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司教授的异地小女友 > 第三十四章 他为啥要介意这么文明的她

第三十四章 他为啥要介意这么文明的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下来了!动工文件批下来了!”

经过人大会议的一致讨论, 1994年,叁峡工程终于步入了实施的阶段。

动工的消息飞跃万里,从京北飘到了福汉市, 带着无数水利人的心愿终于落在了常江的堤岸。

叁峡工程是华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不仅利用水力创造出价值, 还是造福子孙后代、利国利民的大事。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叁峡工程终于尘埃落定。

捧着动工的通知书与工程策划书,袁奕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尤其是看到自己名字后面那个“总工程师”的称号时, 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她是叁峡项目的总工程师, 也是目睹历史、创造历史的参与者。

【叮!

主线任务“赤心报国·水利工程建设”步入最后阶段!

拯救者任务完成度:90%】

过去的十年里, 袁奕参与过大大小小的项目,也担任过几次总工程师的位置, 但这一次的项目非比寻常, 所以在兴奋之余,更多的还是紧张。

这是一次跨越十年甚至是数十年的项目,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总工程师既是对她领导力的肯定,也是最为沉重的责任。

“在动工前,大家再看一下策划书里的细节, 务必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袁奕将手里的文件分发给各位参与叁峡项目的工程师,如同上阵前正在挑兵点将的女将军。

简陋的会议室里, 聚集着数十位工程师, 每个人都有各自负责的部分。

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

秦奋、刘清平,身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一次的叁峡项目他们也参与其中, 甚至是白芹,在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历练,也成为了与袁奕共同进退的战友。

“数据目前没有问题,如果施工时有什么变动,我们可以随时调整。”

秦奋大致扫了一眼上面的数据,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他之前计算过几十上百遍的,断然不会出错。

刘清平翻阅着后面的几张图纸,同样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图纸也不需要改动。”

“建筑材料……有点问题。”

白芹这么一句话,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她的身上。

她是负责这次项目的原料采购,大到钢筋、模板,小到沙石、水泥都由她来安排和负责。

袁奕皱了下眉,问道:“关于砖料的申请被驳回来了吗?”

白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嗯。”

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主体用料为混凝土和浆砌石,其次用到的是钢筋,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建筑需要用到砖块。

袁奕和其他几位工程师在设计之初,只敲定了大坝主体的工程用料,具体从哪里采购、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价格多少都是他们与供应商商量好的,其余的工程用料则由白芹负责。

工程需要用到砖块的地方不少,控制室、操作间、大坝外的长廊……毕竟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除了坝体外少不了会用到砖块。

但是,对于整个工程而言,砖块的用量却算不上多,用于采购砖块的款项只占了很小一部分。

砖块就像是鸡肋一样,吃着没什么滋味,但不吃又会很可惜,所以对于砖块质量的好坏大家谁都没有在意。

白芹曾经跟袁奕说过,希望能采购些质量好的砖块,锦上添花,能让工程总体的质量提高一个层级。

但也有其他几位工程师提议,说是用不上这么好的砖块,毕竟坝体和水电站才是工程的核心,控制室和操作间的砖块用中上层次的就好。

上百万的支出,对于整个工程而言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一直没个定论。

不过袁奕是支持她的,毕竟是要经受几十年上百年的风吹雨打,自然要用最好的材料才能支撑得更久。

所以在工程书交上去之前,她特意标注了出来,希望增加预算的建议能够被采纳。

可……

“砖块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的,中上等的也能用。”

“是啊,大坝和水电站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这些材料是上等的就行了。”

“一百多万呢,这笔钱能省就省。”

大家并没有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马上大坝就要开工了,自然要分清主次才对。

要是为了这点小事再写申请、再上交、再审批、放款……不知道还要耽误多少的时间。

更何况砖料的供应商都谈好了,价格也定了,临时换厂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厂愿意接这个单子。

袁奕能够理解白芹的想法,但身为工程的总工程师,总要以大局为主,“那这个问题就先这样吧,以后有机会我再跟袁部长反应一下,大家散会。”

会议结束之后,白芹还是怏怏不乐的,一遍遍地看着手里的计划书,动工的兴奋劲儿怎么都提不起来。

“芹姐,走啊,吃饭去。”袁奕挽起白芹的手臂,完全没了刚才一本正经的模样。

白芹朝她耸了下鼻子,故作嗔怪道:“你呀你,只想着吃饭了,砖块这事儿你是真不管了啊?”

“不是不管,是不能现在管,”袁奕回她道,“现在截流工程才是重中之重,用到砖块的工程还得好几个月呢,趁着这几个月我再跟上面争取争取,说不定就能再批下来个一百万。”

身为总工程师,袁奕怎么会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只是“在其位、谋其职”,她总要先把大家的工作协调好才行。

听了她的解释,白芹转过头,仔细地审视着这张熟悉的面孔,“这么多年,你倒是更沉稳了啊,越来越有总工程师的样子了。”

岁月对袁奕总是那般宽容。

认识她十多年了,除了晒得黑了一些,在她的脸上几乎看不到岁月的痕迹,一如曾经那个满怀热血的少女。

只是,这些年的磨砺在她身上留下了不少的“军功章”,一道道疤痕、一条条伤口都是她在与水搏斗时留下来的。

如今看来,这些锻炼倒让她的思想觉悟成熟了不少。

“总工程师也得吃饭呀,”袁奕拉着白芹就要走,“你看你,嘴唇都干了,一会回去我让杨丽给你冲个鸡蛋花喝。”

杨丽冲鸡蛋花的手艺无人能比,这么多年,袁奕最爱喝的就是杨丽手冲的鸡蛋花,那滋味,可要比燕窝好得太多了。

白芹总听袁奕埋怨,说杨丽治啥病都用鸡蛋花。

害。

没想到如今,她也信上了鸡蛋花的药效。

——

几年前,袁奕接手了一个项目,从川乌回到了福汉。

福汉气候适宜土壤又肥沃,于是,袁建国跟着回到福汉,继续研究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方法。

不仅小有成就,还收获了一批跟随他研究的学生们。

后来,杨丽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师。

因为离远安村不远,所以也回到了福汉市的一处初中任教。

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大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去哪都挺方便,虽说袁奕和袁建国平日都不住在村里,但大家还是隔三差五就来看他们爷俩。

“成功了!袁叔的研究成功了!”

袁奕她们吃完饭后,刚准备去试验田给袁建国送饭。路上,迎面就撞上了从田里跑出来的周小军。

周小军手里攥着一份报告,正要去城里给远在千里之外的陆必清发传真,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杂交水稻亩产突破1000斤!

经过他坚持不懈的研究,袁建国终于打破了研究瓶颈。

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要从多方面考量,这些年,袁建国就是这么在农田里,针对一个个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才使得作物的产量再次提高一个水平次。

大前年是青椒和白菜,去年是土豆和番茄,再到今年的水稻,每一次他的研究有所突破,都能听到震天的锣鼓声,还有响彻云霄的鞭炮响。

除了把好消息分享给陆必清外,帮忙收割稻谷的农学生、凑热闹的村民……大家都在稻田外等待着袁建国,等着他出来和大家分享这次研究出的方法和要点。

比起那些来采访的媒体,他们总会提早一步知道袁建国的研究成果。

每一次,袁建国都会第一时间把自己得出的知识分享给大家,毕竟他们才是每天都和粮食打交道的人,告诉他们远要比告诉那些门外汉重要。

【叮!

主线任务“赤心报国·农业发展”步入最后阶段!

被拯救者任务完成度:95%】

走到试验田外时,袁奕又听到了脑海里系统的提示声。

看来老爹的任务就快要完成了呀。

“要想水稻高产,除了化肥和除虫,保持合理的种植间距也很重要……”

“这次的稻种我会分发给大家一些,需要的可以到小刘那领取……”

“……好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袁建国站在那高高的稻谷旁,跟大家分享这次研究的发现,语气比上次更加地平易近人,和蔼的语气让袁奕想起了远在南海的陆必清先生。

自从接受了“赤心报国”系统,老爹的变化是越来越大了。

堂堂龙傲天,完全没了当年的不可一世、目中无人。

穿的是粗糙的棉布衣裳、带的是自己手工编织的草帽,尽管在旁人看来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民,可在农民的心里,他却是大家尊敬又爱戴的偶像。

劳动者是最美的人,被劳动者所爱戴的龙傲天,更加迷人!

“爹,该吃饭了。”

袁奕把饭盒放在桌上,等了一个多小时,饭盒里的饭都凉透了。

袁建国端起杯子大口地喝了两口水后,看也没看她一眼,继续低头在本子上做备注,“先放那吧,等我写完了就吃。”

这些年,他一心投入在粮食的增产上,仿佛那些丰硕的青菜、巨大的萝卜才是他的亲生孩子,自己这个当女儿的存在感是越来越低了。

袁建国急着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这样才能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袁老师!”

庆祝水稻丰产的分享会结束了快十分钟,城里的那些记者们才姗姗来迟。

他们跟商量好似的,几家媒体几乎是同时来到了试验田。从身边经过时,袁奕还从他们身上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消毒水气味。

之前几次媒体来采访时,起码要和袁建国聊上一两个小时,恨不得让袁建国把每天浇水的时间都告诉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