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203章 祥瑞

第203章 祥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房杜几人也一起笑,一边一直没开口的紫袍马周,都不好意思的低下了脑袋。

  “陛下,我阿耶虽然六十一了,以前也一直是在军伍之中,但是,人生履历丰富,出身底层,了解民生,知晓百姓疾苦,办事大气,之前在龙桥堡也是很有威望,深得百姓信服,

  之前还率领三原百姓青壮组织乡团,抵抗突厥劫掠,

  他在三原也十年了,对这块地方知根知底,再则三原县有许多元从禁军落户安家,他也是元从禁军出身,出任县令,各方面都很合适,臣也是举贤不避亲!”

  房玄龄在旁边道,“陛下,武将军此前举荐武士恪出任神机坊署令,确实做的很不错。”

  李世民愣了下,仔细想想,好像也是这么个情况。

  除了年纪大些,各方面好像应当都还比武怀玉更适合当这县令,只是李世民初心是想好好历练培养下武怀玉的。

  “马周,你觉得呢?”

  “陛下,此事涉及臣内亲,臣当回避。”

  李世民考虑了会,最后却还是拒绝了武怀玉的举贤不避亲,表面理由是神机坊署如今还刚展开,还离不开武士恪这个坊署令。

  “你再举荐一个,不要光举亲,也可举贤。”李世民道,“关键是得有才干,擅长庶务实干的那种。”

  武怀玉想了想,倒是想起来一人。

  “臣举荐富平县主簿张行成,”

  房玄龄听到这名字有些惊讶望向武怀玉,“武将军识得此人?”

  “前不久遇到过,他富平县主簿任满,在京侯选,家贫困难,借了京债,到期还不了钱被人逼债十分狼狈,我恰好遇到,后来借了他钱先还了那债,他邀我至家坐了会,跟他聊了一番,发现他很有才干。”

  房玄龄对李世民道,“陛下,张行成是河间名士刘炫的弟子,大业年间以察举入仕,授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隋亡后效力于王世充,为其度支尚书。

  武德四年,大唐灭王世充,张行成归附大唐,任为谷熟县尉,代替县中计吏在京负责上计,期间还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改任陈仓县尉。

  七年,吏部侍郎张锐举荐,授富平主簿,算算时间,确实应当是刚任满。”

  李世民听了,“那此人能力如何?”

  “此人曾经师从名士,祖上还是西汉宰相张苍,只是家道中落,但为人刚正,执法严明,听说他在地方任上,不畏豪强,有才学也有干力。”

  在隋朝察举入仕,说明起码也是个寒门出身。在隋朝能做到员外郎也不简单,王世充还封他度支尚书就更说明很有本事,毕竟那可是六部尚书之一。

  虽说归唐后,做的只是县尉、主簿,但在京上计期间,还能顺便考个进士,又能得吏部侍郎的举荐,这人肯定各方面都不差。

  只是不知竟沦落到借京债还不上让人逼债的份上。

  不过这种穷官,李世民反而挺喜欢,说明这种官员出身寒微,且不贪污。

  “明天召张行成觐见召对,朕亲自考考他的能力,要是果然才干出众,这三原县令便是他了。”

  谷熟县尉、陈仓县尉、富平主簿这三个张行成任过的唐朝官职,皆为从九品,芝麻小官。

  但估计是受曾当过王世充度支尚书的影响。

  而现在,正六品上的三原畿县令之职已经在向他招手了,这都是因为武怀玉一句话。

  “武怀玉,便由你亲自去通知一下他。”

  皇帝还特意给武怀玉一个得人情机会,让张行成记他这人情。

  “要是此人没能力,朕到时可也要追究你举荐不当之罪哦。”

  议事结束。

  李世民要起身离开,武怀玉道,“陛下,臣今日有祥瑞要进献。”

  “祥瑞?”李世民疑惑的打量着他。“何物?”

  “玉米!”

  李世民听到这名字,更疑惑了,玉和米连在一起,那是什么东西,跟稻禾一样,却能结成玉?

  “陛下,此玉米现在就暂存宫门处,陛下请允许臣取来。”

  “此玉米是何物,能称祥瑞?”李世民忍不住好奇,但又警告武怀玉,别搞那些什么虚假的东西哄骗他。

  “陛下,玉米是一种庄稼作物,如高粱一样长很高的杆,杆上能结玉米棒,一个玉米棒晒干能脱二三两的玉米粒,亩产能稍高于稻麦粟黍,虽然在平原地区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玉米耐旱甚至稍耐盐碱,天南地北也皆可种植,尤其是在山区很适合,春秋两季都可种植,

  玉米既可鲜食,也可成熟后收获晒干储存,可磨面做粉当成做粮······”

  李世民越听越惊讶,最后忍不住站了起来,耐旱甚至稍耐盐碱,还南北气候皆可种,山间平原也都可以,产量还挺高,那岂不是既有麦稻的高产量,又有粟糜的耐旱等优势?

  “赶紧去把这玉米取来,朕要好好瞧瞧!”

  刚击退了突厥入侵,现在长安的粮价开始回落,朝廷也在从各地加紧调集粮食入京,但可预见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仍会有很大的粮食缺口,肯定会有饥荒。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现在朝廷君臣很关心的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