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百世飞升 > 第355章阙岳现身

第355章阙岳现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属下三宝,拜见庙祀大人!”

  “曾郎,见过庙祀。”

  “嗯,曾师兄先退下吧!我与三宝单独叙叙旧。”

  “是,大人!”

  等到曾郎躬身退下,房中只剩下赵升和玉树两人。

  三十多年未见,玉树道长已少了几分往日的温润俊雅,脸上更多的是威严与冷厉,只不过外貌仍犹如二十许。

  “坐吧!”

  赵升闻言毫不客气的盘膝而坐。这干脆利落的举动,不禁令对面的玉树颇为赞赏。

  “三十年未见,不出所料,你果然破境成功。本座就知道,当年裘师兄坐化前非要见你一面,必有他的用意。今日再见,你果然天资卓越。”

  “大人过誉了,小道不过侥幸而已。”赵升故作谦虚道。

  他话刚说完,目光陡然一凝,视线看向玉树背后的墙壁,墙壁空荡荡,仅挂着一柄三尺长,似玉非玉的翡色长剑。

  此刻,这柄看似普普通通的长剑却赫然无风自动,传出一阵阵嗡鸣。同时剑身渐渐生出一股无比可怕的气息,仿佛有难以想象的生灵正在苏醒。

  近乎嗡鸣响起的瞬间,原本趴在赵升耳后的耳报神突然好像遇到了天敌一般,变得极度恐慌。

  赵升刚察觉耳报神异样,就见它瞬间化为一道黑光,亡命逃窜了出去。

  随着耳报神逃走,那柄类似翡翠的长剑忽然安静下来,那可怕生灵也重新沉睡下去。

  “这...”

  赵升装作惊讶的开口要问,却被人粗暴的打断,玉树眼神凌厉的看着他,质问道:“你最近是不是接触过鬼神!”

  “没有,在下之前一直闭关修炼,晋升后就待在文档房当值,期间从未到处乱跑过。”赵升自是一口否定。

  “哼,千万别学裘三通误入歧途。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希望你小子别为了一点奇淫小技就赔上自家性命。”玉树态度十分奇怪,居然轻易的翻了篇,似乎好意提醒他。

  “大人说的,晚辈定然铭记在心。”赵升听完也含湖的回应道。

  既然玉树没有揭穿他,又表达了善意,他自然也不会完全装作听不明白。

  玉树微微颔首,目光重新柔和下来,开口道:“今日,本座找你过来的用意,你应该心知肚明。吴易此人面善心冷,城府极深。你虽投入他门下,但他是不会信任你的。你无论如何努力,都始终是外人。

  既然如此,你不如转投本座麾下,看在裘师兄的份上,本座待你如心腹看待。”

  “这...此事重大,容我考虑几日如何?”赵升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哼!这个你先拿着。”

  玉树见状冷哼一声,随手抛给赵升一枚玉简。

  赵升惊讶的接过,神识扫过新的玉简,一部名为《鬼神录》的杂记忽然涌入脑海。

  这本《鬼神录》并非神功妙法,而是类似一本鬼神名录,里面按时间先后排序,记载了天下鬼神的名讳和成神日,而且还记录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概述。

  记录最早的一位鬼神,神名蚀光,成神之日未知,最早可追朔到天道历之前,距今至少两万多年。

  赵升神识没有飞速扫过玉简名录

  “…大海之渊,有神名秽日,成神至今一万三千载,于六千年前被诛神剑斩于日蚀之朔……”

  “...古井之下,易生水神,正曰井神,有控水憋流之神通......”

  “...前朝忠烈祠,有武神六,曰计都,曰泽应,曰槐...于三百六十前被诛神剑斩断神躯……”

  赵升粗略浏览了一遍,内心诧异不已。

  天下鬼神何其多也,光鬼神录中收录的便超过万余,其中又有半数被天道教抹去了存在痕迹。

  然而鬼神易杀,更易死灰复燃。

  只要有人记得神名,并且心心念念,鬼神就很可能从幽冥中重新凝聚出来。

  “大人,这……嗯!”

  赵升话说半截,立刻闭嘴。

  玉树见之,微微一笑:“这东西,你小心收好,不要让第二人知道。出了这门,本座一概不认。”

  “...是,大人,晚辈知道轻重。”赵升满是疑惑的答应道。

  片刻后,他面色沉静的从房间里走出。

  刚转出院子,就见曾郎笑吟吟的迎上前,“恭喜恭喜!”

  赵升拱手道:“敢问曾师兄,何喜之有?“

  曾郎闻言眼珠一转,笑道:“师弟,你可是神狱近百年来,首位晋升筑基的狱卫。如今又接连受到庙祀和三老的青睐,日后一定前途无量呀!”

  “哪里哪里。”

  赵升笑道:“曾师兄更不简单,我可是听说师兄深受都察大人信赖,大人口中提及次数最多的便是师兄的名字……”

  曾郎面色一僵,连忙打断赵升说话,口称有事离开。

  “呵呵!小样儿,敢跟我耍花招!”

  赵升倒也不是故意调侃曾郎,实在是此人喝酒之后嘴里就没了把门的,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

  城尹府,净月宫

  定魂香升起鸟鸟青烟。

  城尹邓景元身穿青灰道袍,手中一卷书册。

  《东游记》!

  “哼,一群孽畜尚能以香火凝聚鬼神之躯,得享数百寿。本官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治下国泰民安,却受困于寿元!”

  “上天何其不公!”

  邓景元面无表情的翻阅,时不时喃喃自语。

  老仆邓伯在一旁侍候,此时净月宫中空荡荡,只有主仆二人。

  邓景元将东游记放一旁,又拿起桌上的册子,正是赵升借古人之名所书的《五德论》。

  “五德终始,功德为先。古人云太上立功,其次立言,最次者立书。这本《五德论》不知是何人所着,可谓微言大义字字珠玑。只可惜...为何不早几十年出现呢,本官已经时日不多了,唉!”

  暗暗叹息之后,邓景元念头一动,手中书册,立刻化作飞灰。

  邓伯在静立一旁,默不作声。

  世人皆以为老爷为官清廉,正直无私,日夜处理政务,将诺大楚国城管理的井井有条。

  唯有他知晓,自家老爷内心何其愤满,其实老爷早已知道死后绝无可能得到敕封。

  朝廷对老爷何其不公也!

  “邓伯!”这时邓景元喊道。

  “老爷有何吩咐?”邓伯立刻上前。

  “传令下去,《东游记》和《五德论》二书文字乩诡蛊惑人心。即日命令六房府衙,全力追缴封禁此书,并且全数焚毁。以后任何人不得传阅谈论此等禁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