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一百零四章 时间紧迫,抓紧布置【大杯】

第一百零四章 时间紧迫,抓紧布置【大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一百零四章时间紧迫,抓紧布置【大杯】从大鼻子岛之战结束,冯一博就在思考以后的路。

  因为,他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紧迫感。

  一方面。

  他这次大捷,暂时遏制了江南地区的倭寇袭扰。

  随时都可能,因为完成了差事回京复命。

  可他倾尽心血打造新军,自然不仅为了完成差事。

  所以,他在大鼻子岛上。

  就谋划着,要把新军由明转暗。

  打造成自己商队。

  于是他和刘昭提出,想得到缴获的船只。

  当然,刘昭提议给他二十艘福船和一艘朱印船,

  是个意外之喜。

  虽然他也为此付出了额外的费用。

  但福船和朱印船相比,优势十分明显。

  这一切花费倒是值得很。

  再加上,他又把倭寇俘虏的百姓都留为己用。

  因此又萌生了,拥有自己地盘的想法。

  可另一方面。

  他又被江南甄家盯上了。

  甄家既然和这些倭寇有所关联。

  那若久留大鼻子岛,早晚会被发现。

  甚至可能会针对他做些手段。

  所以他谋划的海外据点,就要换个地方。

  左右也是要换,那不如换个足够大。

  又能够持续发展的据点。

  正因如此,他特地从刘昭处要了海图。

  很快就相中了,地处三角地带的流求。

  首先流求背靠闽越,有足够的人员和物资支撑。

  其次,无论去东洋还是去南洋,又都很方便。

  正适合做个中转。

  为此,他还和在江南为官,但出身闽越的官员。

  打听了一下那边的情况。

  得知这里虽归属大魏,却又没被完全掌控。

  正适合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才定下前往流求发展的计划。

  “这里也太大了吧?”

  看着有一省之地的流求,狗子面露难色。

  显然他早已不是地图小白,直接问道:

  “咱们这点人,哪能占得了这么大的地盘?”

  冯一博闻言不由失笑,道:

  “当然不是让你一口吃个胖子!”

  他指着图上,流求的最北部,道:

  “我们先在这里占个据点,站稳脚跟之后,再慢慢发展,逐渐蚕食。”

  “等什么时候,实力足够,再一举吞并也不迟。”

  说到这,他抬头看着狗子。

  干脆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流求名义上归属澎湖宣慰司,岛上除了生番之外,大多是闽越移民。”

  “但他们主要的活动区域,都在西南部,就是这里。”

  流求西南是一大片平原,适合耕种。

  而且距离澎湖岛链极近。

  闽越移民大多是顺着澎湖岛链,一点点迁徙过去。

  所以这里就是他们聚居的地方。

  冯一博比划了一下,又指着北部道:

  “而北部地区,则被一些倭寇和生番占着。”

  “明白了!”

  狗子似乎恍然大悟,觉得自己懂了。

  不由接口道:“那我们就直接把倭寇和生番剿灭,再把人都转移过去!”

  没想到冯一博却摇了摇头,没好气的道:

  “别总想着打打杀杀的,做事要多用脑子。”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花钱买地。”

  这都哪跟哪啊?

  狗子被说的一愣,满脸疑惑的道:“花钱买地?”

  “不错,就是花钱把流求北部的归属,全都买下来。”

  冯一博笑了笑,见狗子还是一脸疑惑,才解释道:

  “这里虽然名义上归澎湖宣慰司,但其实并未在他们实际统辖之下。

  “所以,只要我们先贿赂一下澎湖宣慰使,花点小钱就能把这里的土地都买下来。”

  狗子闻言却是不解,皱眉道:

  “不在他们控制下,咱们怎么买?”

  “哈哈哈!”

  冯一博闻言大笑,有些得意的道:

  “就是因为不在控制下才好买,随便给点意思一下就是了。”

  “这就叫,花小钱办大事!”

  这就是在打听了流求情况之后,定下的第一步。

  见狗子还是一脸不解,他又解释道:

  “花多少钱你自己把握,总之先把这块地的归属拿到,然后我们自己去取。”

  “我懂了!大人这招实在是高!”

  狗子忽地想通了什么,兴奋道:

  “这就是戏文里常说的,占据大义名份吗?这样就能避免有人说咱们轻启战端!”

  “不错,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冯一博没注意狗子话里,还是要靠武力夺取。

  好在他虽满意点头,却又叮嘱道:

  “买下来之后,若遇倭寇就除恶务尽,但遇生番尽量要采用怀柔手段。”

  狗子顿时闻言不忿,大咧咧道:

  “都一起灭了就是,难道他们还能平白把土地让给我们不成?”

  这就是打出信心来了。

  在狗子想来,倭寇都不是新军对手。

  几个拿着木矛的生番,自也不在话下。

  可他不知道,冯一博想到的是后世的一部电影。

  讲的就是猎头族的故事,表现出的生番十分难缠。

  冯一博闻言皱眉。

  “你别总想着什么都用战争解决。”

  顿了顿,一脸严肃的道:

  “狗子你要记住了,无论何时,战争都是最后的手段。”

  狗子听了似乎有些不服,但还是认真点了点头。

  冯一博见状才又继续道:

  “到时候送些布匹粮食之类,也用不了几个钱。”

  “生番也没什么见识,随便给点好处,让他们从咱们的地盘迁徙出去就好。”

  狗子闻言,又有些跃跃欲试的问道:

  “那若是他们不接受迁徙呢?”

  这是还想着打仗。

  看来清缴倭寇带来的巨大利益,让狗子对战争充满了期待。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就算他们不配合,也别只想着硬来。”

  冯一博斜睨狗子一眼,直把他看得有些讪讪,才继续道:

  “先分而化之,撒些好处过去,雇佣其他部落,让他们自己斗。”

  沉吟了一下,又道:

  “如果是硬骨头,也别只靠自己,多联合几个合作的部落,让他们吞并了就是。”

  狗子闻言有些失望的点了点头,但还是认真的道:

  “好吧,我记住了。”

  说完对生番的态度,冯一博又指着流求的最北处,耐心道:

  “这里应该有一处天然良港,你带人勘察一下就知道了。”

  他指的地方是鸡笼山北部海湾。

  这里未来是流求最大的港口之一,但这时还没被开发出来。

  只有一些倭寇,和打渔为生的生番。

  “这里距离闽越极近,不论去福州还是泉州,都很方便。”

  冯一博在鸡笼山旁边又圈了一下,道:

  “而且这个部分看着都是山地,但其实里面有一处盆地,其中还有河流作为水源。”

  他说的地方,未来是个省会城市。

  当然,这里如今还是荒蛮之地。

  怕是要花大力气开发一下,才能适合居住。

  “等港口建好,下一步就把这里占下来。”

  狗子频频点头,认真记了下来。

  “然后我们从沿海地区分批次,移民过去增兵、垦田。”

  说到移民,狗子想起一些问题,道:

  “我们这次缴获了一些粮食,但加在一起也就一万石左右,人再多些就不够吃了。”

  对于狗子能想到这些,冯一博还是很欣慰的。

  “粮食可以先从澎湖宣慰司的闽越移民手中收购一些。”

  “若还不够就去福州、泉州等地收购。”

  “将来也可以去安南收购。”

  “等土地开垦出来,我们应该就能自给自足了。”

  冯一博说的几个地方,运输由易到难。

  狗子闻言沉吟了一下,便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见他没有异议,冯一博才又继续。

  他顺着河流往北一划,那里是一小块平原,道:

  “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再顺着河流下去,把这里占了。”

  那里是流求北部沿海唯一平原。

  土地肥沃,适合耕种。

  也是一片生番聚集之处。

  说着,他又把鸡笼山和这里划出个大圈圈,道:

  “这样我们的地盘就彻底连成一片,就算有十几二十万人也容得下了。”

  狗子已经被他步步为营的规划吸引,不禁对其前景期盼起来。

  可这时冯一博却戛然而止,道:

  “再之后的发展,等时机到了我会再告诉你的。”

  “啊?”

  这还没说到如何占领全岛呢啊?

  狗子闻言似乎有些失望,但还是点头,道:“我明白了!”

  冯一博不知狗子心中所想,继续叮嘱一些细节。

  “初期你要在当地要实行军管,所有男丁,除了农忙时节,都要进行整训。”

  “这部分还是交给勐子,你们要配合好。”

  他移民过去的,大多都是青壮,正适合练兵。

  “那两千多女子,除了帮忙耕种,还要鼓励他们和兵士结为夫妇。”

  有了家庭,才能稳定。

  若是那些青壮,不介意这些可怜人的过去。

  组成新的家庭,对她们来说也是好事。

  当然,前提是两厢情愿。

  所以冯一博说鼓励,而不是强制。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冯一博想起一时,面露严肃的叮嘱道:

  “各处负责管事的,咱们庄子的人至少要占一半以上。”

  他的用人策略就是任人唯亲。

  特殊时期,这个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若是被大量外人掌权,就会有失去掌控的危险。

  狗子闻言点头,郑重道:“大人放心,这些我都明白。”

  包括狗子、勐子在内,一家老小都在冯家庄的庄户。

  相对来说全在冯一博的掌控之下。

  自然更值得信任。

  “另外,商队也要运营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