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黄沛二公终失位,沛公梅开第二春
新人要想上位,就必须摒弃旧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杨坚要将第一代领导核心刘昉和郑译排除在决策层之外。
对付这二人,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理由和手段,因为他们在朝廷之中,并不掌握实权。
他们在杨坚上位之后,延续了在北周一朝的工作和生活作风。
那就是不干正事,一心发财,自恃功高权重,无法无天。
朝野上下,称他们为“黄沛”二公(二人的封号),这显然不是一个会带来好运的称呼。
打倒他们,让他们投闲置散,朝野之间,即使不是欢呼一片,也很少有人会反对。
但杨坚对待他们二人的处理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刘昉,杨坚简单粗暴,他将刘昉撤职,将他原来的职位授予高颎。
但对于郑译,杨坚的心态就复杂得多。
因为郑译既是他少时的同学,也是他昔日在北周朝廷中的党援,那是他真正的帮手,他们二人可谓是少小两无猜,长大成朋友。
杨坚心下不忍,他心中还对郑译存有一丝温情。
于是杨坚采取了敲山震虎的敲打法。
当时郑译是杨坚的丞相府长史,当他一如既往,坐在公事厅中等待处理公务时,那些早已得到杨坚指示的下属,没有一个来向他汇报工作。
看到空空如也的大厅,郑译的心中更加空空荡荡,他第一次感到害怕恐惧,他也完全被吓坏了。
老于世故的他知道,他的时代结束了。
只是来得如此之快,却让他始料未及,他虽然惊慌,却并不太悲伤。
也许,在扶植杨坚上马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好了面对今天局面的心理准备。
郑译找到杨坚,立马跪下,匍匐而前,向杨坚诚心请罪,并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
杨坚看着脚下五体投地的郑译,并没有指责和痛骂他。
他反倒温言细语地宽慰郑译,并和他述说起往日趣事,昔年情怀,今日恩情。
杨坚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虽然不想让郑译再担任如此重要的官职,但他并未完全放弃这个昔日的同学。
塞翁失马,未始非福。
一时的打击,并没有将郑译击垮,他并未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他在杨坚朝还有一段浓墨重彩的传奇。
但在前期,他始终被杨坚打压而无法翻身。
郑译丢官在家,心中始终有一丝不甘心,闲来无事之际,心思大动,想通过左道旁门之术,给自己祈祈福,转转运。
但这件事很快被杨坚知道了,杨坚一生,最忌恨也最忌讳这种厌蛊之术,他没将郑译赐死,已经算是烧了高香。
但他对郑译讲了一句让他瑟瑟发抖的话,“我不负公,此何意也。”
这是一句足以让人浮想联翩的话,郑译经此一事,消停了很久。
但他又因为一件事,被杨坚当廷痛斥。
郑译和他母亲的关系并不好,就和她分开居住,对于以忠孝立国的杨坚而言,这也触犯了他的逆鳞。
杨坚正式下诏指责郑译说:“若留之于世,在人为不道之臣;戮之于朝,入地为不孝之鬼。”
话非常难听,也似乎有压抑不住的怒火,但杨坚还是留了郑译一命,他赐给郑译一部孝经,叫他熟读于心,善待老母。
杨坚始终没有放弃他这个同学。
虽然他没有让郑译进入中央核心权力层,但他和郑译却似乎一直保持着良好难得的私人关系,作为以猜忌刻薄留名青史的杨坚,竟然在私心之中,还保留这样一段同学之情,实在也是一个异数。
在隋朝蒸蒸日上,天下大局已定的时候,杨坚重新启用了郑译。
他先将郑译外放为隆州刺史,郑译以脚上生病为由,上书请求回京城治病。
这次外放,本来就是一种过场,是一个跳板,杨坚立即批准了郑译的请求,并且在醴泉宫为郑译摆酒接风洗尘。
此次宴会,君臣尽欢,杨坚对郑译动情地说:“贬退已久,情相矜愍。”
然后,杨坚让郑译官复原爵,重新封他为沛国公,上柱国。
杨坚看着满朝文武大臣,少有的表露出自己的感情,他以充满缅怀的语气说道:“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念此,何日忘之。”
也许,杨坚在心中想起了当年自己困苦遭忌之时,郑译对自己苦心维护之恩。
也许是杨坚想起了自己少时同学,已有几个毁于自己手中的命运无常。
也许,杨坚从头至尾,在心中,他一直把郑译当成那个春风十里,年少翩翩的同学少年。
高熲敏锐捕捉到了杨坚这种微妙的心态,他在杨坚和郑译君臣之间表现了他的高智商和高情商。
当杨坚命令李德林当场起草诏书时,高熲幽了郑译一默,他说道:“笔干。”
意思是笔上墨水已干,不能写字,想向郑译要润笔费,才可挥毫作书。
郑译心情大好,不假思索地说:“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这顺便在杨坚面前吹嘘下,自己虽然外放当了刺史,但自己二袖清风,身无分文,又哪来润笔之钱呢?
于是,君臣心领神会,开怀大笑,极尽欢乐。
真是好一场聚会。
郑译在杨坚一朝参与修乐,在古代社会,礼乐是社会运行的基础,郑译能参与主持这种国家重大的事情,可见杨坚对郑译的看重。
当礼乐修成,杨坚对郑译说:“律令则公定之,音乐则公正之。礼乐律令,公居其三,良足美也。”|
就郑译来说,他在北周为佞臣,但在杨坚的隋朝则为能臣,真可谓是君正臣明,主昏臣昧,一朝天子一朝臣,确实深得其理。
一切水到渠成。
杨坚立即扶正以高颎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而他自己也完成了登基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北周正式封杨坚为王,并赐国名为随国,赐郡二十,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
杨坚接受王的爵位,还有十郡。
但天下大器,需要名实俱符,从程序上说,杨坚还需要完成最后的一跳。
在杨坚封隋王的二个月后,他受相国、百揆、九锡、建台置官。
这是中国历史上权臣篡权覆国的标准步骤,杨坚距离建立新的王朝,就只剩下选择黄道吉日了。
但杨坚还有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