转移家产,宋家的财物从此只能姓宋,这才是真正帮了主君!

只是,可怜那两个被他勾搭成奸的女使了,落得个一死一发买的下场。

李铁的文书放在段成义面前,段成义道:“那个茅屋咱们得人搜了吗?”

“回使尊,搜过了,并无所获。”

段皇城看着文书:“遣人给南衙送去吧!”

很快,卫昶在城外有间“宅子”的事儿就被胥吏们知晓了,熟识的人都来拿他打趣。他确实一脸苦笑,李家的房子他不是没去过,平心而论很多猎户在山中建的小屋都要比那里强。

看着文书上“作价两贯”的字样,卫昶觉得自己要是按照两贯钱卖出去这间房子与勒索无异。

散衙时候李松任毅与他一同出门,李松打趣道:“卫兄弟,现在宅子也有了,是不是要背着家里的弟媳再养一个外室啊?”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卫昶现今的浑家曾经是他的外室,当初李松为了帮卫昶挽回面子在南衙说的话,而今却成了卫昶被嬉笑的根源。

听到李松这番话,卫昶连忙告饶:“李兄,莫要害了兄弟啊!!!”

他这副样子让任毅也充满了好奇,他一瘸一拐的凑近卫昶:“怎么了兄弟,为兄看那位弟媳十分贤良淑德,就算你真有外室想来也无大碍。”

这位生死之交的一番肺腑之言,险些让卫昶哭出来。怀夕的“鱼脍”威胁犹在耳边,她挥舞双刀的情形也历历在目,现今“外室”的说法对他太危险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