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雪满长安道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午正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午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询长舒一口气,脸露出欣慰的笑容,喃喃道:“此乃教化也,教化天下黎民。”

皇家车舆在廷尉府门前停下,宋伯颤颤巍巍站起,颂娘早已跳下车过来搀扶他,他也忘了疼痛,一老一少蹒跚着走进大门。

廷尉府前大街上喧喧嚷嚷的人群忽然一下子静了下来,鸦雀无声。无数人的目光一起注视着街心高高耸立的日晷。

秋日明媚的阳光落在硕大的日晷上,表针的阴影缓缓移动,终于停在了石刻晷表盘下端中间的午正位置。众人一起翘首看向廷尉府。

廷尉府大堂,廷尉于定国环顾四周,大堂两侧端坐着大司马霍禹、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乐平侯霍山、冠阳侯霍云、丞相司直闵世通等一干大臣,旁听审案。

于定国虽然曾审判过无数案例,这时也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捧着竹简的双手止不住颤抖起。他轻轻咳了一声,平复一下情绪,沉声问道:“堂下何人。”

身着狱吏正装的庞萌和袁六郎昂首肃立,淳于几、秋仟、宋会、郭聪、赵柏、徐信、郭去疾、张小亦、令月以及捧着赵无故牌位的徐妪儿子赵大郎则在堂下跪着。

庞萌拱手道:“朔方郡决曹掾庞萌、狱吏袁六郎,押解疑犯淳于几、秋仟、宋会、郭聪、赵柏、徐信、郭去疾、张小亦、令月及故者赵无故,于九月十五日午正,归案廷尉诏狱。”

大堂里一片肃静,于定国缓缓扫视一遍堂下跪伏的十人,挺直了身子,语气庄重说道“午正,朔方十囚归案。”

候在廷尉府门前衙吏,闻言激动的满脸通红,他调均一下呼吸,双手握拳,默念片刻,昂首大声喊道:“午正,朔方十囚归案。”顿时,欢呼声响彻整条大街。

颂娘仰起挂满泪珠的小脸,抽泣着说道:“谢谢公主姐姐。”小公主这时也被感染了,眨巴眨巴眼睛,搂住颂娘呜呜哭作一团。

虽然是秋天,正午的阳光还是暖洋洋的,衙吏站在门口又高喊:“廷尉升堂断案。”

廷尉于定国端坐案前,轻轻咳了声,瞄了一眼摊在案上的卷宗,神情庄重:“堂下所跪何人,报上姓名。”

“茂陵人氏郭聪。”郭聪沉声答道。

“茂陵人氏赵柏。”

“茂陵人氏徐信。”

“茂陵人氏郭去疾。”

“茂陵人氏张小亦。”

“长安人氏淳于几。”于定国闻声抬起眼皮,视线在淳于几身上停留了一会。魏相、丙吉、霍禹、霍云、霍山等众臣的目光,也一齐投向淳于几。霍禹心中忐忑,微微转过脸,发现霍山的嘴唇在颤抖,不由得也紧张起来,额头上的汗涔涔而下。他刚想抬手抹汗,蓦地瞥见闵世通似乎在旁偷窥,赶紧正色端坐。

“益州人氏秋仟。”秋仟语气中带着无奈。

“朔方人氏宋会。”宋伯跪着有些别扭,便挪了下身子,不料硌到了脚,顿时痛得龇牙咧嘴。

颂娘远远瞧见,露出担心的表情。小公主见状搂住她的肩膀,轻轻安慰了几句。

“朔方人氏徐刘氏令月。”令月低垂着头,嘤嘤道。

徐大郎手执赵无故牌位,略微迟疑了一下,道:“朔方人氏故者赵无故。”

于定国闻言稍稍抬头瞟了一眼赵无故牌位,心想,这就是当时要弹劾我的理由,不禁瞅了瞅堂下端坐的闵世通。须臾,收回目光,一一核对后,又问庞萌:“朔方十囚,所谓何罪?”

庞萌道:“郡狱有不能决疑案,移送廷尉府。郭聪等十囚,其罪有疑,谳奏廷尉决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