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 > 第六十三章 鲁坦星人的“书”

第六十三章 鲁坦星人的“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于鲁坦星人的信息存储方式杨猛也有些好奇,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信息存储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

从原始时代开始,

当人类开始集体捕猎,随着工具的产生,获取的猎物开始增多,

为了分配猎物,统计剩余物资,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类,

通过结绳计数,木棍标记,岩石刻画,等各种方式统计集体部落中的物资数据,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

人类所需记录的数据越来越复杂,

由此语言、文字、数学等工具产生。

而承载这些信息的材料也丰富起来,

从笨重的石刻到木刻、竹书、再到纸张。

由纸构成的书本成为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

而书本上的知识,也成为人类文明的灵魂。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信息技术的革新,新的信息存储介质出现了。

通过简单的二进制锁存器,

人类可以将0和1这样表示低电位和高电平的电信号,存入一块很小的电路板中,

再通过ascii编码的方式,将二进制数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文字符号,

由此电子信息时代正式开启,

在这之后,无论是视频还是文字,又或者是庞大的游戏,剥离上面的高级程序语言。

追溯根本,人类的信息载体,已经变成了存储器中0、1这两个二进制所表示的电信号。

这是人类的信息载体的发展过程。

“鲁坦星人存在了十几亿年的时间,应该有自己的信息存储方式!”

杨猛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自己在鲁坦星上经历的那段过程,

他并未发现任何明显的信息文字符号,

回想起这些,他对鲁坦星人的信息存储方式,愈发感到好奇。

“它们是用什么方式存储的信息的?”

“之前小光能如此轻易的获取到之前的记忆,必然有着独特的信息存储方式?”

“说起来,在鲁坦b行星上时,它是从一个光球中获取信息的,这么想的话,那个光球应该就是他们的存储介质?”

也就在杨猛沉思的时候,

小光这时终于有了声音:

“我们的信息存储方式经历的了很多阶段的发展,

其中最新的存储技术,十分的复杂,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可以理解?”

“说说看!”

“若是想理解我们的存储方式,你需要先理解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模型是……”

小光开始慢慢描述一个数学模型,

虽然杨猛只是专业的航天员,并不是专业的数据专家,

但他毕竟有着一定工学跟底,在小光描述的复杂数据模型中,他似乎听到了一个他熟悉的常数。

有些不确定的他向小伊询问道:

“他描述的这个数学模型,似乎与自然常数e有关!”

“没错,光点所描述的数学模型就是用来计算自然常数e的一种方法。”

听到小光确认的声音,杨猛愣了一下:

“竟然真的是e,

等等,难道说鲁坦星人是用设想中的e进制来记录信息的,

可e进制数不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吗?这样一个数如何作为信息载体?”

wa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