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女伯爵 > 第104章 101【光禄寺】

第104章 101【光禄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光禄寺一个从三品的衙门,虽属小九卿,但跟朝廷其他衙门比,算是最最窝囊,最最受气的一个部门了。

首先‘婆婆’就特别多,正婆婆就是礼部,不光官吏俸粮从礼部带支,给类筵宴饭食物品供应都要听礼部的安排。礼部之外还有内府,与尚膳监本来是协作关系,但同时还要接受派遣的提调太监驻光禄寺。

除了‘婆婆’还有‘公公’,就是科道衙门,随时随地接受科道的监察、刷卷。当然还有皇帝本人,光禄寺有自己的小金库,每当皇帝感到手紧的时候,就要找徐兖借点银子来润润。

别人或许不知,但邬阑最清楚,真正属于皇帝私库的只有东裕库,这还不属于內帑的范畴,就是私房钱。自从割了大头的金花银,皇帝大人的私房钱真的缩水很严重。

光禄寺跟太仆寺是唯二两个忒‘窝囊’的部门,关键还都有自己的小金库,俨然就是小儿持金过闹市。邬阑跟两位寺卿都很熟,有时候都要劝他们‘硬气’一点,怕个锤子怕。

之前光禄寺的财政还是紧巴巴的,哪哪都要花钱,根本没什么结余,去年邬阑给徐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把光禄寺的厨役给派出去,承接民间办宴席的单子。这是邬阑的老本行,穿来之前就是米其林厨师,有自己的团队,还有自己的私房菜馆。反正光禄寺的厨子那么多,闲着也是闲着,岂不正好。

承接民间宴席也分档次,一般是300两一场,高级的是500两一场,这笔账很好算,一个月接两三场宴席单子,收入千两左右,一年下来就是十万,这也是相当大一笔钱了,况且两三场又不耽误本职工作。

如今每月承接的宴席何止两三场,基本每两天就有一场,这还是甄选过的宴席,要是放开来接,恐怕每天都不止两三场。所以光禄寺的小金库越发丰满,当然各方都还是很满意。

礼部有钱分,所以张瑛现在也不咋反对了,其实很多中央衙门都有自己的生财之道,像官刻书籍鬻卖的衙门就有国子监、司礼监、都察院和钦天监,都是用来补贴自家财政的。

礼部都不反对户部就更不会反对,每年光禄寺的开销除了上纳贡品的折银和厨役折银外,其余都是户部给拨的款,如今能省下不少经费。还有崇文门的入城税,这归内府管,等于是皇帝在收这个钱,每年转拨给光禄寺五千两银子,所以现在连这五千两都省了。

光禄寺的厨子好歹也是御厨,民间对于神秘的宫廷御厨那是即敬仰又好奇,在奢侈大行其道的当下,能让御厨来担当自家宴席的掌厨,肯定是倍有面子的一件事,何况还带了宫廷美食,普通大众很少有机会能尝到宫廷饮食。

说起宫廷美食,邬阑肯定最有发言权,宫里的美食一般出自几个地方:一是皇帝的近身太监的家臣属下,皇帝的日常三餐外人是接触不到的,并非尚膳监来操办,更不是光禄寺操办,都还没到那个级别。

一般就是几个太监大佬轮流按月供办,像司礼监的掌印和秉笔,还有御马监的掌印,这三人各自都有属下,包括经管、造办、膳馐、掌家等官数十员,造酒、醋、酱等项,并荤素各局,厨役多达数百人。这还仅仅是紫荆城外管办皇帝御膳的体系。

此外还有乾清宫内,则每家又有领膳、暖膳四员、管理果酒的暖殿二员,请膳近侍四五十员,还有司房、管库房、汤局、荤局、素局、点心局、干碟局、手盒局、凉汤局、水膳局、馈膳局,管柴炭及抬膳,又各内官百余人。

所以皇帝身边顶尖的太监,还真不是外朝官员能比的,后宫里即便贵为皇后、贵妃,也不可能把自家宫里的美食端到皇帝面前来讨欢心。但翊坤宫的邬贵妃手下有一内侍,包的扁食乃是一绝,永明帝有好几次专门去翊坤宫就为吃一顿扁食,这属例外。

一般大典之后都有宴会,名曰‘烹龙炮凤’宴,邬阑出席过几次,比满汉全席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光禄寺备办的,厨师的烹饪技巧绝对高超,有时连邬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曾经当了一个假厨师,因为以她的厨艺根本就做不出这一桌‘烹龙炮凤’。

宫里的饮食,原料大都来自进贡,但也有不少采自民间,再由尚膳监的膳夫烹制,所以这当中会有不少自创的独家美食,外人根本无福享用的,就算内阁的大佬也不见得有这口服。

以主食来看,就有大小馒头,其实就是肉包子,花头鸳鸯饭、马牛猪羊肉饭,还有时令饭食‘捻转’、包儿饭等。包儿饭其制法就是用各种精肉、姜蒜,剉如豆大,用此拌饭,然后再用莴苣大叶子裹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