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开局保下岳飞,启昏君逆袭之路 > 第162章 为我所用!

第162章 为我所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为我所用!

赵构的这个话其实代表的是一种局势的抗衡。

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这是后世的一句名言,此时用在大宋的身上也是恰如其分。

金人自从取代辽国之后,强势占据了大宋的北境,将整个大江以北的广袤土地据为己有。

大量的人口和土地自然让金国国力日盛,同样也让其军力更为强盛。

大宋自从失去北境之后,江南虽然富庶,但是之前朝堂混乱并且战事连连,根本没有心思去休养生息。

国力羸弱不堪且每况日下便是趋势,因此现在只要能够为我所用去抗衡金人,便就是可以团结的对象。

忠义社的义军是如此,高丽西夏也是如此,甚至在北境的辽人义军同样如此。

一个共同的目标把这些人聚在一起,一旦共同的目标被摧毁之后,也便是这些人分散甚至反目成仇的开端。

历史总是这样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每段历史总有不一样的过程和结局。

眼下赵构要改变的便是不再有悲惨的结局,至于过程则完全可以保持实用的心态。

“朕以为,可以将北境忠义社组成忠义军,各地可为各军。如太行忠义社可为忠义军太行诸军,河北忠义社可为忠义军河北诸军。各地诸军可单独亦可组合,但必须接受朝廷节制和指挥。”

“这样一来,便可将忠义军确认为我大宋义军,一旦大战便可里应外合,打起来自然是游刃有余!”

赵构的意思非常清楚,那便是让忠义军成为一把插在金人心脏的匕首,拔又拔不掉,甩又甩不脱。只有让敌人难受,才能让自己好受。

“官家圣明!兵部将官家旨意尽快形成方略,务必尽快让忠义军更为壮大和正规。同时叫朝廷方略形成文书,尽快送达北境忠义社各军之中。必要的时候派遣相关官员协助忠义军建军。”兵部尚书王庶说道。

北境的义军数量众多,虽然都打着忠义社的名号,但各自为政并且人员复杂且较为杂乱。

如果不将这些杂乱的义军拧成一股绳,难以形成对抗金军的合力。

自然也就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甚至可能反而容易被金人引诱从而成为反宋的势力。

因此王庶说的便是以朝廷名义对忠义社进行招安,统一号令和名号,统一指挥和调度,同时派遣兵部官员协助建立正规军队。

“王卿颇为理解朕之心意。另外皇城司务必协助忠义社刺探军情,必要时可收买些金廷汉臣汉将为我所用。但凡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赵构说道。

忠义社本身在北境就肩负着刺探军情的作用,如果再加上皇城司的助力,那么北境的很多情报都将源源不断的送至临安。

如果能够及时收到大小情报,无论是对于朝堂的决策还是军务部署都会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可以说赵构此时已经是不局限于用任何手段去和金人对抗,无论是政治压力,还是军事压力,甚至招安义军和收买金廷汉臣汉将,这些组合拳一拳拳的打过去,着实也会让金人非常难受。

“眼下局势有两个方向,朕以为必须要有所行动和准备。”

“一则是虽然我军连战连捷,局势最终走向何方?如果金人铁心不主动议和,将如何破局?”

“二则是如若金人主动议和,此一时彼一时,以往所提条件似乎有些不合时宜,那么条件如何提?我方用哪些筹码来交换?诸位可以议一议!”

赵构恰到好处的提了自己的两个疑问,将这些问题抛给众人。

本来这个军机议事会就是临时性的议事,在列的都是相关领域的重臣,在一起自然能够讨论出比较好的方案出来。

“臣先回答官家所提之两个问题。臣以为连胜之下,金人必定恐慌。开封乃是中原核心之所在,金人占据之后亦是苦心经营,如若开封一失便是满盘皆输。此等后果金人承受不起。”

“因此继续对开封形成压迫,继续对金人造成恐慌,乃是议和走向之关键。至于议和条件,除了官家之前所提之外,臣以为可让金人称臣!”

此前的军务之事赵鼎确实没有太多的建言,但议和之事关乎政体和国格,他自然有很大的发言权。

他所提的其实就是议和主动之所在,恐慌和压迫。

当年赵构主动和金人议和,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被金兵追击造成的压迫和恐慌。

历朝历代的议和都是弱势一方或者失利一方为了保全自身利益而主动求和,此番金军连战连败,已经没有交战的勇气和底气,如果进一步压迫和制造恐慌则必定是给金人主动议和的最后一击。

至于赵鼎说的议和条件,让金人称臣,这个提法确实让众人有些出乎意料,甚至觉得赵鼎所言有些过于大胆。

以金人现在所占之疆域和所拥有人口,以及现在的国力,对比大宋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眼下不过两场大胜,就让金人对大宋称臣,这个想法在群臣眼中有些异想天开。

称臣只有过于弱势一方为了保全不得已采取的委屈求全的做法,以金人的风格和实力,实在是没有

什么理由。

“持续压迫和制造恐慌,这个朕亦非常认同。不过赵卿所言让金人称臣,这个不如详述道来。”

对于赵鼎的大胆设想,赵构从来都不觉得吃惊,反而觉得这里面似乎又包含着一些谋略。

“所谓谈判,便是双方皆有底线,但凡不破底线便能够求同存异谈下去。称臣既是大宋底线,也是金人底线,双方皆不可能突破底线向对方称臣。”

“臣之所以提出让金人称臣,便是试探金人底线,而并非要金人真正称臣,况且对方亦不可能称臣。一旦和谈无法进行之时,我方收回此条件,那么再往下谈只要不破底线,金人亦能容易接受。”

赵鼎说的其实就是后世的心理博弈,先试探和刺激对方底线,再回过头收回刺激和试探,反而让对手更容易接受条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