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 第226章:寻他千百度

第226章:寻他千百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正文卷第226章:寻他千百度张议平大抵的确是死了。

  经由在西平县留屯的陈瑞所说,张议平被之前来投的张定国,给暗害了。

  张议平这个人吧,能力是有的,着实有点识人不明。

  在交州的时候是这样,在汝南的时候,还是这样。

  张定国出身于汝南豪族,张议平起事之时,他就带着两千人来投,算是归义军的元老,深得张议平信任。

  但张定国抗击东胡的意志,并不算那么坚定。

  可以说,就是个投机者。

  一经起事,无论是在东胡人,还是在大汉,他的地位都会提高不少。

  而事实正如张定国所想的一样。

  东胡人一时半会儿,拿不下张议平带领的归义军,于是决定同时采取怀柔政策。

  用各种高官厚禄,收买归义军中的头领。

  张定国作为头领之一,理所应当,在收买名单之中。

  然后他在高官厚禄之下,就心动了。

  汉军确实势如破竹,但大军还在荆州,荆北都没攻下来。

  而归义军深处于汝南腹地,眼见着没有援军,无以为继。

  那为什么不直接投向东胡人呢?

  虽说种轩南下找汉军请求支援去了,可以目前并不明朗的局势,汉军又怎么可能,停止攻伐荆州,另行取道,派大军来支援归义军?

  汉军固然强大,朝廷固然如日中天。

  但太过遥远,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胡。

  于是乎,张定国就接受了东胡人的招安,又以有大事要单独与张议平相商为由,私下与张议平会面,暗中埋伏,下了毒手。

  随后带着张议平的脑袋,在西平县中发起了叛乱,带着近万兵马,归降了东胡人。

  陈瑞的断臂,西平县如今的萧瑟,就是因为那一场叛乱。

  群雄无首,加之大量中坚力量反叛,最后剩下的部分归义军士卒,心中已经没有几分战意。

  如果不是陈瑞对南下的种轩有信心,也对大汉朝廷有信心,勉强撑住了局势,估摸着归义军如今已经散了。

  可即便如此,为了抗击东胡,奋而起义的归义军,在动乱之下,已经所剩无几。

  而叛徒张定国,却靠着战友的血,成为了东胡人的座上客。

  “张定国”

  刘恪听着陈瑞对种轩的哭诉,忽而拿出了一份名单。

  正是之前种轩拟定的封赏。

  “张定国,扬武将军。”

  “扬武将军.?”

  陈瑞还听得一懵,没明白什么情况。

  种轩已经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单人单骑,冲入东胡大军之中,将那张定国给大卸八块。

  皇帝对归义军诸多将领的封赏,虽然大方,但也还没到是人是鬼,都封个官儿的地步。

  扬武将军只是个杂号将军,但也是将军。

  俸禄、部曲,都不少。

  现在的大汉,可不是之前缺兵少将的大汉。

  像是岳少谦在荆南提拔的沙里別,是因为自带部曲,还是五溪蛮首领,才能一入朝就有将军当。

  另一个敬道荣,哪怕他自称零陵上将,武艺也相当不俗,也是因为后续在江夏郡中,立了战功,才有捞着了一个杂号将军。

  因而,哪怕皇帝和朝廷,再怎么重视归义军,也不会给出太多将军职位的封赏。

  种轩还是废了好大一番功夫,斟酌良久,才确定了这个封赏名单。

  包括张议平的归汉将军,算得上数的杂号将军,其实也就封了三个。

  甚至连种轩自己,都没有。

  而张定国却能在其中,占据一席。

  足以见得,张定国在归义军中的威望地位,以及一众弟兄对其的信任。

  “这位是”

  陈瑞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这个一直在种轩身边的英俊青年,应该是朝廷的官员。

  这次多半是和种轩一起来,代表朝廷,给归义军封赏的。

  只是这更加让他愧疚。

  归义军已是这般模样,哪里当得起什么封赏?

  “这位是朝廷的大人,陈兄,你先为我们安排一个休息的地方,一路赶来,我也有些乏了。”

  “至于其他的事,待明日之后,再做打算。”

  种轩特意隐下了刘恪身份。

  若是之前,归义军势大的时候,与一些高层将领,告知皇帝亲自来汝南了,倒是能鼓舞人心。

  可现在归义军的情况,急转直下,覆灭几乎就在眼前。

  却是不能随意暴露身份了。

  而且还得特意隐藏起来,不然被东胡人知道了,肯定要派出大军合围。

  甚至朝廷大员的身份,也不太保险。

  要是义军之中,出现了第二个张定国,被东胡人收买,打算拿个朝廷大官儿当投名状,可就意外了。

  来到歇息之处后,种轩立即劝道:

  “还请陛下速回江陵,归义军只怕再难成事。”

  种轩很心疼,多年造反大计,如今功亏一篑。

  但还是很理智的分析了局势。

  再在汝南勉力支撑,不太现实。

  皇帝的用兵神鬼莫测,勇武冠绝天下。

  但也不可能带着一堆士气都没有,还未经过训练的义军,击破东胡人。

  而一旦被东胡人发现,派出大军围剿,只怕更是难以逃出生天。

  当前最重要的,还得是将皇帝安然无恙的护送回去。

  甚至种轩心中,还有一丝庆幸。

  之前他可是力劝皇帝派兵,北上支援义军。

  如果那时候,皇帝和军中文武同意派兵,现在只怕得出大事。

  当皇帝的就是不一样,目光比他个人长远得多。

  刘恪没有应声,只是反问道:

  “种卿不打算走吗?”

  种轩缓缓闭上了眼,就好像张议平一样。

  张议平思考的时候,也喜欢这么闭着眼。

  “臣要带着归义军南下。”

  “无论这归义军,还有多少,我都要带着他们南下。”

  “哦。”

  刘恪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继续问道:

  “张定国怎么办?”

  种轩睁开眼,毫不犹豫道:

  “兄长的血,死去义士的血,必须用叛徒的血来偿还。”

  他的眼神坚定如铁,嘴唇紧抿。

  他不仅仅要以血还血,要为死去的兄长,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还要给朝廷一个交代。

  皇帝亲自单驴深入东胡腹地,没有辜负任何一个义士。

  但他们却让皇帝失望了,辜负了这番盛情。

  张议平已死,归义军中有话语权的人并不多。

  种轩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他必然得拿出一个交代来。

  皇帝向来宽仁,可能不会让他这么做。

  但于情于理,他都得做点什么。

  种轩望着面前的皇帝。

  这位圣人天子,最初便是孤身入了东胡阵中,斩杀左贤王。

  而后全身而退。

  于是乎,种轩受此启发,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要闯进有着层层保护的东胡大营,劫杀张定国!

  “以血还血?”

  刘恪收敛起笑容,直视着种轩,有些咄咄逼人:

  “张定国被蒲前部东胡人奉为座上宾,甚至很可能已经当上了将军,还有着大量裹挟而去的归义军士卒,数量只怕近万。”

  “你想让他怎么偿还?”

  种轩依然没有任何动摇,直言道:

  “臣闻天下无难能不可为之事,而有能为必可成之人。“

  此话的言下之意是,这天底下,就没有做不成、不能做的事事情。

  总有那种能做,且一定能做成的人物。

  “说的不错。”

  刘恪觉得种轩说的是自己,他一身是挂,显然就是这种能为,且必可成之人。

  “劫营?”

  种轩重重点了点头,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臣与张定国熟识,种氏仍在汝南之中,且东胡人也一直未有去掉臣身上的官职。”

  “臣借口与张定国相议,张定国不知晓臣的来意,多半会相见。”

  “到时候,臣突然发难,直接将其捆了,再以其为要挟,杀出一条路来。”

  刘恪问道:

  “你一人?”

  种轩摇了摇头:

  “如今义军之中,多有心灰意冷之辈,但仍能挑得出五十悍勇之辈。”

  “五十人?”

  “五十人足矣。”

  种轩一时间豪气顿生,道:

  “张定国带了不少弟兄投奔东胡人,其中亦有不少人受过臣恩惠。”

  “待臣捆了张定国,振臂一呼,未必不能引得千万人相助!”

  “好!”

  刘恪赞了一声,他挺喜欢种轩的少年意气。

  年轻人就得气盛。

  而且这支归义军对大汉很重要,他也不想就此烟消云散。

  肯定得做些什么。

  “既然种卿有心,那朕就遣人回江陵,为种卿调集些人手。”

  种轩愣了愣,调集人手?

  以汝南郡目前的情况,朝廷还敢增派大部兵马过来?

  而后恍然,应该是调集些勇武之辈。

  像是典褚、赵宁之流,若是能来汝南,更能成事。

  再不济,数百军中健卒,也比义军靠谱的多。

  即便不成,也可以护着皇帝回去。

  “臣先谢过陛下。”

  几天后,就有一个军中主薄,乘着四轮车,赶到了西平县。

  “臣吕奉父,拜见陛下!”

  吕奉父赶忙拜见了皇帝,见着西平县一片萧瑟之景,暗自摇头。

  皇帝招他来,应该是清点战损的吧?

  清点好归义军还剩多少钱粮人口,再一口气带回江陵。

  毕竟就现在这个模样,想要再和东胡人作战,在敌后起事,着实不太靠谱。

  能不拖累朝廷就不错了,根本指望不得。

  种轩看着吕奉父一身文官打扮,又没有骑马而是乘着四轮车,虽说高大威猛身材魁梧,但也没有多想。

  应该是个文人。

  只是可惜了一番,没有典褚、赵宁,来个二流猛男也可以啊!

  不过有个文官,帮他稳固西平县,稳定军心,也不错。

  甚至可以说,这才是目前归义军最需要的东西。

  而且种轩在江陵时候,也曾听说过。

  汉军的监军,都是那位拿着石片割大腿肉的陈公,一手调教出来的。

  在鼓舞士气方面,很有心得,意志力格外强大。

  兴许靠着独特的话术,能将归义军的士气,拉上来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