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安西度支
安西之外,风云剧变。
安西之内,却是顺风顺水。
匠鸿太学的第二门青铜火炮,利用失蜡法铸成,在经过了数次的测试之后,终于宣告成功。
周钧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带着孙阿应和一众亲兵,专门来到龟兹镇外的靶场。
看着一众工匠将这个浑身发亮的青铜重物,从大车上卸下来的时候,周钧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叹。
这门青铜火炮全长1.1米,连同炮耳、炮架,全重216公斤,口径约为57毫米,炮弹使用铁弹。
毛顺指挥工匠,将火炮架设完毕,又将远处的一处土丘当做标靶,根据距离调整了仰角。
贾比尔带着一众学徒,小心翼翼抬来一小桶火药。
打开火药桶的封盖,里面是用织物和木板隔成的一个个小型格栏。
每一个格栏之中,都放着一个用蜡纸封好的纸包。
见一旁的周钧看的仔细,贾比尔解释道:“颗粒火药的燃烧速度,是粉末火药的三倍左右,威力是后者的两倍。由于反应过于剧烈,如果装药没有严格按照配比和称重,产生的高温和冲击,很有可能就会破坏炮管。所以,我们都是将颗粒火药事先分装,想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毛顺在一旁补充道:“这门青铜火炮,如果使用颗粒火药,优点在于威力和射程可以大大提升,清理炮膛比较简便,但缺点在于,对炮管的压力较大,发射频繁可能会造成炮体损坏。但如果使用粉末式火药,一切便反了过来,威力和射程虽然小了,清理炮膛变得麻烦,但是对炮管的压力较小,不容易出现损坏。”
周钧听了恍然,他倒是没有想到,原来颗粒火药的威力过大,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毕竟炮管材料的研发,当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炮管所使用的青铜材质,还需要进行不断的配比和调试,才能确定出最适合颗粒火药的型号。
装填火药和炮弹之后,毛顺示意所有人撤退到后方。
一名匠人拿着一根长达数米、顶端绑着火引的竹竿,小心的靠向火炮的引线。
周钧见孙阿应挡在自己的面前,丝毫没有意识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便伸出手一把将后者拉了过来,又让他蹲下伏身。
孙阿应尚在疑惑之际,只听得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响彻在整个靶场的上空。
大地颤抖,尘土溅起。
整个场地,顿时裹在一阵硝烟之中。
待得四周慢慢平静,周钧站起身来,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的土丘上出现了一阵弥漫的烟尘。
带着一众匠人和亲兵,周钧步行向前,来到作为标靶的土丘前。
只见那颗炮弹,先是击碎了一块拳头厚度的石板,接着又深深嵌入了下方的泥土之中。
周钧回头看了一眼,向毛顺问道:“这里距离火炮有多远?”
毛顺:“两百六十步。”
周钧在心中估算了一番。
唐朝一步为1.5米,二百六十步就是390米;军中步弓手杀伤射程为六十步,神射手开弓杀敌可达百步。
能够达到这个射程,并且保留这样的威力,对于一门早期的青铜火炮而言,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周钧回头对毛顺说道:“我希望能将这样的火炮列装军队,如果开工,能造出多少门?”
毛顺:“炮管材料还需要不断改进,怕是还要一些时日,才能最终定下设计,周二郎打算何时要?”
周钧思考片刻,回道:“今年年底之前。”
毛顺:“当下是九月,由于涉及到保密,工匠不宜多,所以年底之前,炮厂最多可以交付六门。”
周钧先是点头,接着问道:“这样一门炮,花费大概是多少?”
毛顺想了想,报出了一个数字。
周钧听见之后,眉头微微皱起。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虽然只是一句戏言,但是战争一旦进入到热兵器时代,所花费的支出,当真是让人肉痛。
离开炮厂,回到府所中的周钧,开始思考如今安西都护府的度支。
安西军原本的编制是两万人,大食救回的俘虏将近一万人,还有归义军接近五千人。
加在一起,便是三万五千人的常规军。
朝廷虽然在军饷上,对安西也有拨款,但毕竟杯水车薪,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至于安西的屯田发展,眼下只是刚刚起步,收获仍要一段时间,而且即便丰产,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
周钧一番总结下来,发现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口。
安西如今的百姓人口,不过才二十五万人。
换言之,每七个平民,就要供养一个军卒。这样一来,民生压力太大。
另一方面,当下的安西,无论是屯田、伐木、开矿、生丝、工坊、太学等等,到处都需要劳力。而沙州由于崔大夫等人盘剥商路,流民进入安西的线路,暂时中断。
所以,在人口不足的前提下,如何应对接下来安西的度支,就变成了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就在周钧头疼之时,门外武卫来报,说
是匠鸿太学有人来拜访。
周钧入了偏厅,瞧见了两位女子,一位是司掌织纺司的彭婆,另一位是司掌釉瓷司的董燕娘。
一阵寒暄过后,彭婆先从怀中取出一物,呈给了周钧。
后者接过了那物,发现是一团白纱。
再仔细看了一遍,周钧吃惊的发觉,这团白纱并非生丝罗团,而是更加蓬松厚实的棉纱。
周钧拿着手中的棉纱,大喜过望,向彭婆问道:“我记得之前说过,棉花想要纺成纱团,有数道工序极为困难,如今都解决了?”
彭婆:“篦籽、除杂、混棉、成卷等等工序,如今都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但都护手中拿着的这团,仍然是粗棉纱。想要织成细纱,还需要精梳、加捻、络筒、摇细等等工序。”
周钧听了点头:“粗纱也有粗纱的用途,军中御寒,大多用裘皮、厚麻和火盆,如今有了棉纱,再也不用担心雪天受冻了。”
彭婆笑着点头,又将视线投向身旁的董燕娘,示意她上前说话。
董燕娘鼓起勇气,从身旁拿起一个方盒。
在周钧的注视之下,董燕娘打开方盒,只见内部分了两层。
上层放着一个瓷碗,周钧拿起看了,发现碗体胎质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差,碗上的釉彩,白中泛黄,还带有一些结晶斑,与寻常见到的市集中的瓷器并无二异。
就在周钧疑惑的时候,董燕娘又从下层中拿起了另一个油纸包裹的瓷碗,呈给了周钧。
后者接过第二个瓷碗,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就两眼发直,再也挪不开视线。
第二个瓷碗,胎体明显厚重了许多,碗体造型厚实饱满,青色釉彩着色力强、发色鲜艳、虽然仍有少量结斑,但倘若不是仔细观察,几乎已经很难看出。
周钧拿着第二个瓷碗,深呼吸一口气,声音微微发颤:“青瓷大成了?”
董燕娘:“龟兹北边的白山(阿羯田山),有人找到了最合适的烧瓷硬土,在焉耆东边的流沙河(孔雀河),又找到了最合适的烧瓷软土。经过反复的配比和实验,终于得到了最佳的瓷土配方。”
周钧:“那这釉彩?”
董燕娘:“青瓷的釉彩,要感谢大食的贾比尔,他使用炼金术中的蒸馏提纯,除去了釉彩矿中的杂质,使得青瓷上彩更加便利,也更加稳定。”
周钧将手中的瓷碗,小心放在桌面上,开口问道:“烧一窑安西青瓷,良品能出多少?”
董燕娘:“当下大概是五成,如果熟练之后,可以上升到七成。”
周钧听完此言,止不住喜悦,开口笑道:“安西度支一事,总算是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