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钱清 > 86.移民

86.移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山东东昌府东阿县,地处黄河平原东阿县土地却不算肥沃,盐碱地一块连着一开,若是雨水下的勤些,盐碱被降水压下去,每亩地还能有收个一石左右的麦子,再加上玉米,红薯搭配着吃,老百姓勉强混个温饱,若是遇上旱年,雨水少些,地里盐碱上翻,那麦子,玉米基本就绝收了,即便收些红薯也只够半年的口粮,到那时村里的人都会拖家带口的去逃荒乞讨,一直到来年开春才会回乡,往往能回来的人口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

  刚到此地的时,张小毛总是小心翼翼的跟在师傅后面走,东阿县城的街道上不时有灰尘吹过,迷的人眼都睁不开,地面上也是污秽横生,街两旁横七竖八的躺着许多逃荒过来的人。县里衙役似乎见惯了这样的场面,来回巡视的时候都懒得多看一眼,只要不闹事就行,其他的一概不问。师傅带着张小毛,在县衙旁边的十字街租了一个两层的小楼,下层做店面,上层住人,简单装修了一下,又以每月800文的价钱招了六个伙计和两个厨娘,签了锲约,便挂出了招募处招牌。县衙那边早早的打点好了,县太爷还专门派了几名差役来维持日常的秩序,县里的户房司吏也派了书吏过来,毕竟人口流动需要户房核查户籍和签发路引。当然,县里也不白干,每招募一名,县里可得五钱银子的奖励,每月结算一次,绝不拖欠,至于县里怎么分配,招募处可不管。拿了银子,自然要办事,何况上官还专门发过行文,要求各府,道,县全力配合,县里为此专门发了布告,又派人到各镇各村去宣讲。起初招募的效果不太好,尤其乡绅地主还明里暗里抵制,就怕把人都招募走了没人给他们种地了,有些人还造谣说这是贩卖人口,希望以此恐吓老实的百姓,张小毛听了这些传言,当时便急了眼,唯恐师傅完不成招募任务,可师傅听了只摇头笑笑,并未放在心上,只说时机未到,在耐性等几日便好。

  果然,不过五六日的光景,便陆陆续续有人报名,起初一天不过十来个人,后来便增加到每日三四十人,每满一百人,招募处便会安排这些人统一洗澡理发,集中隔离七天以确保没有传染性疾病,然后户房司吏便会核对他们的户籍信息,不是随便报个名就行的,先需要知会此人所在地的里正,村正等人,由他们出具保书方可。待一应文书俱全且核实无误后,户房司吏会出具一份锲约和路引,让应募人签字画押,然后招募处会一次性支付给应募人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并开出收据以作留存,随后,这一百人会在张小毛的带领下去东昌府的集合点,在这里会有专门的船只接应他们,因东昌府紧邻京杭运河,船只会带着这些人沿着运河一路南行,直抵终点杭州,然后再换乘海船到达台湾。

  如今天气渐热,虽有车马可乘,但是脑门上依然汗津津的,张小毛招呼随行的众人到路边树荫下歇歇脚,喝口水,听了东家发话,随行的一百多人便呼啦啦的往树荫下赶去。张小毛下了马车,接过伙计递上来的水袋子,仰头灌了两口,然后长长的打了个水嗝,方才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了。旁边便有人小声的问道:“张头,咱们啥时候能到下个集合点?”,张小毛笑了笑,说道:“快了,日头落下前差不多就到了,怎的?不会是又饿了吧?”,那人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两声,说道:“是有点饿了,早上就喝了一碗稠米粥,吃了一块蒸饼,这走了大半天,肚子有点扛不住!”,张小毛听了哈哈一乐,扭头吩咐跟随的几个伙计,从马车上搬出一个框子,打开盖帘,里是慢慢一筐的白面饼子,一个足有一斤半重。张小毛让伙计给每人发了一个,又从马车里搬出一个装咸菜的陶罐,里面是切好的咸菜块,每人也发了一块,众人就着清水吃了饭食,然后继续赶路,终于再日落前赶到了集结点。

  东昌府的集结点在城郊南十里,原本是一片旧窑厂,后来黄河泛滥,运河堵塞,官府整修运河所挖出的淤泥都堆积在此,地势逐渐变高,面积也逐年扩大,现而今已有一百七八十亩大小,势高了便存不住水,也没法再种庄稼了,逐渐成了荒滩地。皇家开拓公司开始招募垦荒百姓后,这里便被买了下来,经过一番平整和建设,成了东昌府,济南府,德州府的集结点,三府招募的百姓都会在此集结,待满足2000人后,便会有船队到达,载着这些人南下。当然,在集结点还会对这些人进行简单的编组,每20人为一组,100人为一队,地域也全部打散了,防止出现同乡同族的小团体闹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