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布衣首辅 > 第一百一十章 着眼安仁城

第一百一十章 着眼安仁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布衣首辅第一卷小元霸第一百一十章着眼安仁城朱庆在旁不紧不慢地说:「安仁确实重要,南来北往都要经过这里。

  从周围任何一个县到此城几乎都是百里的距离,行旅也好、客商也罢都必须在该县歇脚或补充。」

  他说着看看周围的几双眼睛:「朱某当年贩卖牲畜,对此有切身体会。」

  「丹哥儿,你对安仁有兴趣,是个什么打算?」韩安问。

  李丹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喃喃地自言自语着什么,踱了几步站定,忽然问:「朱司务到过安仁?走的水路,还是陆路?」

  「水路、陆路都走过,也曾在城里过夜歇息、完契纳税。」

  「安仁这地方人口可丰足?地形地貌怎样?你来讲讲。」李丹说着拉过张凳子坐下,叫众人也在地图周围落座。

  又让钟四奇和李彪去分别把巴师爷、赵敬子、刘社,杨大意和麻九舅甥两个,张钹、刘宏升以及陈三文给请来,以「余干来人了大家聚聚」的名义一起听听、商议下。

  叫毛仔弟去取两瓶凤泉,通知厨下找些下酒的小菜或者去附近的馆子、吃食摊上买现成的。

  大伙儿见状明白,这是是要借着给韩、朱二人接风之名行议事之实,马上都起身帮忙。

  抬桌子的抬桌子,找椅凳的找椅凳,忙活起来。韩安拉着李丹到一旁轻声问:

  「丹哥儿,你这是要做什么,怎么没来由忽然对安仁感兴趣?还找这样多人过来,那张图是不是先收了,看到的人多了不好吧?」

  舆图这东西在当时是很敏感的,不是谁都能拥有的。不是官宦、军旅身份,搞不好被别有用心的告了,往大了讲甚至可以安个谋逆的罪名。

  韩安毕竟是吃过亏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先生不必担心,这都是自己兄弟,一起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舆图这东西他们司空见惯了。」见李丹这样说,韩安才点点头,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李丹叫来的都是他自己亲信,只留林顺堂、高和尚和罗右他们不大熟悉余干的几个在校场上带队,其余的陆续到来。屋里坐不下且光线差,桌椅都排布在天井院落里。

  看看人已到齐,李丹带着韩安与朱庆出来同大家见面。认识的互相见礼问好,不认识的逐一介绍。

  韩安看着众人个个精神饱满,有几个比较认真的穿着箭袖、比甲,挎刀按剑皆有熊虎之姿,不禁讶异这两个月来众人的精神面貌竟然变化如此。

  分位次大家坐了,酒都倒上,却个个看着前面无人端盏。韩安正纳闷,见李丹起身,众人「呼啦」都站起来,韩安也急忙跟着起身。

  李丹把手面向下按按让大家落座,然后开口说:「今日请兄弟们来,是因韩先生与朱司务从本县来此探望,所以特地摆了酒席请大伙来给他二人接风。

  另外通告下,有一路贼兵在渠帅杨贺、杨星父子带领下流窜进了抚州,现已占领泸溪、金溪、东乡,不久前杨星更是在璜溪镇附近击败官军,并且进占安仁,向北窥视黄埠。」

  「什么?贼已到了黄埠?」因李丹事先嘱咐保密,来入席的都还不知晓,尤其几位余干籍的乍听说顿时大吃一惊!

  「哎呀,那不是已经在咱们家门口了么?」张钹瞪起眼睛叫了声。

  接下来李丹把近来周边不稳,县尊希望众人及早回归的话说了,又大概介绍下已经听说的仇天禄兵败前后。席上众人都皱着眉不说话。

  「一万官军呐,就这么没了?」赵敬子怒气冲冲地拍着桌子:「尸位素餐,南昌城里那些混账!」

  韩安早注意到他腰上的黄带子,倒是很理解这位皇族末裔的

  愤怒,不由地轻轻叹口气。

  「麻烦在于,大败会严重影响官军士气,以后野战对阵怕更不容易了。」杨大意摇摇头。

  「咦,刚才防御说东乡的县令被俘了。那,安仁的知县哩?」陈三文不知怎么忽然注意到这个细节。

  「没听说。」朱庆摇头:「我们来的路上听到消息非常混乱,有人说他降了,有人说他死了。总之说法不一。」停停又补充:

  「要说这知县还很年轻哩,就跟……赵司马差不多年岁。我在安仁曾见他赴任,城里士绅到码头上迎接,穿身儒衫倒真是一表人才。

  若是就这么叫贼兵给弄死,啧,太可惜了!」

  「哦,朱司务先前曾到过安仁,所以我想请他给咱们介绍下那座城的详细情况。大家不妨边喝边听,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来来,朱先生请到前边来。」

  李丹相邀,朱庆却不好意思站过去,连忙摆手表示自己就站在现在位置上给大家讲讲好了。李丹便由他。

  「安仁城呵就在信江边。城东、南都在高地上,西、北较为平坦。从余干过来是白马,然后杨埠、黄埠,再往前二十里就是安仁了。」

  「朱先生,从余干到安仁,总共多少里?」赵敬子问。

  「百里。余干到杨埠、黄埠、安仁,这中间都是二十几里的路,差不多少。」

  「好的,请继续。」赵敬子用支铅笔在纸上飞快地记录,韩安隔着桌子对那支不用添墨的笔看了又看,不知它怎么能写出字来的。

  「安仁七门,两个通码头,三个在山上,陆路两门分别是南门歌熏门和北面的拱极门。」

  「可有护城河?」赵敬子又问。

  「没有。南、北倒是有两条河可做凭恃。南门和西南门外各有座木桥,分别叫乌衣桥和万客桥,北门外也有两座桥,西为锦峰桥,东为洗马桥。」朱庆介绍说:

  「西面就是锦江,有南、北两个码头,北码头在西门观澜门外,泊系的都是商船。

  这是本县最早的码头,但是码头到城墙之间地方狭窄逼仄,所以客船、官船去南码头。

  南码头在西南的孟津门外,距离城墙七百多步远近,不过进城不远就是县衙。修得条石铺砌,蛮气派。像那周知县到任就是在南码头下船进孟津门……。」

  朱庆介绍得很仔细,对任何人提出问题都不厌其烦,他的温和耐心引起了很多人的好感。

  「……不过虽然城墙周长有四里,本县居民却只有六、七千人,其余都是行脚商贩、休整打尖的客人。

  故而城里空地相当多,尤其是城东。商铺和居民都拥挤在从财神庙到县学前的这条大街两侧。城西平坦,多是居民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