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官场权道 > 第一百四十八章刘书记不忘初衷

第一百四十八章刘书记不忘初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郑,你还记得宋老板的天居城建吗?”

“记得,记得!”

宋老板曾与附近的余家汤村发生过冲突《后来,冲突平息了,宋老板就帮余家汤办起了一个村集体配套加工厂,董校政现在想知道,这个不知现在这个厂子情况怎么样?也许,这也是一个突破口。

“你去了解一下,这个村集体厂子,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好,您的意思是?”

董校政把郑秘书看成自己人,毫不避讳说:“村集体企业,是民企帮扶农村的一个很好地创新嘛,既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又促进了企业与村镇的友好关系,保证了企业周边环境的安定,这就是和谐共赢咯。”

说着说着,董校政思路慢慢打开了,他想先从侧面抓起,知道自己要等机会,可是也不能傻等,有时候,机会还要人创造才行,董校政选择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不大,但是很有典型意义,韩市长虽然小气,但是还是能有容纳一个村集体厂子的胸怀。董校政就是要选择在韩证光能接受的情况下,多做些有关招商引资的工作。”

董校政吩咐下去,等下午的时候郑秘书很快就把宋总的企业和余家汤合作的消息反馈过来了。果然,跟董校政期望的一样,这个村集体厂子不仅还存在,而且,还扩大了,现在的机械设备已不再是几部简单的冲床,还增加了车床、冼床。

这就让董校政有些出乎意料的惊醒了。

郑秘书坐在沙发上兴高采烈的汇报:“这个宋老板人还真不错,不但支持余家汤村集体企业,招募了周围几个村的人,进行一期二期集中培训,呵呵,现在已经开始第三期培训了。”

“不但解决劳动力问题,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村民收入,增进企业和地方关系。”

“哈哈……”董校政心情大好,几天来的愁绪一扫而空:“那村民对宋总的企业有什么新的看法?”

“当然是很满意了!非常满意!”郑秘书说:“根据镇干部的反馈,因为村厂子发展,村民们每年都有分红,还有福利,大家直接得到了实惠,对宋老板也是非常称赞。”

“用镇领导干部的额话说,现在余家汤,一提到宋总,大家都说那是个好老板,说宋总在他们这里赚了钱,他们一点都不眼红。而且,前一段时间,宋总的企业发生了一场火灾,村民们都主动参与扑火,当时企业正在放假,幸好村民发现及时,扑救及时,才没有造成太多损失,太大影响。”

“喔,这些情况属实吗?”董校政想了想,这件事关系到自己的工作突破口,不能光听镇领导干部一面之词。

“这些都是镇上反馈回来的,要不我再去调查落实一下?”

“是应该要调查落实一下,我先安排一下,我也去现场看看。”说完,董校政拿起电话,打给宋老板。

“宋总,好久不没见了”。

“哈哈哈……领导终于想起我啦!”宋总电话里哈哈大笑:“领导有什么最新指教呀?”

“不敢不敢!”董校政笑了笑:“你是企业老总,我那敢指教宋总你呀!你在企业吗?我想过去和你面谈。”

“我在市里办事呢!”宋总说:“领导如果在办公室,我十分钟就能过去,拜访拜访领导。”

“也好!”董校政说:“你来吧!我在办公室等你。”

“好好好!”宋总说:“我这就出发。”

董校政想了想,看了看郑秘书:“你马上给镇书记打电话,让他过来一起听听!”

董校政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开始构思下一步打算。

董校政想,通过余家汤,树立起典型,然后组织全市招商引资比较好的镇委书记、镇长,在余家汤召开一个现场会,总结推广天居城建宋总与余家汤合作的经验,要求各镇今年抓两到三个合作点,抓出成绩抓出经验后,在各镇全面推广。

董校政越想越兴奋,虽然村集体企业看起来规模不大,质量不高,但是胜在数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更接地气,更能直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发展村的经济,同时进一步促进企业与临近村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企业安心,村民得益,社会稳定。农民才是山阳市的基础,只有农民富了,山阳市整体经济才算是进步了。只让少数人发展起来,不算富。

“喔喔”宋总听了董校政的想法:“那个,那个,董助理,我们是企业,我呢就是一商人,挣钱还行,要是讲宣传,搞政治我可不行!”

“嗯?我眼中的的宋一向是热心人啊,怎么今天一开口就要拒绝我?”

wa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