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望阙台 > 第一卷 笼中之鸟

第一卷 笼中之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打五六岁开始一起长大的情谊,她最亲近的丫鬟,十几年风雨同担,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她把她当成最亲密的姐妹,对她不可谓不好。

可最后竟连她也背叛她了。

此话一出,那女子的哭声便蓦地一顿,突兀得如同被掐断脖子的鸡,一张清秀温和的脸上张皇失措,讷讷地问道:“公主是怎么知道的?”

卫瑜捂着闷痛的心口,努力咽下涌上喉间的咳嗽,“这些年,我屡次出逃,无论多小心却总在紧要关头走漏行踪,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

七年里,无论想得再如何周全,无论计划再如何天衣无缝,她始终都逃不出那人的手掌心,圣人都有百密一疏之时,那人却始终不见丝毫破绽。

也许是因为人之将死,恍如拨云见日,她忽然想明白了许多关窍。

她不无讽刺地一笑,“顾嘉清很喜欢这种猫抓老鼠的把戏是吗?与他一起把我成傻子戏耍,是不是很好玩?”

素心扑通一声跪下,“不是这样的殿下,不是的,奴婢若有此心,天打雷劈,奴婢只是……只是……”

她“只是”了半晌,脸都涨红了,最后还是咬咬牙,说出了心里话,“只是不忍心见公主四处流离罢了!”

“公主!”她抬起眼睛,直直地看着卫瑜,神情不忿又疑惑,“顾大人对公主不好吗?公主为什么就不肯留下来呢?”

“这些年,他虽不让公主出院子,但公主任何要求哪一样不尽力满足?这行宫里一式一样,都和从前公主府里一模一样,住在这里和在公主府有什么不同?陛下和太后娘娘都已经亡故了,公主还能去哪里?为什么就一定要逃呢?!”

为什么一定要逃?

卫瑜侧过头,为什么呢?

七年了,逃了被捕,被捕了再逃,勉力挣扎,终归徒劳,照理来说,她应该认命。

住在巴掌大的小院中当只衣食无忧的笼中之鸟有什么不好?顺从顾嘉清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逃呢?

她瞧着那帐顶的鸟儿,忽地想起儿时曾猎过野外的一对珍稀鸟禽,那对小鸟十分难得,形态可爱,羽毛绚丽。她喜欢得紧,叫人打了个极大极好的鸟笼子,黄金做骨,檀木锦缎做底,让人十二个时辰精心照料。

十二万分的上心。

可是不出几日,那对漂亮的鸟儿还是死了,是好几日滴水未进,最后活生生饿死。

侍弄花鸟的宫人说:“野外的鸟雀安于草木山水,是宁死也不肯叫人驯化的。”

本该如此。

这些年……

卫瑜看着她提到那位“顾大人”时眼睛里异样的光芒,恍然大悟。

难怪每次顾嘉清来别院时她总是格外殷勤高兴。

真是个蠢人。

那个人看似温和端直,实则冷血薄情至极,根本就是个疯子。

竟敢对那样的人交付真心,实在是愚蠢至极。

她瞥素心一眼,长出一口气,问:“你是何时投靠他的?”

“奴婢……”素心支支吾吾地垂下眼睛,低下头犹豫了半晌,咬着唇说道:“七年之前。”

七年前……

那是她才刚被关进这个院子的时候。

那时她大仇得报,不愿意再淌京城的浑水,假托祭祖前往江南祖籍避难。

顾嘉清派了大批人手护送,她虽然觉得不妥,但也并未有很强的戒心,又因当时他已经摄政,位高权重,不好拒绝。

一开始倒也相安无事,直到那年的夏至日,天降暴雨,不便赶路,他们一行人恰好行至衡山一带,周围既无驿站又无村舍,不得已只能前往顾嘉清安排的别院中躲雨。

一踏进这座院子,她就发现了不对,那院中的种种陈设,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一式一样都是何其眼熟。

她瞧着四周披坚执锐的重重兵卫,一路沉默着跟着接引的下人往里走,一直到亲眼看见正院中那块紫檀木匾额上鎏金描彩的“藏玉阁”三个字,才幡然醒悟顾嘉清的算盘。

藏玉阁,是她父皇给她建的公主府的别名。

宝玉藏于阁中。

当年她父皇起这个名字,本是为了寄予对女儿的厚爱,哪里想得到竟有人会这样赋予它新的含义。

金屋藏娇,鸟雀囚笼。

明珠成了禁脔,爱重成了羞辱。

顾嘉清重建了一个公主府,目的是要来藏她。

她中了计,但那时才醒悟已经太迟了。

七年,原来这么早,原来这么长时间,她竟始终未曾发觉。

卫瑜觉得十分可笑,也有几分唏嘘恍惚。

她这一生过得很是跌宕起伏,当过举一国之力奉养,宗庙受礼,集天下荣华于一身的长公主,也当过沦落诏狱,任人欺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阶下囚。

高时如在云端,低时零落成泥。

她曾经设想过许多种死法,死于京中的明枪暗箭,死于侩子手的屠刀,甚至死于流亡野外的一场风寒,一次饥荒。

唯独没有想过这种死法,被关在这个巴掌大的小院中,以见不得人的禁脔的身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屈辱死去。

到底……还是心有不甘。

这一生回首,她实在是错得离谱。

那许多个关头,明明她有那么多选择,那么多机会,她都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向来选。

既不能光复卫氏,也不能干干脆脆撂开手,按照自己的心意好好度过余生。

生的窝囊,死得黏连。

恍惚间,她似乎能够看到早已亡故的父皇和皇祖母的眼睛,跨过九重幽冥、十年岁月,失望地瞧着她。

若是能够重来一次……若是能够重来一次……

但她实在已经病得太重了。

呼吸逐渐微弱,眼前一阵阵发黑,无边的困意在不断地诱着她沉下去。

她一叹,终于放松了心神,任自己随那困意而去。

……

“殿下……殿下醒醒……”

极深极沉的黑暗中,卫瑜感觉自己耳边似乎有人在说话。

声音不断地传来,仿佛隔着水波,被挤压得变了形,由远及近,“公主该醒醒了,时候不早了”

她感觉自己到了一个极温暖的所在,好似被流水一般的日光牢牢包裹,鼻端萦绕着阵阵清甜的香气,很像她十几岁时喜欢的鹅梨香。

那声音又开了口,似乎蕴含着温和的笑意,“太后娘娘午后宣您到慈宁点说话呢,可别误了时辰。”

卫瑜猛地睁开了眼。

眼前的女子鹅蛋脸,柳叶眉,是一幅温婉如水的好样貌,卫瑜瞧着这熟悉的脸,狠狠一怔。

往事如同纷乱的纸片撒下来,她颤抖着手,犹疑又小心地问:“你是……拂晓?”

那女子弯眉一笑,盈盈道:“公主可是睡糊涂了?奴婢不是拂晓是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