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 第四百零五章 诸侯的紧箍咒

第四百零五章 诸侯的紧箍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人间就是地狱。

刘襄没有一点胜利之后的兴奋感,反而觉得心里有点空,他拍拍赤菟的脖子,调转马头,回到中军大帐,等待追杀的结果。

“志才,我军暂时不再南下,你觉得会不会养虎为患?”

戏志才微笑着摇摇头:“淮泗流域,两袁争斗,现在陈王又参与进去,形势并不明朗,主公不愿涉足其中,也未尝不可。至于养虎为患之说,不必担忧,他们只会越打越凋敝。”

“不夺泗水,难望淮河,不占淮河,难渡长江,这片地域,一时半会打不下来,也清净不了,我不想把兵力陷在这里。

我的目标在三辅,若能拿下关中之地,即便与天下为敌,也可一战。”

刘襄说出了下一步的战略目标。

戏志才不认可现在就打关中:“董贼拥兵十万有余,主公三思。况且,主公一旦奉迎天子,必然遭人围攻,不是明智之举。”

确实如此啊,攻略三辅的两大障碍,董卓兵马众多,战力强大,皇帝刘协也不好处理。

一旦皇帝落到宗室手里,随时都能名正言顺的登基,无论是外面的各路诸侯,还是中枢里面的汉臣,都会极力的反对。

可董卓被刺杀的时机一旦错过,就得跟凉州集团硬碰硬的打一场,或者等到关中平原被祸害得赤地千里,到了那时候,占领那里还有什么意义?去扶贫吗?

李傕、郭汜等人,要是能把皇帝和百官都宰了,那就好了。

没有大汉皇帝这个紧箍咒,割据地方的那些诸侯,称王称帝的肯定不少,别的不说,益州的刘焉早有称帝的心思,袁术也有,一直信奉“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言。

这句谶言流传很广,出自《春秋谶》,里面记载:汉家九百二十岁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代汉者,当涂高也。

汉武帝也说过这话,是酒后感叹,对群臣说:“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光武帝刘秀反驳公孙述称帝的合理性时,也引用过这句谶言。

李傕想称帝的时候,也想利用这个。

袁术称帝和曹丕称帝,也是用这个谶言,解释自己政权的合理性的。

想当皇帝的太多了,各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一大堆。

刘协一死,必然有人会称帝。

这种事,有一个就有两个,等诸国林立,就更加不用担心他们联合了。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高举宗室的旗子,讨伐这些伪帝逆贼,效仿光武故事,再兴大汉。

名正言顺,顺天应民,民心所向。

所以,刘协得死,最好死在凉州人手里。

反正不能死在自己手里。

可这个操作有点难度,该怎么执行呢?

这事,不太好直接问属下,自己不能背上弑君的污名。

说实话,办这件事的人选,第一个浮上心头的,就是贾诩这个四方脸山羊胡的家伙。

毒士的印象这么根深蒂固的吗?

所以,又有难题了。

怎么才能收服贾文和?

让他在长安之乱中,为自己搅动风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