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天师,我有一个异世界 > 099 四雷之境

099 四雷之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天师,我有一个异世界正文卷099四雷之境方府经过重建,不止重现了当年的繁华,甚至犹有过之,更是把两侧邻居的宅院也买了下来。

  五进院落、两座配院。

  高大的门楣、围墙,青砖碧瓦、亭台楼阁,放眼固安县,也是数一数二的豪奢繁华。

  后院。

  方正躺在软椅之上,身躯轻轻摇晃,口中悠闲清唱:

  “得隆冬……隆得里……隆冬里个隆……”

  “军爷……做事理太差,不该调戏我们好人家……”

  “好人家,歹人家,不该斜插海棠花,扭扭捏……,多俊雅,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海棠花来个海棠花,到被军爷取消咱,我这里讲话der……pia……扔在地下,从今后不戴这海棠花……”

  “哈哈……”从前院行来的柳清欢笑的喜不自胜,黄莺般清脆悦耳的声音脱口而出:

  “这是什么曲?”

  “古里古怪的,偏偏还蛮好听。”

  “随便唱的。”方正眯着眼,任由暖洋洋的天光均匀洒在身上,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

  “你想学,我教你啊!”

  “先不急。”柳清欢摇头:

  “《梁祝》我还没学好,先把它学会了再说,等到过节的时候,我与姐姐给方公子表演。”

  “别。”方正抬手拒绝:

  “大过节的欢喜日子,听《梁祝》这种悲凉的曲目太扫兴,还是换个合家欢来的合适。”

  “唔……”柳清欢歪着脑袋想了想,点了点头:

  “也是。”

  “方公子。”

  她轻移脚步来到身边,拉过一个软椅躺下,先是舒舒服服舒展了一下筋骨,才问道:

  “你为什么一直没有娶妻?”

  “这么大的方府,后宅就养了我和姐姐两个乐伎,还只能看不能碰,心里不觉得寂寞?”

  “怎么想起来问这个问题。”方正探手从身旁桌上拿了个糖果,放在嘴里慢慢品尝:

  “现在这种日子不好?”

  “好。”柳清欢语声悠悠,满是感慨:

  “从没有这么好过。”

  在这里,不愁吃、不愁穿,每月还有月钱拿。

  主要是东家性格独特,从不强迫两女做些什么,不论是舞曲还是乐曲都有谈不完的话题。

  两女从方正身上学了不少曲目,整日演练排解寂寞。

  时而跟着出去游山玩水,欣赏风景。

  就连少言寡语的锦书,也能与方正找到共同话题,有时谈到灯油耗尽都不舍得离开。

  时间,

  就这么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

  柳清欢从来没见过方正这样的男人,明明才华横溢,却无意走出这个小小的固安县。

  甘心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财主。

  不论是对待下人、对待她们,还是面对城中富户、衙门官员,态度似乎没有任何不同。

  其他人柳清欢不知。

  但在方正身上,她能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尊敬。

  或者说……

  平等。

  就算是歌姬、舞女,对方眼中也从未浮现过鄙夷,这种态度让两女为之惊讶了许久。

  渐渐的,反到习以为常。

  在方正面前,柳清欢也会变的十分放松,两人就像是相识多年的好朋友,无话不谈。

  男女之间竟也如此纯粹。

  此前她是从不相信的。

  至于坊间谣传方正出身世家,她也不信,世家弟子两女是见过的,虽然待人处事温文儒雅、谦逊和煦,但骨子里的高高在上却是无论如何也隐藏不了,这点与身旁人截然不同。

  不!

  应该说如此独特的人,世间无一与之相仿。

  “既然好,何不就这么过。”方正笑了笑:

  “不必想那么多。”

  “……”柳清欢抿了抿嘴,突然道:

  “方公子,伱觉得我姐姐怎么样?”

  “锦书姑娘?”方正点头:

  “很好啊。”

  “方某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相貌、气质超过锦书姑娘的人,只是看着都让人心旷神怡。”

  不出后院、不见外人的时候,锦书已经不再带着纱巾,反正方正也见过她的真面目。

  如此美人……

  花钱养着也心情愉悦,何况花钱也不多。

  “那……”柳清欢低声道:

  “你愿不愿意娶我姐姐?”

  “我记得方公子说过,不介意我们姐妹俩的身份,而且现在我们怕也不能嫁给外人了。”

  虽然方正没碰过两女,但整个固安县的人都只在,方府后院金屋藏娇,养着两个美人。

  名声传出去,嫁人就很难说到好人家。

  “我是没意见。”

  方正看了她一眼,笑道:

  “锦书姑娘才貌双全、知书达理,能娶到她可是三生有幸,不过锦书姑娘好像有心上人了。”

  “没有!”柳清欢一愣,急忙摇头:

  “这点我最清楚了,锦书姐从未喜欢过哪个男人。”

  “也未必是男人。”方正开口:

  “我对这点没什么偏见,当然……落在自己身上我肯定接受不了。”

  柳清欢张了张嘴,俏面通红、眼神闪躲,身体不停的扭动,似乎浑身上下哪都不自在。

  “东家!”

  就在这时,老刘的声音从后院门口响起,也算是帮柳清欢解了围:

  “衙门来人请您过去一趟。”

  “衙门?”

  方正皱眉,无奈摇头。

  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衙门来人,不是有事要方府出力,就是找各种借口要钱,不给还不行。

  总之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就来!”

  叹了口气,他从软椅上站起,朝柳清欢点头示意:

  “我有事,先过去看看。”

  “嗯嗯。”柳清欢连连点头,不敢去看方正:

  “你去忙吧。”

  *

  *

  *

  县衙。

  “方公子。”

  知县严大人刚刚送走一位客人,见方正行来,急忙伸手示意:

  “坐,快请坐。”

  “严大人。”方正拱手:

  “您请。”

  “哎!”两人都已熟识,自不必客气,坐下后严大人先是以一声轻叹开场,随即道:

  “身为一方父母官,严某为保百姓安宁,可谓绞尽脑汁、用尽心力,奈何总有处理不完的事。”

  “是。”方正点头:

  “严大人辛苦,固安县百姓都念着您的好,听说已经有人筹备万民伞,在大人离任的时候送上。”

  万民伞这东西现在已经烂大街了,哪一任知县走的时候都会带上几把,不过总是个好兆头。

  “是吗?”严大人双眼微亮:

  “他们有心了,也不枉严某操劳一场。”

  方正皮笑肉不笑的挤了挤面上肌肉,拱手问道:

  “严大人,不知今日唤方某来此所为何事?”

  “唔……”严大人轻捋胡须,慢声开口:

  “方公子可是位于固安县、三台县交界处的南堤?”

  果然!

  就知道是这档子事。

  “知道。”

  点了点头,方正道:

  “方某有些田产就在附近,说起来还要多亏了大人,我才能入手任家留下来的产业。”

  任家破灭,固安县不少富户吃的满嘴流油,他也不例外,趁机入手了几百亩的良田。

  价钱只有寻常时候的两到三成。

  当然。

  这笔钱一部分入了知县大人自己的兜里,一部分上下打点,给了府衙那边的大人物。

  “好说,好说。”

  严大人笑了笑,道:

  “前两日,有人来报,南堤已现崩溃之状,如果不做些什么的话,一个月内定会坍塌。”

  “届时……”

  “水患席卷数县,不知多少百姓因此遭劫。”

  说到最后,已是面色凝重。

  “啊!”

  方正面露‘惊讶’,急忙道:

  “那该如何是好?”

  “方公子莫急。”严大人摆了摆手: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只要在堤坝不支之前加固就不是什么大事,但加固堤坝也非一句话的事。”

  “需要劳动人工,需要搬运泥沙、青石,各方面都要花销,没个几万两银子是做不下来的。”

  说着双目炯炯看来,意思不言自明。

  “几万两?”方正声音微顿:

  “加固堤坝事关无数百姓的生计,方某的地也在附近,自也不想出现水患,既如此……”

  “我愿出五百两银子,以助固堤!”

  “五百两?”严大人眉头皱起,摇头道:

  “杯水车薪。”

  “方公子,你的方瓷生意日益兴盛,年入数千两白银不止,何必吝啬这区区些许银两。”

  “真要堤坝崩塌,你的损失又何止五百两?”

  “严大人有所不知。”方正急忙道:

  “方瓷非是方某一个人的买卖,还有其他几人需要分红,落到我手里的收益其实并不多。”

  “也罢!”

  他叹了口气,道:

  “一千两,我愿出一千两白银!”

  严大人没有吭声,只是端起一旁的茶盅小抿一口。

  艹!

  还嫌少?

  方正深吸一口气,表情也变的有些难看,再次拱手开口:

  “一千五百两!”

  “严大人,真的不能再多了,前段时间您说需要铺路造桥,方某已经出了八百两银子。”

  “再多……”

  “方瓷也支撑不了。”

  “一千五百两。”严大人眼神微动,终于点了点头:

  “那就一千五百两吧,劳烦方公子三日之内送到县衙,这钱非是严某所需,而是为了朝廷百姓。”

  “是。”

  方正点头:

  “严大人说的是。”

  “先别急着走。”见方正起身欲要告辞,严大人伸手示意:

  “还有一件小事。”

  “嗯?”方正抬眉。

  …………

  严大人身边有两位高手,一位是有着武师修为的龚护院,一位则是较为神秘的单书生。

  此人常做书生打扮,头戴儒巾,麻布长衣经年不换,手中常拿着一柄折扇,不时摇头晃脑说上几句之乎者也。

  论地位。

  单书生要比龚护院要高。

  论修为实力。

  此人手段诡异,似法师似武师,很少出手,寥寥几次出手无不阴风刺骨,让人心头发寒。

  许多见不得光的事,都是此人在做。

  在对方的引路下,方正来到一处偏殿,这里早有一人等候。

  令狐家家主令狐安!

  “令狐前辈!”

  “方公子。”

  “两位。”单书生轻敲折扇,伸手示意:

  “都不是外人,坐吧。”

  “是。”

  两人应是,各自寻了个位置坐下。

  任家出事后,固安县自是以令狐家为最,方府则是后起之秀,勉强能跟上令狐家的脚步。

  关键是,

  令狐安有意更进一步,家族精英大都去了兆南府,这几年也一直布置在府城的产业。

  方正则不同。

  方瓷、云织的生意扎根固安县,与诸位吏员、捕头乃至城中富户联合,根基在这里。

  时间一长。

  提及固安县两大家族,方府已然能与令狐家并列。

  “都水使王彪本是一介水匪,其父当年乃是水匪二头领,因与另外两位水匪头目心生嫌隙,秘密受朝廷招安,偷袭杀死了结义兄弟,拿兄弟的人头换来了都水使的官职。”

  单书生慢声开口:

  “此人违逆朝廷,谓之不忠;杀兄招安,谓之不义;做视堤坝显出崩溃之兆祸乱百姓不闻不问,谓之不仁。”

  “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之辈,当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