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完美人生的7个指数 > 13.第13章 慧商(4)

13.第13章 慧商(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就是用流水线组装汽车的方法,它和以前让每一个工人自始至终地装配一辆汽车相比,由于每个工人只负责汽车中的一小部分,操作简单、容易熟练,因此工人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很少出差错。因而使福特公司脱颖而出,奠定了福特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后来,其他汽车厂、行业纷纷效仿福特公司的这一方法,至今流水线作业仍是现代化生产管理的一个有力手段。

瑞利、法拉第和福特的成功说明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我们身处于一个由相互对立的事物组成的和谐世界,而每一事物又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生活中很多过程都是可逆的,而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有时可以解决同样的问题。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受过太多的是非观念的教育,因此往往喜欢判断对错,以至采取一种方法后就轻易排斥与之相反的方法。

总之,逆向思维有助于人类的发明和创造。在现实生活中,当思考的问题用常规方法得不到解决时,应考虑转换思考角度,逆向思考、缺点逆用等思维方式来重新思考,这是人们在发明创造时常用的方法。

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会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所以,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类为了让知识造福于自己,才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如果不学以致用,那么再好的知识也是一堆废物。

《庄子》中记有一则故事: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擅长做车轮的巧匠,他的名字叫轮扁。

一天,齐桓公在殿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齐桓公读书读到妙处,不禁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很是得意。轮扁见桓公这样爱书,心里觉得纳闷。他放下手中的锥子、凿子,走到堂上问齐桓公说:“请问,大王您所看的书,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呀?”齐桓公回答说:“书上写的是圣人讲的道理。”轮扁说:“请问大王,这些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说:“他们都死了。”于是轮扁说:“那么,大王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很是扫兴。他对轮扁说:“我在这里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工匠,凭什么瞎议论呢?你说圣人书上留下的是糟粕,如果你能谈出个道理来,我还可以饶了你,如果你说不出道理来,我非杀你不可!”

轮扁不紧不慢地回答齐桓公说:“我是从自己的职业和经验体会来看待这件事的。就说我砍削车轮这件事吧,速度慢了,车轮就削得光滑但不坚固;动作快了,车轮就削得粗糙而不合规格。只有不快不慢,才能得心应手,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由此看来,削车轮也有它的规律。可是,我只能从心里去体会而得到,却难以用言语很清楚明白地讲授给我儿子听,因此,我儿子便不能从我这里学到砍削车轮的真正技巧。所以我已经70岁了,还得凭自己心里的感觉去动手砍削车轮。由此可见,在古代圣人心中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精华已经随着他们死去了,那么大王您今天所能读到的,当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肤浅粗略的东西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以致用。实践经验固然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是产生理论知识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艺是难以从书本上得到的。但是,忽视书本知识,排斥间接经验,盲目地将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糟粕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清朝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古书时,可以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世事时,他却显得很迂腐。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

正好,有一群土匪聚众闹事,于是他就招集了乡兵,前去平乱。

可是,在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示意图行事之后,在初次交锋时,就被土匪击溃,他自己也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对书进行一番苦读之后,他认为他已能让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他的图纸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沟渠流进了村里,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部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这些书呆子不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变通,不能把学与用结合起来,所以导致了不堪设想的后果。

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读书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地读书。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不以得来纸上东西为满足,那么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上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里,个人必须随时充实自己,奠定雄厚的实力,否则难以生存下去,只有做一个有干劲的人,才不会被淘汰。首先,书本的知识是基础,想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必须再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消化吸收才行。

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和习惯,否则学而无用。这一点之所以重要,就是有很多人不能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知识的力量。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会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以致用的习惯,从而所学有所用,所学为你所用。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