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665章急转直下的战况

第665章急转直下的战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665章急转直下的战况当然了,也不是说秦赵之间什么区别都没有了。

  虽然挡在两军面前的都只是一座都城而已,但不同的是,蓟城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为了一座孤城,而陈都的身后,还有这广袤的领土以及大量的兵源。

  当然,这到底是赵军的优势,还是秦军的优势,却也真的说不好。

  若是楚王豁出性命死保陈都,那陈都背后广袤的土地,那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援军,优势自然在赵;

  可若是楚王稍稍有些动摇,那陈都背后的土地,就会是楚国的后路,无可避免地会造成楚军死守陈都的信念不足,优势自然在秦。

  而从过往楚国的情况来看,后者的概率显然要远高于前者。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从新蔡到陈都,秦军还要清扫几座城池,确保自己后方粮道的安全。也就在秦军清扫的过程中,赵国朝堂也终于得知了秦军即将进逼陈都的消息。

  应该说,赵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懵圈、不可置信的。

  这才短短十来天没有关注秦军的动态,秦军就给自己带来了这么个劲爆的消息?到底不愧是秦国啊,总能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人最大的惊喜。

  但很快,赵括便从震惊中回过神。

  既然情况已经是如此,最要紧的是如何应对。

  值得庆幸的是,赵国的羽林卫倒也算是给力,传递回来的除了秦军已经拿下曾城和新蔡之外,也将秦军的战斗过程基本调查清楚了。同时附上的,还有秦军如今的兵力情况。

  对于曾城的失陷过程,赵括倒并不算感兴趣。五年的时间,自己都可以锤炼出一支秘密部队,秦军再训练出一支锐士,显然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但,关于新蔡的被破,赵括却是看得眼前一亮。

  倒不是声南击北的战术有多么的漂亮,赵括所关注的,是那群身着绿色衣甲的韩军!

  是的,韩军!

  从情报中来看,韩之国少说也出动了近三万的部队,这个数字,已经是韩之国如今手里大部分的兵力了。

  换言之,如今的韩之国境内必然是十分的空虚。

  若是此时,我赵军可以顺势南下,一举动攻入新郑?

  就算是秦国把楚国的陈都真的拿下了,二换一的情况下,赵国也绝对不亏啊!

  危机危机,危险中往往都带着机遇。赵括算是彻底地明白了这个道理。

  不过,想要完成这个设想,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韩军是否在完成进攻之后,回返了新郑的问题。

  要是赵括或是秦王,甚至是楚王,在明知自己国内兵力空虚,随时可能遭到他国袭扰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答应借兵给秦国,即便是迫于无奈答应了秦国借兵也不会派出倾国之兵,更是会在赢得胜利后的第一时间便将部队全员召回。

  若是如此,赵军自然是没有机会的。

  可,那是韩王啊!

  见小利而亡义之人。这点,在洛城之战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而且,将倾国之兵交给秦国,本身也说明了他的贪婪与愚蠢,极大的可能,这只韩军还在秦军的大营之中。

  目的就是为了在楚国的身上分下一杯羹。

  只是,韩王显然还没有清醒:分秦国的一杯羹,迟早秦国得从你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作补偿。

  贪心,终究会害了你啊!

  不过,战者,还需未虑胜先虑败也。

  若是韩军已然回返韩国,那么自己进攻韩国很大概率上会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沼。

  小胡子已经用他的生命告诫过世人:两线作战不可取,除非一边

  是高卢鸡。

  没有韩军的韩之国自然是高卢鸡,可有了军队的韩之国呢?

  可是,不进攻韩之国,那么摆在赵国面前的就只剩下一条路了——跟秦国拼时间!看是赵国先拿下燕国的蓟城还是秦国先拿下楚国的陈都。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赵军先行拿下了蓟城,随即二十余万大军南下,会同上党之军威慑秦国,迫使秦国退回新蔡,进而以赵国的小胜结束今年的战斗。

  其次的结果,便是赵秦相继拿下蓟城和楚国,双方兵马在周地两侧互陈,随即鸣金收兵,各回各家,战争以赵国的小输而结束。

  最坏的结果,便是秦军先于赵国拿下陈都,并且立即调兵北上,赵国被迫卷入周王畿的大战,进而造成两线作战。最终的结果以秦国占领大部周地的大胜而结束。

  这最后一种的结果,当然是赵括所最不能接受的情况。

  自然,赵括最先要避免的,就是这种情况。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直接的办法,自然是催促北地大军尽快结束战斗。可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将会造成损失的加剧。

  而且,蓟城,毕竟是燕国经营了百年的都城,城高壑深自不必说;相反,陈都作为楚国的国都,才不过短短数十载而已,加之楚军还有后路可以撤退,其坚守的决心未必会比燕国更加坚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