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天命水浒 > 第二百一十五章:复耕秋种

第二百一十五章:复耕秋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九月二十四日,濮阳城

  封堵完滑县缺口之后,晁盖带领众人到濮阳城驻扎。

  民以食为天,这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而是真正生死攸关的问题。

  所以,现在摆在晁盖面前的,就是组织百姓,全力以赴恢复生产,抓紧时间把冬小麦种下去。

  据说,小麦原产于西域。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英国说他们5000年前就开始种小麦。

  希腊说他们6000年前就开始种小麦。

  埃及说他们7000年前就开始种小麦。

  ......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种植小麦的没有具体考究,但是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遗迹中就发现了大量小麦炭化籽粒。

  而真正计入史册的,是商周时期自主培育出的冬小麦。可以在秋季种植,冬天休眠,夏季收获,与谷、稻形成了互补,起到继绝续乏,缓解粮食紧张的作用。

  这也是中国人口得以冠绝世界的一大法宝。

  “兑换冬小麦60万石!”

  晁盖一声默念,又花费了30万点财富,将冬小麦存到了仓库中。

  按照三亩地一石种子来计算,60万石可以播种180万亩田地。

  受灾最严重的滑县、长垣、东明、菏泽、兰考、范县六个县,受灾百姓多达百万,如果只是发给他们种子,让他们自行回家播种,怕是他们把种子偷吃干净都种不了一亩田。

  “这种时候,就得集中力量办大事了。”

  黄河大水冲过之后,地面都成了平地,以前的土地边界地标都不见了,正好,趁这个机会,搞大农场建设,明其名曰:屯田。

  受灾的百万灾民中,无地佃户占九成,少地平民占半成,大地主占半成。是想办法赚这90万人的天命值?还是赚那5万人的天命值?

  这还用选吗?

  晁盖决定先在滑县开个试点。

  麾下17万从黄河大堤下来的军民,正是热情高涨时,又从濮阳灾民中征集3万人,凑成20万。

  晁盖天眼一开,以自身为中心,前后左右各3千米,划定成一个大方块。内部再划定为36个1平方公里的小方块。

  小方块与小方块之间修筑道路、挖掘沟渠,方便将来水利灌溉。

  共计36平方千米,54000亩地在集体劳动之下,两天时间便播种完毕。

  晁盖将其命名为屯田1号。

  有了模板之后,20万人开始分成20个万人队分散到各县进行屯田建设。

  晁盖又花费16万点兑换了2万头耕牛,每个万人队1000头支援复耕建设。

  这下手里只剩下5.5万点应急了。

  给众人分好工,晁盖就不必再事必躬亲,带头下田。也有了时间关注其他方面的事情。

  河水退去,道路干硬之后,晁盖急命京东东路县工厂扩充产能,吸纳灾民进入工厂劳作。

  命令铁器厂暂停武器打造,全力生产铁犁、铁锄、铁锹、铁耙等农具,以五年分期的较低价格交给农民先行使用。

  命令水泥厂调拨大量水泥继续赶来滑县,继续加固大堤。

  命令受灾较轻的州县尽快组织百姓秋收、秋种。

  刘慧娘又回到了晁盖身后,挥笔疾书,写好之后盖上天王印,一道道命令传出,受灾前线的濮阳俨然成了新的政治中心。

  其实对于晁盖来说,他身处哪里,哪里便是中心。

  各方首领也纷纷赶到濮阳向晁盖汇报工作。

  “天王,南方传来消息,购买粮食行动在江南频频受阻。”

  刚赶到濮阳的宋江紧急禀报道。

  “原因?”

  “睦州青溪县方腊起兵,先占青溪,又攻占睦、歙二州。南面攻克衢州,北面横扫新城、桐庐、富阳各县,进逼杭州,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放火烧城六天,死者不计其数。

  方腊已经称帝,自号“圣公”,年号“永乐”,大肆封赏麾下文臣武将。这些人原本皆为平民,受尽官吏欺压,骤然得势,变得无法无天,凡是被抓住的官吏,都要被割肉断肢,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

  如今,江南已经糜烂,粮食更是难以购买。”

  “哦?”

  晁盖当然知道方腊起义,只是历史上他们是1120年才起兵,现在提前了3年啊。

  晁盖沉吟片刻后道:

  “传令阮小七镇海军南下,封锁长江,阻止方腊兵马过江北上。”

  “传令天柱营杜壆攻占合肥,就地扩军为天柱卫。经略淮右。”

  “传令南离营石宝攻占扬州,就地扩军为南离卫。经略淮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