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公务员 > 第一百四十五章关中局面

第一百四十五章关中局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明公务员第一百四十五章关中局面第一百四十五章关中局面

  也就是说,宋晟这个人的决定,很有可能代表了一群人的最佳选择。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宋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后面的局势将会成什么样子,耿炳文都不敢相信。

  不过,他很快就振作精神,将吐出来的鲜血擦掉,一瞬间好像精神头都回来了。立即组织撤退。撤退的终点是西安。

  耿炳文先要确保西安。

  西安城在,关中平原最少能与对手平分。西安一旦不在了。潼关也很难守住的。毕竟,而今的潼关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潼关了。历史上的潼关,的确是铁壁铜墙,飞鸟难越。但是而今的潼关因为河水常年的冲刷,发生了地形变化,让潼关正面并不是那么险要不说,历来征战,也在潼关附近开辟了几条小道,可以绕行。

  更重要的是,潼关是向东防御的。而不是向西防御,从东边打潼关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从西北打潼关就不一样了。

  而今还有一个变数。那就是蓝田铁路。

  这一条马拉铁路已经修好了。本来可以进行物资的大规模运输了。但是奈何出了事情。后方中止了对前线的物资输送,而今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但是这一条交通线已经打通了。看書菈

  所以,他必须钉死了西安,占据关中东部地区,封锁住武关道,刚刚修成的丹阳道,潼关道,这几条道路。不能让北军绕过黄河防线,直接进攻襄樊地区。一旦北军在襄樊扎下根基。

  对南京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

  耿炳文必须坚持,他必须振作。

  只是,他的身体还能支撑多久就不好说了。

  耿炳文并不是没有想过,自己要不要投降。他的儿子取了贞宗皇帝,也就是太子朱标的女儿,说起来与两个皇帝都能搭上话。他如果投降了,待遇要比这宋晟更好。

  但是,那又如何?

  对于耿炳文来说,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耿炳文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即便不死在战场之上,也活不了几年了。为什么这个时候还为了区区虚名,委屈自己。他或许并不是为朱允炆效死的性子。

  毕竟,这么大年纪的老臣,很少有那么死心眼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皇帝讨厌老臣,不好忽悠。

  只是耿炳文却有一个老将傲气。

  他当年代替父兄镇守长兴,面对什么样的局面,都没有放弃过。是的张士诚在军事上的气运似乎都消耗在扬州一战了。在哪之后,几乎没有打过什么胜仗,但并不代表张士诚就是软柿子。

  耿炳文与张士诚大军磨砺十年,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

  当时的耿炳文还很年轻,算是少壮派将领。在这样长期的战事之中,耿炳文学到了很多东西,对防御战深入骨髓的理解,这种意思,让耿炳文即便遇见版本更新换代,在防御这一件事情上,也能很快上手,其实如果后勤足够,他能让北军不进一步,他敢来,我敢杀,他敢死,我敢埋。

  但是胜负之数,很多时候不看某一个将领。

  还培养了耿炳文的性情,坚韧不拔,在战场上只要有机会绝对不会放弃。他其实可以接受北京一统天下,却接受不了自己投降。他过不去自己这一关,至于儿孙他也有安排。

  早就撤离了一线战场。

  正如之前所言,好歹是朱家的女婿,只要不作死,将来还是有一口饭吃的。至于更多的,耿炳文也管不了了。

  他反正要坚持下去。

  事不可为,有死而已,大丈夫死于床榻,本就是羞辱事,而且给子孙留忠臣之名,与给子孙留军中人脉,到底什么更重要。各有各的看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