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人在拘留所,嫌疑人竟是我自己 >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个本质!‘我知道,但...他故意的!’【四合一】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个本质!‘我知道,但...他故意的!’【四合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在拘留所,嫌疑人竟是我自己正文卷第二百七十六章两个本质!‘我知道,但...他故意的!’【四合一】一般的案发凶手,藏匿尸体是为了什么?

  答案是为了不让警方发现。

  那如果说,对方要是有一个计划,那藏匿尸体,便是为了给自己的计划增加可进行的时间。

  同时,问题又来了

  警方发现的这起案子,是计划的开始,是对方在为以后的计划争取时间,还是说

  是在计划中!?

  换一句话来说。

  那就是.

  对方是否在这起案子案发之前,也用同样的手法杀过人!?

  只是因为考虑的很细致,所以未曾让人发现,只有这起因为民事纠纷而产生了矛盾才被发现?

  徐浩和王超不知道,毕竟,他们不是算命的,不能掐手就知道答案。

  但没多久,他们就知道了.

  “第三起命案查到了!”

  晚上,刑侦支队办公室中,王金对着众人说出一组组员提供的线索。

  三起命案

  对方在杀害张萍一家之前,已经犯下了两起命案!?

  还有吗?

  又还会有吗!?

  “受害者一共九人,分别为,三人之家,两人之家,以及一个四口之家。”

  “根据你的猜测,我们对受害者附近的邻居进行了一定的盘问。”

  “案发时,四天前后,附近的人并未在家门附近看到成群结队,又或是鬼鬼祟祟的人。”

  王金开口念着,他脸上还有黑眼圈,不过已经习惯,也没再多补觉。

  “同时,三起案发现场,受害者遭受到的伤害大小相差不多,均是被人用钝器,利器多种凶器剁成碎肉!”

  话音落下,众人陷入沉思。

  九个人.

  宛若猪肉一般,被人分割成块,随后丢进肮脏的下水道中。

  “是熟人作案吗?”

  “九个人的熟人?”

  “不是,受害者九人,三个家庭之间并没血缘关系,也从没见过面。”

  “那凶手为什么要找他们!?”王超眉头锁死。

  “案发现场和受害者身上的伤痕能表明,凶手对受害者的恨意很浓!”

  “如果受害者并非一个整体,而是互不认识的状态,他们是怎么精准得罪的凶手?并且还都能让凶手产生如此剧烈的恨意!?”

  举个例子。

  你在路上走路,突然有个人对你吐痰,你会感到厌恶,甚至是直接动手打人。

  如果对方是五六个人,成群结队的对你吐,那你必然是每人都会打,若是打不过,心中越想越气,生出了怨恨,会去杀人,这是有可能的。

  但是

  没道理你在路上走着,遇到一个人朝你吐痰,然后又走了一百米,又遇到一个人吐,再走一百米,还有人开口吐

  尤其是吐痰的人互相不认识!

  这概率就很小很小了.

  “从作案时间来判断身体年龄以及凶手的数量来看。”

  “对方至少有五人!”

  “五个人,五个年轻,身强体壮的人,九成的概率并非血缘兄弟,不是一家人,换句话说,他们非互相认识。”

  “那又奇了怪了”

  赵谦呢喃的说道,他的脑细胞开始疯狂死亡。

  五个人,互相不认识,又是如何让他们聚在一起杀人的?

  并且,从作案手法来看,受害者与凶手之间的矛盾是同一类!

  这有点匪夷所思了!

  为何匪夷所思?

  依旧是那吐痰的例子。

  你在街上被人吐痰了,随后想去杀人,但同一时间段,会发生五个人被人开口吐痰,随后杀人?

  而且这五个人还能聚在一起商讨计划,随后杀人!?

  这个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矛盾点,重点在于凶手与受害者之间的矛盾点!”

  徐浩看着桌上摆列的信息,眉头紧缩。

  “五个人,若是其中并无兄弟关系的情况,并且对方的矛盾都相同的话,那案发现场应该会有五个!”

  “五个不同的家庭,但却会有一个共同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什么!?”

  “并且,凶手几人,又是从哪里知道对方和自己有着同样的矛盾?要知道,没人会将自己杀人的想法告诉他人!”

  办公室再次陷入沉思。

  如徐浩所说的一样。

  目前有两个重点。

  一,受害者与凶手的矛盾:为何互相都不认识,阶级也不同,却能产生同一种矛盾,且让人愤怒到杀人!?

  二,凶手是如何与其余‘同类’取得联系的!?

  你要是想找人帮自己杀人,你会在大街上,扯着嗓子说自己想杀人,谁来帮帮你?

  不会,甚至说,不会给任何人说!

  那么问题来了,在话语不说的情况,对方是如何做到,能精准找到有同样目标,同样矛盾的‘同类’?

  别说杀人凶手了,就是徐浩,在脱下警服,不扯着嗓子喊的情况下,找其余四个不认识的警察都挺费劲。

  “对方存在一个能联络到‘同类’的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是网络,比如企鹅群,也可以是某些组织,但不论是如何,对方必然会有一个交换信息的中转平台!”

  徐浩沉思半晌,一句肯定的话语说出!

  在没人会主动透露自己的情况下,唯有中转平台能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那矛盾点呢?”

  王金抬头询问,对刚才的话,他表示赞同,但矛盾点,众人商讨半晌也没讨论出来。

  徐浩没立马回话,他抬头,看着小黑板。

  黑板上有着受害者的信息,有制定下的目标,有计划,更有侦查方向。

  【张萍,女,四十八岁,荣福街道307号住户,口风不好,喜欢嚼舌根,管不住嘴.】

  【张恬,男,五十一岁,307号户主,性格沉默寡言,无不良口风】

  【赵莉,女,三十一岁,平华小区b栋601号住户,口风良,热心,帮助过很多人,口风较好。】

  【.】

  受害者有九人。

  九个人,性格几乎没有相同的!

  有的和蔼热情,有的尖酸刻薄,有的喜欢嚼舌根,甚至还有几本不怎么开口的

  “人数太多,其中很有可能是无辜被牵扯进的人.”

  徐浩沉思片刻,他示意众人看向受害者伤痕的照片。

  “凶手的恨意很浓,杀人时,在感到不解恨的时候,恨意会溢出,会牵连到周围人。”

  “比如说赵莉的三岁女儿。”

  “你们觉得他会得罪凶手吗?”

  受害者中,其中有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对方连话都说不明白,就算本身是熊孩子,那岁数不够,也熊不起来。

  “但这孩子还是遇害了。”

  “她得罪不了凶手,但凶手的恨意依旧发泄在他身上。”

  “同理,我认为,九个受害者中,很可能只有三名受害者与凶手有矛盾,剩下的六人,均是被溢出的恨意所牵扯。”徐浩说道。

  受害者太多了,没道理连那个人格都没形成的孩子都能惹怒凶手。

  就像当初的六洲省连环爆炸案一样。

  受害者一家惨遭屠戮,一家上下五六人,上到八十岁老妇,下到一岁幼童。

  全都被虐杀至死!

  但真正得罪了凶手的,却只是隐藏在五个人中的其中一人。

  “你的意思是”

  “这九个人,三个家庭中,其中三个人会有一些共同点?”

  王金挑眉询问,他猜到了徐浩的意思。

  能让如此多人产生相同恨意的受害者,说没有共同点,那就是打死王金都不信的。

  但是,若是在九个人里寻找共同点,他们就是找到天亮也找不到

  没办法,其中有人是无辜的,无辜者的无辜特质会将产生矛盾的受害者的共同点给抹除。

  但若是将人数缩减至三个人,每个家庭一人就很好找了

  “是谁!?”

  众人的目光在照片中,九个受害者之间来回扫视。

  首先将一个三岁孩子,一个五岁孩子排除,那么,还剩七个人。

  七个人,性格各不相同,每个人都很鲜明,每个人又都没有交集

  这种情况下,共同点在哪?

  长相?

  性格?

  还是说,是家庭因素,又或是所谓的阶级?

  赵谦王超几个人就差把显微镜掏出来了,但可惜的是,依旧没找到什么共同点。

  而当一个人,想要寻找些什么却找不到时,心中便会涌出烦躁情绪,但越是烦躁,便越是找不到东西,而越是找不到东西,又会越烦躁

  这个感觉,就好似明知自己遗忘了某些东西,想去想,但却死活想不起来一样。

  办公室陷入一片寂静,偶尔有人会开口交流,但没多久又会被否决,最终只有叹息声响起。

  直到

  “张萍,赵莉,孙峥。”

  半小时后,徐浩突然开口,说出三个人名。

  几人一愣,王金眯了眯眼,看着他,没有反驳。

  “怎么说?”

  【张萍,女,四十八岁,荣福街道307号住户,口风不好,喜欢嚼舌根,管不住嘴.】

  【赵莉,女,三十一岁,平华小区b栋601号住户,口风良,热心,帮助过很多人,口风较好。】

  【孙峥,男,四十七岁,热情,好客,单亲家庭有一个孩子,对兄弟掏心掏肺,热情,周围人对此评价很好。】

  三个人,性别,年龄均不相同,甚至是家里是否有孩子,经济状况,父母什么的,没有任何一点相同的点.

  “共同点在哪?”

  王金开口询问。

  七个人,人数并不算多,他之前用了笨方法,将能组合成三人的组合全都列出,随后一个个的找共同点。

  这三人被他列出了,但不过被他们否定。

  口风相同?

  还是家庭相同?

  都不是共同点!

  “张萍,赵莉,孙峥,你仔细看一下.”

  徐浩默默说道,“他们都有很明显的他人评价!”

  王金一愣。

  这份文件,是由警方进行走访,询问周围邻居,最后拿到手的。

  按理来说,应该有评价!

  但是

  “评价太同一了,要么是绝对的好,要么是绝对的,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徐浩开口问道,眼睛不断的在三个人的信息来回扫视。

  不等几人询问,他又道:

  “代表他们的话很多!”

  “换一句话来说就是”

  “他们抛出的信息量很多!”

  他人对一个人要有明确的评价,两者之间是必然要有一个接触的,并且接触的次数要足够多!

  而接触还不够,对方还要抛出足够多的信息,比方说性格,又或是思维等,如此才能让一个人,在脑海中对另一个人建立一个‘概念’。

  “不管是好话,还是坏话,只要是从受害者口中所表述,那同一都是‘输出信息’!”

  “这是我认为的共同点!”

  单纯的用好和坏来判断某些事情的共同点,这方法徐浩直接就给排除了。

  在本质一样的情况下,只看表面,那是最容易被误导的情况!

  “你是说,话多,是受害者与凶手的矛盾点的起因!?”

  赵谦凑上前,他仔细观摩受害者的信息。

  “他们对凶手说了一些话,然后导致凶手杀了他们?”

  几人跟上了徐浩的思路。

  像是赵莉与孙峥,这种喜欢帮人的,他们没问为什么帮对方依旧会惹得凶手来杀。

  “对。”

  “并且,这些话一定是会对凶手造成一定影响的!”、

  徐浩点点头,接着又指着照片。

  “单纯的话语,只会让一个人厌烦,最多就是揍一顿,实在不行也会杀了对方,但不至于虐杀以及杀害对方全家。”

  “肉体,受害者的话语必然会对凶手的肉体,以及精神上,造成双倍的折磨!”

  说着,他微微一顿,紧接着再次开口。

  “并且这个折磨的时间”

  “会很长!”

  人是记吃不记打的生物。

  尤其是炎黄国,有一句话叫人死债消。

  在大的矛盾,在对方死后,也会烟消云散,没必要将全家屠戮。

  而凶手却这么做了!

  那就只能代表,对方的恨很浓厚!

  如此剧烈的恨意,只能代表,对方对受害者的恨刻在了骨子里!

  刻骨铭心,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了,记吃不记打也不是说着玩的,对方收到受害者‘输出信息’的影响,时间必然会久!

  “时间有多久!?”

  “几个月?难道要把活动轨迹,以及接触轨迹往前推几个月!?”

  “还是要推几年!?”

  王金眼角一跳。

  三个话痨,前几个月和前几年接触的人,并且输出过信息的人,会有多少?

  国安有办法查,但也需要时间!

  尤其是在大多人都被抽去应付之前的事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就更久了!

  到时候.

  估摸着凶手早就将人给杀了个遍,案子破了和没破没什么区别。

  “反推。”

  徐浩沉思片刻,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反推?”赵谦眉头一凝。

  “怎么推?”

  “正常的思路是,从受害者的视角去推。”

  “反过来,我们推凶手的身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