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中祖 > 第一百零九章 民变

第一百零九章 民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于乡地荒凉所在,反倒受到影响小。

刘祈之打算,刘直与李展全力应下。今次留下随行的十几人,以护卫刘祈安危,无不是武力勇猛之士,对付一般之叛贼,以一当五,绝不在话下。

及次日离开临济,走利县,花费两日功夫,才到达寿光境内。

不出刘祈预料,寿光本地,确实受到了临县民变影响,有大部荒民聚集而起,袭往县城。至于乡地,确实安稳不少,源于两千的黄巾军所生之大民变中,如青州黄巾军泛滥之所,地方大户,要么离开,要么早被抢劫一空。

这等情形内,包括本地绝大部分之豪族,无不受到影响。由此冲击下,不仅是百姓逃亡,更有士族离开,便直接早就了青州之所的“权力真空”。直接导致士族于地方控制减弱,成为后续太平道发展温床之关键因果。

至曹操拿下青州,少了地方阻力,这才能于本地,顺利推行屯田制,继而让青州,成为曹军能驰骋四方的重要军需来源之所。

待踏入名叫闻安之名的乡地,刘祈俯视脚下这片土地,见之空旷,身临其境,也能明白,农人之所为。

“走此处!反贼杀来也!”

前方忽有马蹄声传来,还带着惊呼之声,李展、刘直,及一众护从,迅速警惕起来,各自于马上,将刘祈环绕于中间。

很快,一名前去打探情况的随从蔡集归来,一同来的,还有四名骑马、抱着包袱的男子。

刘祈眯眼看去,那为首男子,年不过二十五六,长相于人一种狡猾之感,其身后跟着的另三人,一看都是扈从之属。

蔡集于耳边言语,他方知晓,这几人是路过寿光,准备走东边大道,南下徐州避难之地方世家子弟。

在刘祈打量来者时,对面士人,同样打量刘祈。

其双目眯起,心道:这青年衣着风尘仆仆,于此间十几人中,气度非凡,因是方才这随从所言之寿光令了,莫不是朝中无人,还是有人盼之受死,竟来此所在?这寿光令所携之十几人,莫不精悍,是一不小之力量。

观察只在数息间,士人先一步向刘祈行礼,毕竟后有叛民追来,他打算跟着人多势众之新寿光令以避锋芒。

故,也不担心刘祈拒绝,厚着脸皮道:“在下乃是益国人王模,见过县君!此番路过寿光,竟不晓前有叛民聚集,差点遭围。

若县君不嫌弃,不知在下,能否虽县君一道,暂避一二!”

王模?

刘祈本将答话,听着这个名字,他若有所思。

汉末以陶谦就任徐州刺史,也就这两年功夫,正有一乐安人,名叫王模,于徐州避难,后辅佐陶谦。陶谦死,其人又仕于刘备。刘备败退,则跟随了吕布。吕布为曹操所杀,那王模又转投曹操门下……

莫非就是此人?

但以《三国志·魏书·陈群传》载,这王模有才无德之人,形同周逵,终为曹操诛杀。

一些记忆,只是在脑中回荡一下。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即是初逢,刘祈也是平常之时见礼,道:“足下即是受困,便一道同行。”

刘祈接着率众,特意绕开了大部起乱叛民,渐渐从王模口中得知,原来寿光之叛民,并非来自都昌,而是来自其老家益国。

说起家底,王模不断摸起眼泪,告于刘祈,其家舍遭毁云云。

刘祈一边听着,轻声安慰后,望着方才已探到的县城方向,若有所思。

益国处于寿光西南,而都昌处于寿光东侧。此间两处县地,已经爆发民乱,已然影响到寿光,合计两郡之所,该不会蔓延到整个青州吧?

难道青州之乱,要提前爆发?

wa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