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公务员 > 第三十八章燕王之心

第三十八章燕王之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明公务员第三十八章燕王之心最新网址:第三十八章燕王之心

  这个傅忠一个好大的难题。他要同时做三件事情,镇压日本,保护控制东洋诸藩王,进攻辽东。

  傅忠算是年轻一辈很不错的将领,是傅友德手把手地培养出来的。领兵打仗比不老一辈差多少,更何况而今蓝玉被诛杀,沐英病死,大明年轻一辈的双子星退出历史的舞台。

  傅忠也就冒出头了。

  但是傅忠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头疼得很。

  他可没有三头六臂。

  这三件事情,想要解决,必须分出一个主次来。但是这个主次,并不是他能做出决断的。

  尤其新君登基,遇见而今的局面,傅忠也不了解朱允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不敢擅自做主。只能请示朝廷了。

  这也需要时间。

  傅忠暗道:「兵贵神速,北京事发突然,我若神兵天降,直扑沈阳,未必不能一举拿下,只是而今,说什么也晚了,将来的局面,不好办啊。」

  尤其是傅忠想到,靖江王起兵,海上秩序也变得混乱起来。

  而傅忠所部一切物资都必须通过海运从江南送到。

  这也很成问题。

  ------

  燕王府。

  燕王已经沉思了好很长时间了。

  自从燕王知道朱雄英即位监国之后。燕王就不怎么见人了。自己将自己关在房间之中。思考而今的局面。

  不过,燕王虽然不见人。但是各方面的消息,却是源源不断的。

  燕王在北平那么多年,岂能没有足够的人手与眼线?燕王在南京岂能没有安排人?更不要忘记燕王的岳父是谁?所以,整个大明各方面的情报,源源不断地到燕王手中。

  而燕王不见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只能写奏疏,将自己的想法报告给燕王。

  而朱雄英,何夕,朱允炆都有书信给燕王。

  其中内容大抵一样,都是百般拉拢。

  各有各的说法。

  之所以如此,因为燕王这几年,只准备一件事情,那就是厉兵秣马,准备北伐。这三年之内,燕王不仅仅在松嫩平原上深耕,更是在漠北草原上与瓦剌争夺。

  双方已经暗地交手很多次了。

  在燕王看来,而今他手中有近十万骑兵,兵精粮足,更是摸索出一套在漠北草原农牧业生产的新办法。虽然不能如大明境内一样,但是将牧民从游牧改为定牧,并在漠北建立城池,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却已经可以了。

  这种情况下。

  燕王已经决心西征了。

  但是忽然之间,南边就出了这样的事情。一下子打乱了燕王所有计划。

  燕王眼前的选择无非几种。

  一种是听从南京朝廷的诏令,南下平叛。到时候从南京朝廷之中得到足够的土地。第二种,那就是与自己大侄子会盟,加入北军行列之中,等将来大战胜利之后给他足够的封赏。

  第三种就是中立。

  再有就是自己独立南下争夺皇位。

  毕竟,他当年与皇位不过一步之差而已。

  要说燕王甘心,谁也不相信。

  而燕王闭门不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犹豫。

  燕王思量很长时间。终于将练子宁请了进去。

  燕王与练子宁相对而坐,中间有一壶热茶,燕王给练子宁倒了一杯茶,说道:「练兄,邱福等人都给上书,为什么你只字不提?」

  练子宁说道:「因为没有什么可说的。」

  燕王说道:「为什么?」

  练子宁说道:「殿下

  可有信心卞庄刺虎?一举而两得?」

  燕王沉默了好一阵子,摇摇头说道:「怎么可能?」

  燕王对军事实力对比最为敏感了。是的,燕王手中大抵有十万骑兵,是一只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燕王自己知道这十万骑兵是怎么来的?十万骑兵的武备本身就是关内运输过来的。而十万军队的口粮,相当一部分是从辽东采购的。虽然说,在燕国也能产一些粮食。但是产量太少,谈不上自给自足,为了打仗,更需要多准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