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墨迹诸天 > 第二十一章 龙珠

第二十一章 龙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送走凝阳师徒,李墨的生活再度变的单调且规律。

  每天除了练功,还要给明心和二十个小学徒上数学课。然后再和明心一起,听夫子讲解古文,学习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化。明心是正经上课,李墨就是蹭课白嫖。

  现在给明心上课的夫子,是李墨托陈家专程请来的东南大儒林锴。

  之前那位给孩子们开蒙的夫子,发现明心进步飞快,深觉自己学识有限,深恐耽误了明心前程,特意向李墨推荐大儒林锴。

  据先生介绍,林锴老夫子为人风趣,最善育人。几十年下来,桃李遍天下。虽然当官的不多,可是在士林中却享有极高声誉。对于李家这种不图科举的家庭来说,这样的夫子最合适。

  李墨有个优点,碰上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听听人家专业人士的建议。

  既然人家先生都说林锴学识好,又会教人。那他就投其所好,诚心诚意的去请。至于说老先生已经闭馆数年,那都不叫事。只要人活着,就必然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办法打动他。

  现在的李墨,是要钱有钱,要门路有门路。对上这种两袖清风的老夫子,几套佳品文房四宝,再搭几卷后世工业仿真印刷的著名书贴……

  糖衣炮弹两轮饱和式攻击,老夫子没撑到第三轮就服了,直接带着亲孙子上门来坐馆。

  李墨也是诚心对待老夫子,有专人服侍衣食住行,更有医师隔三岔五上门请平安脉。连他带来当书僮用的孙子,也在李家享受少爷待遇。

  每天只要老夫子讲解一个时辰课程,其他时间都由他自由支配。各地世家为讨好李墨,特意送来的那些珍本秘藏,完全向他开放,随他任意翻阅抄录,上好的纸笔更是不设上限,敞开了用。

  这些外物都只能算是投其所好,最关键的是,听课的李墨和明心都是神童!

  对这种教了半辈子书的老先生来说,有什么能比碰上个好学生更让人动心?就是两个好学生!

  李墨和明心跟着林锴读书,进境飞快,可谓一日千里。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书法。

  明心到底年纪小,书法刚刚起步,还在打框架。用老夫子的话说,未来可期。

  李墨年纪大,还多了两辈子的硬笔习惯。再学毛笔字,简直要了老命,再怎么用心,总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老夫子说这就是基础没打好,从根上就歪了。想要练好字,恐怕希望不大。

  这么一说,还把李墨那颗好胜心给勾了起来。遥想当年,他在九年义务阶段,那一手硬笔书法,也曾经很是拿过几朵小红花的!

  就算行笔原理不同,可是方块字的审美总没两样吧?

  李墨在空间里淘了又淘,比了又比,最后翻出几份沈度的馆阁体字贴。这玩意说是楷体之大成者,想必争议不大。

  得嘞,以后就专心临他的贴。照猫画虎硬上,就不信还能跑偏到哪里去。

  沉浸在学习和修行之中,时间就过的很快。

  三月下旬,陈庆亲自送来第一批采摘的嫩辣椒和鲜番茄。蹭了一顿李墨亲手炒的菜,又匆匆离去。

  据他说晒盐场已经出盐,而且产量极高。现在晒盐法已经抄送朝廷,朝廷也已选派人手到盐场学习。

  有新粮新菜,又有新式晒盐法,种种不可思议的贡献,早就引来各方关注。就等着土豆和红薯收获,然后一起汇总计功,看朝廷能给李墨封个什么爵位。

  大功稳稳在手,赏格还未定。现阶段,就是笼络人情的最好时机。只是李墨沉迷学习不可自拔,闭门谢客,把这些俗务拜托给陈家打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