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储君
耗时两天,屈原的短期旅行结束。
若他猜的没错,李园应该已经和黄歇勾搭上了。
事实也果然如此,甚至对面比他还急。
仅仅一天之后,李园便登门拜访。
一见面,便将讨好黄歇的那套重演一遍,大献殷勤:“不知妹妹服侍得如何,君上可还满意?”
这副献媚的样子,像极了青楼老鸨,询问恩客对楼中小姐服务的满意程度。
承受能力不行,不能让人尽兴。
毕竟没练过武,基础太差,柔韧度和接受能力不足。所以实话实说,屈原并不满意。
当然因为李嫣的特殊身份,他表面仍装出一副回味无穷的姿态。
“女中极品,恨不能建一座金屋把她藏起来~”
李园先是欣喜若狂,旋即又做出一副叹息的样子。
屈原也飙起演技,问道:“怎么了?”
“郎情妾意,本该是千古佳话,只可惜令尹大人心有偏私,不愿促成这桩好事。”
李园越说越“悲伤”,最后竟然落泪了!
屈原相当惊讶,既好奇黄歇的真实目的,又感慨此人的演技,居然这么精湛,说哭就哭!
兄弟,奥斯卡欠你一座小金人呐!
“这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令尹大人想害我吗?”
要想顺利成为楚王,令尹黄歇的支持必不可少。
所以对于李园这个传声筒,自己必须立住“优柔寡断,懦弱可欺”的人设。
而他这番表现,果然让李园放下了心。
不是给黄歇当间谍,而是出于本人私心。
毕竟是在原时空干掉黄歇,独揽了整整十年大权的人,就算出了屈原这个变数,他也依然是这个想法。
等屈原继任楚王,以其软弱好操控的性格,他再从中挑拨离间,踢掉黄歇接任相国,来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最好再将李嫣的儿子立为太子,自己为相、妹妹为后、侄儿为储……
想想就令人激动呢~
于是故意思考半天,才慢吞吞说了黄歇的立储计划。
屈原知道他想要看到什么,也乐得陪他演一演。
大惊失色,连连摆手,连头发丝都写着拒绝:“这怎么能行呢?我只想为国尽忠,并不是觊觎王位啊!”
李园继续恐吓:“我为令尹效力多年,深知他的心狠手辣。君上若不从命,恐有性命之忧。”
屈原更是“惊恐”,摆出一副求救的姿态:“我该如何做?请先生教我!”
李园顿了顿,故意吊足胃口,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君上不必忧虑,到时令尹会将你召入府中试探,只需要照我说的去做,便能顺利过关……”
交待完说辞,李园又告诫道:“为免被令尹发现,还请君上不要和他私下见面。如果有急事,让我转达便好。”
见对方全都答应下来,他才告辞出府,又见黄歇去了。
回到令尹府,他自然又是另一番说辞。
两天过去。
听了李园的话,黄歇果然邀请屈原来府上做客。
相比上回,这次就显得十分正式。
不仅亲自出门迎接,更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周礼规定,天子舞八佾,诸侯舞六佾,卿大夫舞四佾。
然而今天的欢迎乐舞,黄歇却准备了八佾之舞招待屈原,意图十分明显。
消息传开,王族近支宗室们都愤愤不平,有胆子大的还向楚王熊完举报了。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直到八佾之舞结束,王宫那边都没有任何动静。
钜阳城里的百姓一边吃瓜,一边感慨黄歇的权倾朝野。
包括屈原。
都是政坛老油条,他太知道黄歇是什么意思了。
自己不过一个封君,连诸侯都算不上,用个四佾都顶天了,居然享受八佾,真是把人架在火上烤啊!
这一出闹完,宗室们肯定连自己都记恨上了。
算了,在当上楚王之前,还是要蛰伏忍耐。
屈原掩盖了真实情绪,拱手行礼:“见过令尹大人。”
黄歇笑呵呵地挽着人进门,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搞基。
屈原也虚与委蛇,终于熬到进门。
大门一关,黄歇反而是最先不装的那个。
立马松开手,也不理会别人,直接上了主座。
“我的意思,李园应该已经对你说过了。你怎么想的?”
伪装模式开启,屈原先不回答,而是看向李园,得到肯定答复后,才终于开口。
“但凭令尹大人做主,原唯命是从!”
“嗯。”
越看越像没用的熊完,这两人不会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吧?
黄歇不免对他又轻视了几分,提点道。
“秦国强大,身为储君更该强硬起来,不能妇人之仁,耽误国政……”
毕竟是一国丞相,亡国了对谁都没好处。所以除了内斗,黄歇
依然把国家大义放在第一位。
这一点就跟自私自利的李园有区别了。
所以对于他后面的话,屈原还是认真听了的。
“……当务之急,你先要生出孩子,证明自己没问题。李园的妹妹你见过,就纳她为妾,择日完婚吧!”
一切都跟计划里的一样,只有李嫣的身份变了,由妻降妾。
屈原知道黄歇和妻子育有一女,只不过其女年纪还不到十岁,无法婚嫁。
所以这个空悬的正妻之位,多半就是预留给他女儿的。
到时候女儿成年,出嫁为后,生下儿子立为太子,自己这个外祖父一样是人生赢家。
至于李园和李嫣他们,不过是临时过渡的角色。
在女儿成年之前,安插在屈原身边牢牢监视,不让其他人有机可乘。就算真的生下儿子,只要不当王后,也就是个庶子,不足为虑。
算盘打得噼啪响,隔着十里地都能听见,唯独算漏了李园的野心,以及屈原的伪装。
“谨遵令尹教诲,原一定照做。”
屈原仍旧恭恭敬敬,说什么都答应,绝不忤逆或讨价还价。
于是一场关于储君的博弈,表面上皆大欢喜,尘埃落定。
可在那汹涌的暗流之下,鹿死谁手却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