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反派赘婿的极品丈母娘 > 第171章 误会,若孩子的爹在就好了

第171章 误会,若孩子的爹在就好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地皇元年(公元20年)九月,钜鹿郡(河北省平乡县)男子马适求等平民百姓,不堪忍受罔顾百姓死活的新王朝的暴政苛政与天灾人祸的无穷折磨,奋起抗争,谋划反抗新王朝的治理。

马适求与自己的部下秘密策划,准备发动燕、赵等地方的郡县民兵以及各地驻军,反动一场声势浩大的聚义,讨伐王莽,恢复汉室。

大司空士(最高监察府的秘书)王丹,侦察到马适求等人的密谋以后,恐惧不安,立即紧急上书朝廷,将此事奏报给了皇帝。

王莽闻听马适求的密谋,震惊不已,恐惧顿时袭上了心头,急找三公,商量对策。

君臣协商以后,王莽立即派遣三公大夫(司法部副部长)王冉负总责,率领官军将士,前去钜鹿郡,逮捕马适求及其党羽,严加审讯。

穷追猛打之下,钜鹿郡马适求谋反一案,牵连到各郡、各封国才能出众的士绅豪杰,总计有几千人之多。

得到报告,王莽如临大敌,下旨将牵连进马适求反叛一案的士大夫数千人,以叛逆罪行统统处死。

一时之间,血腥恐怖,笼罩燕赵大地。

为了奖励大司空士王丹,见义勇为,举报钜鹿郡马适求一伙反叛皇帝的罪行,王莽特别下旨,赐封大司空士王丹为“辅国侯”,大加赏赐。

2

起先,王莽曾经颁布严惩私自铸钱的特别法令,处罚违背朝廷钱币改制的臣民。

凡是私自铸钱的,一律处死;凡是抨击败坏宝货,动摇人民对新王朝货币信心的,一律流放到四方遥远荒凉的地方充军。

然而,新王朝违法乱纪、私自铸造货币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监狱里已经人满为患,多到无法执行关押审判的地步了。

王莽也逐渐了解到严惩私自铸钱的特别法令存在的弊病。

于是,王莽再次下旨,修改严惩私自铸钱的法律,把处罚稍稍减轻。

凡是私自铸钱的,连同妻子儿女,一道没收为官府的奴婢。

官吏和邻居知道犯罪案件,而窝藏包庇,不检举告发的,一律同罪。

散布谣言,破坏钱币信誉的,如果是平民百姓,则罚做苦工一年,如果是官吏,则被免职。

王莽并没有意识到,新王朝货币改革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货币改革不合乎流通的基本原则,人民对新王朝的货币没有信心。

所以不久,新的流弊又重新不断产生,始终都不能够改正。

那时,新王朝内部,也有些明智的大臣,早就发现了王莽复古改制的诸多弊病,希望安抚百姓,挽救摇摇欲坠的王朝的统治。

然而,新王朝的战车,掌控在以王莽为首的一群狂妄自大的疯子狂人、昏庸颟顸,贪婪无能的权贵手中。

这些新王朝大臣,根本就没有他们的皇帝王莽那样远大的理想,一心一意只想搜刮掠夺百姓的财富,谋取自己的最高最大利益。

像前大司马严尤、国师刘歆、大司空史范升等明智杰出的大臣,一个人的努力,根本就于事无补,无济于事。

3

当初,太傅平晏去世以后,王莽遂任命懂事听话的予虞(水利总监)唐尊,担任太傅一职。

太傅唐尊,见朝廷摇摇欲坠的颓势,心里非常不安,想有所作为,挽救新王朝。

唐尊常常与自己的同僚下属谈论道:

“诸君:

唐某私下以为,国家空虚,四海骚动不安,人民贫困,这种种灾祸的根源,都在于朝廷上下骄奢淫逸,没有量入为出、奢侈过度。

只要改变这种局面,定能够挽救朝廷危机。”

僚属们知道朝廷倾颓的深层原因,但谁也不愿意说破真相,生怕触犯皇帝忌讳,纷纷赞同道:

“太傅大人言之有理,我等十分钦佩。

请太傅大人,率先为人师表,为我们做好表率,定能够改变这些弊端。

我们愿意与太傅大人一道,以身作则,移风易俗,帮助陛下,建立千秋伟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