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陈西峰商路笔记 > 第174章 经济学家的胡说

第174章 经济学家的胡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胡会毕竟是全国知名经济学家,有了他的大胆预测,吴明的胆子更大了,他想利用这个时机,把远成集团打造成全国排名前十的房地产集团,把十会盟打造成全国第一的由富家子弟组成的经济组织的盟会。

屁股决定脑袋,既然老板有这样的雄心,作为投资顾问,胡会当然要投其所好,再说胡会也擅长做这样的事情。

远成集团不可能只有一个投资顾问,其它二个年薪只有胡会十分之一的投资顾问

则坚持远成集团要注意投资安全:谨防冒进、谨慎扩张、谨防多元化。认为多元化发展对企业而言是九死一生。

只是,吴明在内部干部大会上对这二个投资顾问“还不明白集团重大战略”的声音进行了批评。

民营企业的老板往往很强势,并不是二个书生式的“投资顾问”能够改变的,而且全国知名的经济学家、集团的首席投资顾问胡会还明确支持多元化、激进化发展战略,于是他们二个人的声音便完全被埋没了。

由于谏言降负债、反对多元化等意见未被采纳,难以融入并进入到远成集团决策层,难以发挥其智囊作用,这二个投资顾问最终选择辞职。

而没有了任何人的谏言,胡会和吴明的投资决策更加激进、更加冒进。

吴明在远成集团最近的开会中进行反思,如果五年前不搞多元化投资和激进投资,停下来减负债,那么远成集团应该发展的更好。但在那一年,吴明在胡会的支持和鼓励下,最终选择了多元化、加大杠杆、大肆扩张。

有钱难买回头看。

现在看来,吴明属于当局者迷、信心满满,胡会的所谓“研究”和“报告”则是投其所好。

房价的快速上涨,形成了巨大的泡沫,从而引发“脱实向虚”,影响实体经济和企业家精神。

另外,高企的房价,成为抑制消费的首要因素,不利于打通“内循环”,房地产引发的社会焦虑,波及到年轻人躺平、低生育率,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必须出手进行解决。

当然,陈西峰明白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造成远成集团的今日困局,最应该反思的还是吴明本人。胡会顶多算是“外因”、“助燃剂”。

从后来的虚影队员的进一步调查后,陈西峰发现胡会居然已经被风云会的会长李家凡收卖。

李家凡得知胡会被吴明的远成集团聘请为首席投资顾问后,秘密地与他见面,通过一番商议,李家凡拿出5000万元给胡会,让胡会积极鼓动吴明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李家凡之所以想这样做,就是通过一种没有任何人会怀疑的手段,悄悄地、秘密地把远成集团推向深渊。

远成集团破产了,吴明就不可能继续担任凌云会的会长,既然会长担任不了,那么吴明也就不能继续担任十会盟的盟主。

而盟主空缺了,那么作为十会盟里最资深的副盟主,李家凡就能成为十会盟的盟主。

拿5000万元进行投资,在三年内或五年内便能成为盟主,李家凡觉得还是很合算的。

本来的话,胡会还觉得自己得费一番精力和时间才能说动吴明,没想到吴明本来就是喜欢开展多元化投资,他想的是有人给他更大的投资信心而已。

于是,胡会在吴明和李家凡二边都讨好、二边都收钱,五年来,他一共收到了7500万元报酬。

许多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赚不到这些钱。

李敏伟向陈西峰说起了吴明激进投资的原由后,重新回到目前的现实问题上。

远成集团的300多亿商票背后,是与远成集团合作的无数大中小供应商,牵涉建筑、材料、家居、园林、广告等多个行业,这些商票流向了其上下游企业的每一环,上至总包单位、一级供应商,下至广告公司、日用百货店。

而当任一张商票无法兑付,持票人有权起诉商票上背书转让过的所有企业,追讨账款。

被起诉的公司将面临基本账户被冻结的境况,无法交税和社保,这会导致一条产业链上的企业几乎全线瘫痪。

原先的话,商票到期后,远成集团在当天或者隔天就会到账。但从今年开始,远成集团的商票兑付开始变得十分缓慢,开始是十天半个月才会兑付,到后来,时间拖延至三个月、甚至半年。

李敏伟此时说道:“现在这些企业主都掉进了水里,只能通过互相起诉的方式,拉更多企业下水。一般来说,谁的账户上有钱就起诉谁。昔日的合作方互相起诉,甚至有朋友反目,只为拿到钱。”

“不只是企业账户,只要企业主名下有房子、车子、厂房,都可以查封。”

陈西峰从这里看到了一个把已经在深渊旁边的远成集团推下去的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