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阳光下的平阳府 > 第七章 施手段流民得安置 斗流氓官家…

第七章 施手段流民得安置 斗流氓官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script>app2();</script>

<script>read2();</script>  杨伯雄将衙门各处的锣都借来带到东外城,让捕快沿街敲锣高喊:“南城门外,官府救济,馒头白菜,先到先吃。”

那些流民即使不信也禁不住引诱,悄悄地去看。

果然看见三辆车上拉着冒着热气的汤桶,有胆儿大的上前果然领了馒头盛了白菜汤,大口地咬着喝着。

这是无法抵制的诱惑,眨眼间三辆马车周围挤满了乞丐、流民,领了汤饭就地蹲着,一大片足有几百人。

这时杨伯雄骑着马带着人已将这一片的去路堵了,马也要显显自己和主人的威风,扬起两蹄一声嘶鸣,马蹄哒哒地在青石板上踏着响。

杨伯雄高声喝道:“尔等休怕,我等非有不良之心,只是要将官府救济的饭食送于你们。现在吃饱,今晚太阳落山后还有一餐,明早、晚还有一餐馒头、白菜汤。

见流民们发愣听着,又高喊:“如果尔等不四处流窜,本府还要择良处,给你们搭窝棚,这几日想要温饱的就跟我们走;想被棍鞭驱打甚至抓进牢里就接着四处乱窜。”

当这些流民差不多都吃完了,却也被捕快和守备府赶来的民兵围住不得脱。

魏主事也赶到南门外,这回他骑了马。对杨伯雄说:“拢在此处断是不行。历次上面的大人来平阳必是要去尧庙上香的,内城外城的南门相距太近,远远便能望见,得另觅它处。”

赵俭这时插嘴说:“大人,小人以为好歹得找个背风处,热汤热饭供着,否则冻饿所致,他们还是要想法逃;想办法圈住,周边再着人把着最好,只是去哪里找这合适去处。”

魏主事:“前日知府大人将我各房主事集会商议。此次并非巡察使大人一人察访,按察、布政、都司皆有人跟随而来。凡吏治、井市、农桑、刑案、军备皆属巡察范围,盘桓多少时日也难料定,或一两日便走,或五、六日把平阳府内外看个遍,知府大人早已急书布政司相熟的好友探个路数,至今未得回复。现定下应对巡察路线和事项,东外城井市是平阳府历任知府最看重的客商经营所在,各位巡察大人必到之所,以彰我平阳府清明繁华。”

他目光严厉地扫视了一圈,“如果这里出了纰漏,给知府大人和平阳抹黑,尔等担干系者是否治罪不论,头上这顶纱帽、手里这碗官饭怕是保不住。”

说完侧头问杨伯雄,“凡外来大人必拜尧帝爷,城南万万不可有流民踪迹。你们刑捕司常年平阳府内外办案巡视,十里八乡,当知何处有可用之地。”

杨伯雄又扭头问老高,“你对城西一带熟,那边可有宽阔、背风之处?”

老高笑道:“背风自是东面、南面。西面汾河滩的风最大,可偏得从城西找。我知一处原是大户场院,现改成了谷地,那围墙还都在,挡不挡风可就难说了。”

几人策马奔到城西一处村庄察看。

贴着村东边的空地,东是一丈多高的土埂,西和北的围墙还算完好,南面塌了大半。已是春天,地已经被翻过。

魏主事马鞭指着道:“不用再寻了,就这里。马上在这里支锅烧汤煮饭,再多拉几车柴草堆在墙根儿,让他们夜里遮遮寒。”

杨伯雄立马安排道:“老高,你去将流民的伙食之类操办到这里来。赵俭,你将已经收拢的流民带到此地,不许再走脱了。另派人城内鸣锣宣告,就说城西此处可领官府济养,黑白不断。”

手下匆忙奔去后,杨伯雄对魏主事道:“如此调派怕是五十两银不够了,另守备府来的人也是耗费。”

魏主事沉吟片刻说:“眼下就不要顾虑花多少银子的事,所耗尽向府库里支取,这种时候了,没人敢拖沓。只是别浪费,若户房出了亏空堵不上,最后还得从大家的工食银上找回来。”

日头西斜,平阳城东城墙的阴影已遮住了大半个东外城。

魏主事一干人策马回府了,而杨伯雄带着刑捕司的人又鸣锣执杖忙开了。

夜里,除了城门洞两盏暗白的灯笼,城外已经寂静下来。好在月色正明,捕快和民兵们举着火把,带着流民和乞丐由南城门外过护城河,再折向西。

借这个顺路的空当,王进福跟赵俭请了一声假,说绕个几十步,回脚店里打一声招呼就出来,能赶上队伍。

当王进福拎着水火棍小跑着进了脚店,大喊着:“大叔、大婶、妹子”时,老两口和女人也抢出来,看王进福的慌张模样一时张嘴说不出话。

袁大婶两手拍着责怪道:“你这汉儿,一跑两天全无音信,把自家妹扔这里,今天抹了一天眼泪,你这是咋个回事哩。”

王进福急说:“公务火急,我留不得步。我到刑捕司里听差了,这两天怕是难回,等办完了这趟差再回来细说。”

王进福边说着,边从腰里摸出那撮碎银,抓起女人的手放进去,“妹,这几日先跟大叔、大婶好生呆着,帮着做些活计,等我回来。”

说完扭头往外跑,边跑边回头,“大叔、大婶,多关照我妹,等过两天我回来一起结店钱。”

不等三人说话,已跑得拐弯不见了。

王进福在城西乡村的荒芜院子里守了两天一夜,流民和乞丐不断地送进来,渐渐增到五、六百人,也还能放得下。

杨伯雄征来了几辆马车,拉来几堆小山一样的麦秸、稻草。

王进福索性自村里借来铁铲,领着流民中年轻力壮的和泥填土,把北墙、西墙进风的豁口堵上加高。

空地上支几口大锅,熬粥、蒸馒头。晚上人们挨墙挤在麦秸里熬着寒夜,居然安静顺从,无人有逃窜之意。

甚至有些个要求去寻些枯枝搭小窝棚,但被杨伯雄阻止,说官府不日会安排的。

王进福多年在兵营里和泥垒墙的活儿没少干,他指挥着流民们修葺着这个破场院,看得出这些衣着破烂的人中有不少都曾是居家过日子的人。

心里叹道:要是有几亩地,两间破窝棚,这些人何至于此啊。

杨伯雄看着王进福忙得满头大汗,啧啧几声,又叹口气道:“老王,你可真不是个干衙役的料啊。”

王进福憨笑着抬头看,他已经转身甩着马鞭走了。

第三天清晨,快马来传令,流民由守备府的兵马来看守,王进福他们这些人马上回平阳府城里。

马快、步快和刑房其它各司共一百多人列队在庭前。

魏主事黑着脸、瞪着眼,干巴巴地训话,“今日布政司众大人和知府大人要在日出之时巡视我平阳府街市。把你们调回来是知府大人亲自拍案,考虑你们对街面详熟,利于维持百姓安定,故令尔等沿街巡防把守,勿使歹人借各位大人巡视之机闹事生乱。哪个手里出了事故,必惩处不饶。”

郝云带一批人奔赴东外城,王进福他们则拄着水火大棍,在鼓楼到东城门的大街上把街口。

东方的晨光把东城门楼衬得黑乎乎的时候,鸣锣声伴着纷乱的脚步声呼啦啦过来。

前面两个身材魁梧的喝道衙役,黑皀帽、青衣裤、红腰甲,粉底皂靴,“咣咣”地齐敲着锣高声唱喝:“闲杂百姓,回避肃静——;若有案情,上陈到堂。”

紧跟着后面是八匹军马,上面穿棉甲的军士挎刀执旗。

再后面是七、八抬大轿,每抬轿边各四名身穿铁甲手按佩刀、手挚盾牌的护卫急步跟随。

再外边是两长队手执红缨长矛、头戴红缨盔的军兵在两旁小跑着护卫着里面的队伍。

本来这个时辰,街上的人并不多,但这巨大的动静,却惊得街边的人们纷纷开门探头。

队伍行到东城门时,街的两边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众官老爷并未出城,而是停在东城门下,一群着绯色官袍、乌纱的人下了轿,依次登上了武定门城楼。

城楼上下盔明甲亮,城头之上旌旗在晨风里轻轻翻卷。

大人们背对着平阳城,迎着初升的朝阳,对着东外城指指点点,锦袍被红日照得闪着亮光。

王进福在南城卫里,或远或近地见过不少视察兵营的将官,没觉得惊奇;但这些清早被惊起来的百姓们,目睹这群荣华富贵于身的官老爷,立于光明之处,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人群发出阵阵惊呼、赞叹。

王进福他们则紧张地阻止、驱赶忍不住往官道中间拥挤的人群。

巡视的队伍顺着原路返回,至鼓楼折向南。

杨伯雄传话,老爷们要往尧庙祭拜,众捕快要紧随队伍两侧外围,及时阻止试图闯轿或不轨的歹人。

他和赵俭等几个随从都身着百姓模样青布衣,头戴唐巾。

杨伯雄腰里挂着一把短剑,赵俭手里搭着一条铁链子,几随从则带着佩刀。

王进福也没什么可换的,依旧青衣、腰甲、皀帽,拎着大棍跟在杨伯雄他们身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