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漫天风飘絮下:南朝北国 > 第二章 家国天下 第六节 严大人

第二章 家国天下 第六节 严大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写下奏折的大臣个个都饱读圣贤之书,不过上万字的通篇废话总结下来也就一两句的事情。

刚开始,宇文曼还不太确定严律这方面的能力究竟如何,那一叠叠的奏折依然亲自查阅后与严律总结内容对比。

到后来,女皇只阅读严律所写然后在对应的奏折上勾出圈叉。

即便如此,宇文曼依然越来越感到精力不足。

每当看着手中的文章打瞌睡时,宇文曼是那么地希望阿泰能在身边帮助自己。

她甚至有些后悔,何必让阿泰去遥远的魏国迎亲,应该接受阿泰的建议,随便派个能言会道的使臣过去就好了。

于是在严律的一再请求下,女皇渐渐将一些不重要的奏折交给他审阅后自行批复即可。

她已经相信了严律对自己的忠诚,也相信这个哑巴没法向那些不识字的太监们泄露国家机密。

因为...刺客虽然死了,严律依然查出了一些东西。

比王璟那个白痴好上太多了。

这让宇文曼难免不去推测,刺客或许与王璟有关...

严律刚接手任务时,还是兢兢业业地工作。

“不用再说,这种事朕不同意!”

宇文曼正看着关于紧急修复城墙与翻新周边村镇的奏折,然后皱着眉头,有些不满跪在那里的严律。

她刚刚重回皇宫,龙椅还没坐热和,大臣们就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请求这件事。

养活百姓要钱,加强军队要钱,恢复天下也要钱!

自己恨不得卖了身上的龙袍来换点银子填补这个无底洞,而这些大臣只顾着没用的面子工程。

顾太后与宇文楼的战斗确实破坏了不少地方,不过眼前并没有敌人会冲入皇城,流失的百姓暂时也没有全部回归。

“把宝贵的资源用在这里,合适吗?!”

没人敢回答女皇的质问,只有刚刚研好墨的严律准备伏案写点什么。

太慢了!宇文曼心中不免感叹起来。

就算严律的字写得还算漂亮,可是和说话比起来,效率也太低了。

她对身边的侍女悄悄说了两句,后者一路小跑到书架上拿来了一个小玩意儿。

“赐给严公公吧!”

一根如黑炭的细棍被金黄色的棉绳线包裹其中,严律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但还是磕头谢恩。

一同恩赐给他的,还有用牛皮精心包装的速记本。

“严公公,这东西叫铅笔,是来自极北之地的贡品!”宇文曼指着那根新奇的东西说道“铅笔不用研墨就能书写,想必能做为严公公的好帮手。”

严律的头埋的更低了,如果能说话,他肯定会说奴才诚惶诚恐、感激涕零之类的句子。

“不用谢恩了!”宇文曼拍了拍厚厚一叠奏折。

严律磕完最后一个头,终于起身小心翼翼捧上了那些“国家大事”。

“城墙的事不要再提,朕绝对不会同意!”

严律虽然哑巴了,但是耳朵依旧好使,他赶紧转身点头示意,紧接着回到了墙角边属于自己的那张小木桌。

~~~~~~~~~~~~~~~~~~~~~~~~~~~~~~~~~~~~~~~~~~~~~~~~~~~~~~~~~~~~~~~~~~~~~~~~~~~~~~~~~~~

朝堂上那些烦心事偏偏不够多一样,又一份加急快报递到了女皇手中。

严律翻开奏折后不敢擅自修改一个字,火急火燎交给了女皇查阅。

随着奏折上的文字,宇文曼的眉头渐渐并拢。

离皇宫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做理县的小城,那里的县太爷被人杀了。

杀人者正是宇文曼的特使阿耀。

想到阿耀,宇文曼心中难以平静,可是身体又不允许自己长途跋涉去亲自调查。

就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她想到了正在处理奏折的严律。

与其派那些拉帮结派的大臣前去调查,不如用眼前这个还算信得过的太监过去。

严律这些日子帮她处理了不少奏折,这个事应该能应付。

于是不再多想,严律就又一次背上行囊,作为女皇特使暗中去了理县。

~~~~~~~~~~~~~~~~~~~~~~~~~~~~~~~~~~~~~~~~~~~~~~~~~~~~~~~~~~~~~~~~~~~~~~~~~~~~~~~~~~~~

为了方便,严律特意请求女皇让李坤作为副使一同前往。

在自己最危急的十字路口,李坤帮了他一个大忙,他怎么也得回报一下久居深宫默默无闻的李公公。

两人秘密到了理县,出示了女皇给与他们身份的特殊证明后才得知,这里死掉的不仅仅有一个县令。

事件起因本来很简单——有人枉顾女皇禁令,不回家种田而在大街卖艺,被当地官差依法没收了卖艺器械。

可是简单的事情最终变得复杂起来......

卖艺者是一个解甲归田的老兵。

因为长期战争导致身体不能再胜任战场杀敌,于是获得了一笔补偿银后回了老家理县。

老兵用补偿银买了一块田地,本来指望能靠几亩薄田果腹度日。

结果受骗上当,买了一片种不出庄稼的烂地。

老兵只好变卖了全部家当跟别人学着做生意,却赶上了女皇的禁商令。

连续亏得血本无归后,老兵东拼西凑借来了最后一点钱,打算凭借多年来军营学来的武功在街头卖艺,至少能赚点钱糊口。

然而这样依然违背了女皇的劝农令!

看着刚刚开张的生意,老兵还来不及露出喜悦的脸色,就碰上了正巧路过此地的官差。

过路的官差恰好是县太爷的小舅子,平时自认为秉公执法,加上这层关系,不论是衙门内还是县城中,大家都稍微让着点他。

官差并不怎么收人好处费,偶尔还帮乡里乡亲顺手帮点小忙,所以大家对他评价倒也不坏。

官差知道老兵家里有田,却不知道那块田种不出来东西,所以他非常看不惯老兵“游手好闲”的样子。

老兵看着最后吃饭的家伙要被没收,自然百般阻拦。

一个坚持要没收,一个坚持不准没收。

最后两人由口角发展到了动手。

老兵虽然不再能胜任战争中的跋山涉水,但是力气还是不弱,一个不小心就把官差打了个重伤。

官差没能熬过当夜,就一命呜呼了!

理县县令在夫人喋喋不休之下,终于被成功惹恼了。

他令人立刻抓回了老兵连夜审问,然后选了最重的量刑方案,事隔一天就把老兵砍了头。

老兵家人心里十分委屈,加上亲朋好友怂恿,当天就找了老兵的几个战友把县衙给围了。

县令办不了案也急的团团转,最后调来了全县衙役捕快对付闹事的百姓。

结果爆发了理县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武装冲突,衙门内外可以算作伤者无数!

再接着,阿耀正好来到了这里。

出身苦寒又不会断案的阿耀自然对死去的老兵同情,再加上正处于嫉恶如仇的年纪。

于是女皇的尚方宝剑终于在县令脖子上开了封...

~~~~~~~~~~~~~~~~~~~~~~~~~~~~~~~~~~~~~~~~~~~~~~~~~~~~~~~~~~~~~~~~~~~~~~~~~~~~~~~~~~~

严律知道阿耀是谁!

虽然他只知道阿耀与女皇见过一次,但是在两人的眼中早就看出了不一般的关系。

况且这个愣头青的确是女皇亲自委任的特使,那把尚方宝剑也绝非赝品。

阿耀肯定得帮,不过因此扰乱了理县,也绝非女皇想要的结果。

严律望着院外的天空陷入了苦思...

为了避嫌,他谢绝了官府提供的地方,自掏腰包租下了一间民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