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区别大么?
事实上,在章荫将第一批进口纸板出手,看到了进口纸板巨大利润的那一刻起,李宪就已经在琢磨着新北集团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了。
这屁进口纸板,除了章荫自己的中南纸业自留一小部分之外,尽数都通过之前中南公司的客户渠道转手卖了出去。第一批四千三百吨,第二批三千多吨。合计……进价高达一千万的纸板啊!
短短几天之内销售一空,说明什么?
可不仅仅是进口纸板真香,比原来港城那头更香的问题。
从这里边儿,李宪看到了中国包装纸市场巨大的潜力。
在做纸板生意之前,他就已经知晓中国包装纸行业未来铁定是会迎来一波高速增长的。
无他,包装作为企业物流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不管是卫生纸也好,保健品也好,亦或者是其他任意一种流通消费品,只要是要出厂,要运输,要流通的产品,哪一个也离不开这。
但是同时,它也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一环。
可以说,包装纸业就像是人的鼻毛一般——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你不会注意它,但是每一次呼吸,它都会随着空气的流通轻轻摆动。
作为一个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产品,包装纸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太大了!
而现在,恰恰是因为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原因,这个行业无比的松散。大多数的包装纸业,都是像万象包装纸厂那样各自为战,独居一方,守着自己巴掌大的一块市场苟活,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更没有形成一个行业标准。
以前,李宪虽然清楚,但是新北集团的条件不允许他涉足这一块。因为新北集团说白了,现在还属于靠山吃山,凭借着林业局的优质木浆立足市场。
可是现在,随着美国进口二手纸板的渠道开辟成功,一切都不同了。
他不介意,在卫生纸之外,多一条稳稳的通往首富之路的基石。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一方面是美国巨大的回收纸板含量,仍然可以下探的进货价格,以及低廉的不像话的运费——这就如同拥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森林。
另一方面,则是现在已经到了九四年中旬,经过两年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华流通消费品以及工业品已经进入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二个,也是在整个改革开放几十年周期里最为流畅的快车道。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里,中国制造将迎来一次至少是量的飞跃!
第三个方面,则是造纸行业虽然各有专精,可是在管理,生产流程上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个从原料打浆到生产线成品的这么个过程。经过两年来的发展,新北集团积攒下来的管理经验,以及并购中南之后的渠道。
用得天独厚来形容目前摆在李宪的面前的资源,一点儿也不为过。
机会,千载难逢!
所以现在,跟岳之峰的讨价还价,不为别的。
只因为李宪觉得,自己的手里掌握着一手资源,但是却将其中大部分都转手出售,赚取了一个看似可以,但是实际上低廉的差价,太特么亏了。
他想的是,让新北集团,也介入到包装纸行业,在滚滚洪流之中,狠狠分他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