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清末的法师 > 第136章 一个承担所有罪名的道士

第136章 一个承担所有罪名的道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显,这和赵传薪的处世之道不符。

  而秋瑾也觉得对上此人颇为无力。

  两个人就没再说话。

  等下车,秋瑾忽然又对赵传薪说:“我在日本留学,那里有许多志同道合之士,若阁下有革鼎之志,不妨多了解了解。”

  说的既隐晦又明了。

  “算了,我去了容易成变态杀人狂魔,一旦犯了病一般人制不住!”

  摇摇头,秋瑾失望而去。

  话不投机半句多!

  爱德华·沙畹说:“这位女士,脾气不是很好!”

  赵传薪呵呵一笑:“是啊,她还会拎刀子杀人呢!”

  据说秋瑾女侠在日本加入了包括同盟会的多个“会”。

  赵传薪觉得自己无论加入哪个,以他性格怕是都要遭到这位女侠提刀追杀。

  而秋瑾回到日本上学,对一个辽地的同窗讲起了赵传薪。

  那同窗瞪大眼睛:“是不是绰号叫关外一点红,或者混元霹雳手,还有一剑无血?”

  “那他没说!”

  “这人厉害着呢,我跟你说……”

  听完后,秋瑾女侠直拍大腿:“这人真是没个正行,当时他若好好说话,我定会好生结交,推翻清朝的有志之士定会多一骨干了!”

  有志之士赵传薪对推翻大清并没什么想法,因为太麻烦了,还是交给有能力的人来做。

  这事就像癌细胞润物细无声扩散,当病痛显现,一拍片,晚期了!

  癌症晚期的清廷确实没救了。

  敦煌莫高窟的王道士将发现藏经洞上报给了敦煌知县汪宗翰,王宗翰起初没重视,后来上报给甘肃学政叶昌炽,此人本就是收藏家,一看便知其价值,但没有经费运送这批文物,京城里的官也没人重视,缺乏经费,于是一再搁置。

  敦煌莫高窟发现文物的消息,穿到了洋人耳中。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清廷不重视,洋人很喜欢,纷纷来买。

  王道士也算是有心了,从六年前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开始,就上报州县,想要官府接管。

  却被一再搁置。

  前县令和现任县令都让他“就地保存,等候处理”。王道士深知自己没那个本事保存,就骑毛驴跋涉800多里,带着两箱子经卷找肃州兵备道道台廷栋。

  廷栋告诉他:“这上面的字还没有本官写的漂亮。”

  基本心里已经拔凉拔凉的王道士,在去年想了个招,他直接给慈禧写了一封信。

  按他想法,慈禧总不会那么鼠目寸光吧。

  这信传没传到慈禧手中也不知道,反正依然没有消息。

  王道士这次灰心了,决定用他的办法来保护这批文物。

  咋保护?

  国人不重视,洋人重视啊。

  那些得到消息的探险家,考古学家,纷纷前来购买。王道士一个一个的接待,这些洋人的重视让他觉得宝贝卖给洋人,他们一定能保护好。

  这次爱德华·沙畹来华,跟这也有一定的关系。

  两人终于见到了王道士,这个穿着很小的泛旧的道袍,依然显得宽松的瘦小道士,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爱德华·沙畹说:“王,请你让我们看看那些经卷,看看洞窟里的佛像和壁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